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分校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分校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uhai)創辦於2004年,是經教育部批准的獨立學院。學院以北京理工大學作為辦學主體,是北京理工大學辦學理念和辦學資源的延伸和擴展,是北京理工大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位於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內。截止2015年5月, 珠海學院占地5000餘畝,已完成建築面積50萬餘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10萬餘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5萬多人。教師1478人(含北京理工大學本部委派教師309人)。專任教師中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3%,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的總數34%。現任院長是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趙顯利教授。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門
北京理工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於2000年8月1日簽定了合作建設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的有關協定,珠海市政府無償提供5000畝土地用於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的建設。校區內環境優美,學風優良,珠海人傳“學在北理”。校區的發展與建設按照“學校辦學,市場運作,國際合作,服務地方”的原則,以國際合作辦學的層次和形式,結合我校的辦學優勢和珠海市地方經濟的需求,在現代遠程教育、繼續教育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同時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在人才培養和科技開發等方面探索新的機制。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是珠海市興辦大學科研區計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珠海校區項目啟動暨揭牌儀式舉行
校區內建有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院士工作站(珠海)、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珠海)、北京理工大學兩化融合發展研究院(珠海)、北京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光機電工程聯合研究中心(珠海)、北京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城市與公共安全聯合研究中心(珠海)等項目。

辦學情況

學校發展
圖書館
依赤花山脈縱橫延伸5000畝的珠海學院坐落在美麗的珠海市唐家灣,京港澳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通過學校東北兩側,學校東門面對廣珠城軌唐家灣站,50分鐘往返珠海與廣州,交通十分便利。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是其重要延伸和戰略組成。學校設有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航空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數理學院、布萊恩特學院等12個專業學院,現有統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991人。學校還設有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為廣大考生提供出國留學、自學考試、職業技能培訓等學習深造機會。
校園北面的讀書島、月牙湖
學校已建成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等教學和配套設施50萬餘平方米。教學設施完備,技術先進,已建成信息、計算機、機械、化工、材料、藝術、設計等45個實驗室(中心)。體育運動場地10萬餘平方米。2013年9月,學校投資4000多萬建成的工程訓練中心投入使用,工程訓練中心占地面積約6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1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價值2000萬的實驗設備,是目前廣東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工程訓練之一。學校以校園網路為基礎,從教學環境、教學資源到教學科研管理全部活動實現了信息化。學校還成立了大學生事務中心,其規模及運行模式在廣東省內屬首創,服務項目包括收費充值、學生資助、教務管理、後勤管理、戶籍管理、社團服務、商業保險、網路與卡務、失物招領等36項業務。
校湖
辦學理念校 訓:德以明理,學以精工校 風:嚴謹,誠信學 風:勤奮,務實辦學宗旨:立足珠海,服務廣東,面向全國,放眼世界辦學思路:注重質量,提升內涵,凝鍊特色,創建品牌培養目標:志向高遠,基礎紮實,體魄強健,心境恬美,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發展模式:以本科教育為重點,多層次、多類別辦學辦學目標: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套用型名牌大學學校實力我校在2014廣東獨立學院中理工類學科排名第一,並獲廣東省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星級排行榜“五星級”學校稱號。《廣州日報》正式發布《大學第三力量——獨立學院(廣東)發展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5家學校獲五星評價”《報告》首次對廣東的獨立學院進行綜合實力星級排行,分別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創新四個角度對廣東的獨立學院進行評價。據介紹,排行榜採用三級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體系由區域辦學、辦學設施、人力資源培養、服務能力和社會評價五個指標構成。校徽釋義校徽周圍標明了“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中文字型及英文“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UHAI”,校徽中心的標誌以“培養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時表現青青校園的人文氣息。標誌根植於中國教育的傳統文化,整體造型為頂天立地的大樹形,以“樹人”表達教育的理念,同時寓意棟樑之材。標誌最下方是勇猛的鷹,展翅高飛,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寓意和平是建立在自己強大的基礎上,熱愛和平是學校永恆的追求。標誌以大樹和白鴿為顯形,標誌主色為綠色,突出表現學校的人文氣息,而沖天白鴿的昂揚氣勢,象徵學校不斷進取,不斷發展。學科建設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是其重要延伸和戰略組成。學校設有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航空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數理學院、布萊恩特學院等12個專業學院以及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2129人,畢業生13011人。學校在繼承北京理工大學的品牌學科專業優勢的基礎上,根據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特點,設定優勢和特色專業,體現專業的套用性、創新性和複合性。學校設定43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
學院名稱  專業設定
負責人  科類  學位  成立時間
信息學院 信息工程  院長:蘇秉華 理工
工學  2004年 
自動化 
電子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院長:路良剛
軟體工程 
數字媒體技術 
網路工程 
機械與車輛學院 機械工程  院長:焦永和 2006年 
車輛工程 
交通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化工與材料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院長:矯慶澤 2004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環境工程 
生物工程 
安全工程 
套用化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航空學院
飛行器製造工程  院長:楊佐
2005年
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 套用統計學  院長:孫洪波
理學  2010年
套用物理學 
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院長:田艷 文/理 管理學 2004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公共事業管理  管理學
市場行銷 
物流管理 
工程管理  理工
會計與金融學院
財務管理  院長:孔豐  文/理
2012年 
會計學 
國際商務會計 
信用管理  經濟學 
金融工程 
外國語學院 英語 院長:吳樹敬
文學  2004年
商務英語
日語
文法學院 法學 院長:王建宇
漢語國際教育 名譽院長:梁慧星
設計與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院長:石果
美術 藝術學
環境設計 
工藝美術
產品設計
服裝設計與工程 文/理
註:2012年會計與金融學院由商學院原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專業為基礎成立,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由“數學物理基礎教學部”專設而成;師資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槍王”朵英賢作為首位駐站院士入駐珠海院士工作站,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慧星受聘為文法學院名譽院長和專任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焦永和教授受聘為機械學院院長和專任教授。截至2014年,共有教師1478人,其中專任教師1077人(含北京理工大學本部委派教師309人),兼職教師401人,生師比為18.7:1。專任教師中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3%,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的總數34%。專任教師中博士學歷的占28%。45歲以下的人員占75%,已形成以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為核心,以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優秀中青年教師為支撐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部分學科帶頭人一覽
院系名稱 學科帶頭人
信息學院 廖曉鍾、仲順安、安建平
計算機學院 黃河燕、陳英、胡昌振、丁剛毅
機械與車輛學院 丁洪生、苑士華、許倫輝、陸國棟、陳穎
化工與材料學院 曹傳寶、矯慶澤、李春、錢欣明、周智明
航空學院 李曉星
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 徐春廣
商學院 顏志軍、張曉甦、鄧欣吉、周畢文、趙世強
會計與金融學院 肖淑芳、孫利沿
外國語學院 吳樹敬、宿久高
文法學院 梁慧星、李軍
設計與藝術學院 徐邦躍、湯重熹、石果

所獲榮譽

2005年,學校高質量、一次性通過教育部專項檢查。教育部專家組高度評價珠海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名校辦學的典範。
精工路
2006年,學校以影響力排名第4、活躍度排名第7的成績,在全國276所獨立學院中入選2006年度“網路中國·消費品牌活躍度及影響力獨立院校十強”。2008年,學校以全國排名第7的成績入選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誌和21世紀人才報發布《2008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的“2008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十強”。2009年,學校以全國排名第6的成績入選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誌和21世紀人才報發布《200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的“2009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100強”。2009年12月16日,學校以全國排名第5的成績躋身2009“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總評榜“全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2010年7月,學校從全國322所獨立學院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2010年12月,學校以全國排名第4的成績躋身2010 “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總評榜“中國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20強”。2010年12月,學校被中國教育網、中國教育線上主辦,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中青線上等權威媒體協辦的首屆“教育公益盛典”評為“2010年度十佳優秀獨立學院”。2011年1月,學校被新浪網評為“新浪2010年度十大品牌獨立學院”。2011年1月,學校被新華網評為“2010十大最具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2012年12月,學校校榮獲2012騰訊教育總評榜“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第二。2013年12月,學校被新華社新華網評為“中國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2013年12月,學校排名第二入選“騰訊網十年最具領導力獨立學院”。2014年7月,廣東獨立學院中理工類學科第一,廣東省獨立學院綜合實力星級排行榜“五星級”院校。2014年12月,學校榮登新華網2014中國影響力獨立學院榜單。2014年12月,學校以排名第二入選騰訊網教育年度總評榜“最具知名度獨立學院”。

教學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信息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計算機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航空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數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外國語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思政部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體育部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布萊恩特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生院(校本部研究生院直屬機構)

機構設定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行政管理機構設定圖
學院辦公室、機要檔案室、黨群工作處、教務處、科技處、人力資源處、國際交流合作處、計畫財務處、監察室、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指導處、後勤保衛處、法規及招投標處、條件裝備處、建設規劃處。

科研機構

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 智慧型視頻網路技術實驗室 化工及環境科研平台 國家油墨塗料質量檢驗中心
雷射技術與套用研發中心 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印刷油墨研發中心
機器視覺工程研究中心 珠海市油墨塗料技術公共實驗室
光電成像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分室 珠海市環境技術和檢測中心
機械及航空科學合作平台 工程訓練中心 北理工-樂通化工聯合研發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平台 外國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經濟管理研究平台 設計與藝術科研平台
產業生態與生態文明社會研究中心 規劃建設合作平台 北京理工大學院士工作站.珠海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學兩化融合發展研究院·珠海 北京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光機電工程聯合研究中心·珠海 北京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城市與公共安全聯合研究中心·珠海
北京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珠海

國際交流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 合作內容
德蒙特福德大學 英國
卡迪夫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本碩連續項目
威爾斯大學 學分互認項目
天普大學
格林多大學 學分互認項目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德蒙福特大學
博爾頓大學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德國
萊瓦頓北方學院 荷蘭
布萊恩特大學 美國 聯合培養本科生、本碩連續項目;合作申辦布萊恩特大學珠海分校
哈町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矽谷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中央華盛頓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阿肯色大學
西密西根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查普曼大學
加州州立理工學院
羅斯霍曼理工學院
聖瑪麗大學 加拿大 聯合培養本科生、本碩連續項目
菲莎河谷大學
北阿爾伯塔理工學院
湖首大學
尼加學院
莫納什大學 澳大利亞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拉籌伯大學
紐卡斯爾大學 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維特利亞理工學院 紐西蘭
亞細亞友之會外語學院 日本
愛心國際學院
塔林理工大學 愛沙尼亞 交換生項目
延雪平大學 瑞典
法商大學 立陶宛
國際信息科學學院 法國
高等商業研究與商業行為學院
湖西大學 韓國 交換生項目
祥明大學 交換生、2+2項目
東西大學 交換生項目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保薦研究生項目
香港教育學院 保薦研究生項目
天主教輔仁大學 台灣 交換生項目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交換生項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交換生項目
朝陽科技大學 交換生項目
崑山科技大學 交換生項目
樹德科技大學 交換生項目
中國文化大學 交換生項目
東吳大學 交換生項目
中原大學 交換生項目
東海大學 交換生項目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交換生項目 
台灣藝術大學 交換生項目
正修科技大學 交換生項目 
亞洲大學 交換生項目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 保薦研究生項目
澳門大學
澳門城市大學 保薦研究生項目
澳門理工學院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董事長王韜光 院長趙顯利 監事會主席 竇學君 
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龐思勤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羅勇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紹勛
副院長 黃 瑞 副院長甄 勇  副院長 李建軍 
 財務總監 黃國棟 院長助理 陳成義
歷任院長
董兆鈞 2004年5月—2008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院長
劉淑艷 2008年4月—2012年3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院長
林國璋 2004年5月—2006年5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常務副院長
鄧建新 2006年5月—2008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院長
羅均宏 2005年5月—2009年2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院長
胡金寶 2009年2月—2009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院長
范 瀛 2006年5月—2009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院長
趙文祥 2009年2月—2012年1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院長
王文清 2009年2月—2012年10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院長
歷任書記
林國璋 2004年5月—2006年5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黨組負責人
鄧建新 2006年5月—2008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黨組負責人、黨委書記
劉淑艷 2008年4月—2011年5月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黨委書記

媒體網路

媒體校報通訊社、有你網、海貝TV、京濤海納網路社區學校官網微博、有你BBS(官方論壇)、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吧

所在位置

依赤花山脈縱橫延伸330萬平方米的珠海學院坐落在美麗的珠海市唐家灣,京港澳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從學校的東北兩側通過,學校東門面對廣珠城軌唐家灣站,交通十分便利。
東門對面的廣珠城軌唐家灣站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金鳳路6號郵編:51908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