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止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國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17年3月,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設立附屬女子中學。

1917年9月5日,學校定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附屬中學,並正式開學。

歷史上的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 歷史上的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

1924年7月,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更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校亦同時更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31年7月1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學校成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

1949年5月9日,華北育才中學女生部併入。

1952年8月,私立文華女中、華北中學先後併入,並且學校遷到二龍路甲14號。

1955年9月,學校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並改名為北京實驗中學,校名由郭沫若題寫。

1964年8月,學校由北京師範大學收回,恢復“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校名。

1968年,學校結束50年女校歷史,開始兼收男生。

1972年,學校更名為北京150中學。

1978年10月,學校重新歸屬北京師範大學,定校名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1993年,試辦高中三年制全國招生的理科實驗班。

1997年3月,在以實驗中學為中心的基礎上,建成“北京中加學校”、“北潞園分校”。

1998年6月,原三十七中學改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即實驗中學國中部)。

2003年,理科實驗班停辦。

2003年秋季,開始招收“香港英才班”學生。

2004年,設立微軟實驗室。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設本校區(高中)和分校區(國中),本部占地面積35359.26平方米,建築面積51667.7平方米;分校建築面積29930平方米。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國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硬體設施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建有計算機房10個,化學實驗室9個,物理實驗室11個,生物實驗室5個,語音教室2個,所有教室都有一整套多媒體設備,並有多個網路接口。學校圖書館藏書約幾萬種,十幾萬冊,有兩個電子閱覽室,可供110人同時上網閱覽,電子圖書千餘種;期刊百餘種,報紙幾十種。刊雜誌閱覽室有600多個座位、電子閱覽室有100多個座位。學校設有200平米的多媒體教室和150平米的演播廳。建有2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面積為6000平米的體育藝術館內有游泳池、體操房、室內球場及音樂、美術專用教室,運動場(館)面積12000平方米。學生公寓樓每個房間都配有中央空調和獨立的衛生間,每層樓均配有淋浴房。

師資力量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學校有在職教職工245人,其中教師200餘人;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的90多人,其中正高級6人。特級教師16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27人,市區級骨幹教師40人;教師中博士3人,碩士90餘人。

在職北京市特級教師名錄:

語文學科:陳天敏、

數學學科:張春條、馬成瑞、儲瑞年、姚玉平

英語學科:胡國燕、李艷

物理學科:王敏

化學學科:劉振貴、崔明、李世瑜

生物學科:林祖榮、李曉輝

政治學科:梁俠

體育學科:夏克若、韓玲

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研究員 :蔡曉東、林祖榮、陳國才、張建國

教師名錄參考資料: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6年高考成績:文理科一本率均為100%;理科總分平均分656,文科總分平均分660;理科650分以上147人,文科650分以上8人。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5年高考成績:文科最高分686,平均分651,理科最高分710分,平均分665,文理科一本上線率百分之百。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4年高考成績:理科總分平均分652.8分,最高分707,650分以上128人,占63%,一本上線率99.5%。文科總分平均分650.7分,為全市第一,最高分679,650分以上17人,占63%,一本上線率100%。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3年高考成績:理科平均分656.7分,位列西城區第二名;文科平均分634.7分,排在西城第四。文科和理科一本上線率均達到100%,其中理科650分以上考生占67%,文科650分以上的考生占34%。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2年高考成績:理科一本上線率100%,實考分600分以上的理科考生人數175人,占考生總數的75%;實考分600分以上的文科考生人數22人,占考生總數的50%。

競賽成績

時間 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
2014年 孫家進CMO(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一等獎
蔣易悰二等獎
孫家進、張潤玉、 蔣易悰、王玥潔、 李盷之、 王與常 全國數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李禹辰 、王顯陽 、王劍橋、 姚宇浩、劉嘉牧、詹琦 、寧小芾 、游弘哲 二等獎
張馨心全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一等獎
張潤玉二等獎
2013年王玥潔、 寧小芾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
畢曉宇、 傅涵浩鈺二等獎
2012年於乾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2012年- 等九名同學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
--等四名同學全國高中化學競賽一等獎

(表格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官網:)

素質成績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012年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獲一等獎兩項,校游泳隊建隊至今近十餘年間,先後6次代表中國中學生出征國際大賽,獲得多個國際一等獎、二等獎。2012年,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7位同學榮獲北京市銀帆獎,第十二屆“小小科學家”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5人獲獎,獲獎人數居中國首位。2012年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校喜獲一等獎九項,二等獎十項,2013年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喜獲一等獎一項。

2014年5月16日,第6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三(12)班萬若萌同學的《為什麼陸生植物不含高效吸收綠光的光合色素——從自然選擇的角度探究含藻紅蛋白的藻類未能進化為陸生植物的原因》獲“植物學科一等獎”,也是北京代表隊自第6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第二次獲得一等獎的。2014年北師大實驗中學游泳隊在第十二屆學生運動會取得了5塊金牌、7塊銀牌、3塊銅牌及一項破全國紀錄的歷史突破性優異戰績,共獲得208分的高分,為北京代表團拿下全國總分第二。

教師成績

截止到2014年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承擔國家級、部委級科研項目七項,出版專著或學科教育著作近百本。學校中青年教師占63.2%。30餘位教師擔任市、區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和學會負責 人;學校共撰寫論文近千篇,其中數百餘篇發表在全國或市級刊物上。在西城區教育系統優秀論文評比中,學校教師論文獲獎數名列前茅。

•論文

成果名稱作者姓名獲獎情況
《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微縮—高中歷史教學研討課型的嘗試與探索》劉海霞-2014年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一等獎
《模型方法與高中化學教學》張建國
《淺談合作學習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丁立
《淺談中學體育課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武術教學》蔡將
《高中綜合文科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研究與實踐》鄂文艷、陳明
《在中國小開展機器人科技創新教育初探》及《認知領域目標分類理論初探》劉海歐
《大力開展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蔡曉東、李曉輝2014年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二等獎
《讓思想政治課煥發出生機與活力》李杏
《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蘇海燕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實驗研究》黃榮、馬秀珍
《做人教育三年嘗試》金從武
《於“無筆墨處”體察古人之用心》方印2014年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三等獎
《新課標下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初探》尚建軍
《營造文化數學氛圍 建構數學教育新觀念》陳明
《信息技術與個性化學習整合的實踐》韓玲、海國順、唐曉雯、張義亮
《淺談教師在網路化環境下合作式學習方式中的作用》林謙、單大昭

(表格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官網:)

•獎項

國家級:

黃彩英老師獲得紫禁杯優秀班主任二等獎

市級:
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第一階段先進個人:袁愛俊、毛孟華

區級:

06-07年度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個人:袁愛俊

2006年“西城區優秀園丁”: 李宇煒

2006年西城區先進教育工作者: 楊照華、王千、費志良、蘭茵、唐耀傑 、於大哲、金光澤、汪文龍、張蓓、孫靜、謝瑾

2007年優秀德育工作者:孫玲玲、黃彩英、郝靜、陳平、趙玉濤、孫明傑

西城區優秀女教師:王江慈

西城區普教系統2006—2007學年度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先進個人:雒振峰

2007年西城區音視頻攝製技術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靳生其、薛穎

學校榮譽

首批北京市示範性高中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校北京市中國小科技活動示範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外事先進學校
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全國衛生保健先進校和傳統項目(排球)先進校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網路學校
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重點科研課題的實驗基地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本表格資料來源於中國教育線上: )

文化傳統

校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徽為金字塔造型,體現該校教育教學基礎紮實、寬厚和作為遺留重點中學的特點。

虛實五個三角形,體現了“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從小到大的漸變,寓意永不停頓、追求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

等邊三角形和被衝破的圓形,象徵該校治學嚴謹、和諧開放的校園風貌。

校訓

誠信、嚴謹、求是、拓新

校歌

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校歌

模擬聯合國大會 模擬聯合國大會

讓我們縱情高唱,青春在這裡啟航

讓我們播撒希望,青春在這裡閃光

放飛青春,放飛理想

我們和實驗中學一起,一起成長

放飛青春,放飛理想我們和實驗中學一起,一起飛翔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李曉輝
名譽校長袁愛俊
黨委書記程鳳春
黨委副書記李曉輝、滕淑玲
副校長程鳳春、李曉輝、陳國才、楊文芝、劉學東
信息來源於學校網站2015年1月,參考資料:

歷任校長

姓名任職時間
彭文1949.9-1951.8
蘇靈揚1951.9-1955.8
孫岩1958.9-1963.8
劉志平1979.9-1986.8
王本中1986.9-1996.8
張錦齋1996.9-2000.5
袁愛俊2000.6-2009.7
蔡曉東?—2010.10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浦熙修:民國及解放初期著名女新聞工作者

郝詒純:1936屆國中,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柏生:1942屆高中乙班,新聞工作者

周秉德:1952屆國中1班,周恩來胞弟周恩壽之長女,中國新聞社原副社長

宋彬彬:曾用名宋要武,宋任窮之女,文革期間該校紅衛兵組織領導人,普遍認為宋彬彬和該校曾任校長卞仲耘被毆打致死有直接聯繫。2007年9月,該校在慶祝建校90周年時,將其評為90名“榮譽校友”之一,引發各界普遍批評。

胡啟恆:1953屆高中2班,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邵華:1956屆國中4班,毛岸青之妻,毛澤東兒媳

鄧先群:1957屆高中7班,鄧小平同父異母之妹,解放軍陸軍少將

葉向真:1960屆高中2班,十大元帥葉劍英之女,導演

章詒和:1960屆高中4班,章伯鈞之女,作家

左太北:1960屆高中5班,將軍左權之女,原國家科委司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司長

鄧楠:1964屆高中1班,鄧小平之女

陳偉華:1966屆高中1班,陳雲之女

吳曉靈:1966屆高中3班,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李銀河:1968屆國中4班,中國社會學家,中國當代作家王小波之妻

劉純燕:1981屆國中1班,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主持人

陳魯豫:1985屆國中3班,鳳凰衛視魯豫有約電視節目主持人

劉軍:1988屆高中2班,聯想公司副總裁

田燕南:現中國中央電視台青少年電視節目主持人

北京西城中學名錄

北京市房山區中學一覽

北京煤礦機械廠職工子弟學校 | 北京市房山區第二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第三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房山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夏村中學 | 北京電力設備總廠電業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良鄉第二中學 | 房山區良鄉中學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良鄉實驗學校 | 北京市房山區北洛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李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中學 | 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廠學校 | 北京市房山區窯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黃山店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岳各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石窩中學 | 房山區北正中學 | 房山區長溝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下灘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張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晨曦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南梨園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磁家務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中院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長操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班各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佛子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河南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大安山鄉大安山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霞雲嶺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石樓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中學 | 北京市燕山星城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南召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豆店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交道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葫蘆垡中學 |北京市房山區十渡中學 | 房山區長陽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官道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竇各莊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長溝峪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第二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史家營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常樂寺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坨里鎮上萬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坨里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蒲窪鄉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附屬北潞園學校 | 北京市房山區良鄉第三中學 | 北京市房山區良鄉第四中學 | 北京市師範大學良鄉附屬中學 | 北京市燕山前進中學 |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北師大燕化附中 | 北京燕山向陽中學 |燕山羊耳峪中學 | 房山實驗中學 |房山區第二職業高中尚樂中學 | 房山區第二職業高中 | 北京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 北京市博文學校 | 中國原子能院子弟中學 | 原子能子弟中學

北京市西城區中學一覽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一八四中學 | 北京市安德路中學 | 北京市第七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華才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實驗學校 | 北京市裕中中學 | 北京啟蒙學校 | 北京市長安中學 | 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 北京市魯迅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 | 北京市第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 北京市二龍路中學 | 北京市豐盛中學 | 北京市北海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八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三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學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 | 北京市西四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西城分院附屬中學 | 北京市第九十八中學 | 北京市新街口中學 | 北京市第110中學 | 美育培訓學校 | 北京市第七十七中學 |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學 | 北京市第一一O中學 | 北京市私立匯才中學 | 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 |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 | 北京市西城區科藝培訓學校 | 北京市西城區外國語學校 | 北京市第二一四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學 |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 | 北京市月壇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二中學 | 北京鐵路分局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三中學 | 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市三帆中學 | 北京市雙秀實驗學校 | 北京市實用美術職業高中 | 北京外事服務職業高中 |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 北京市第三十二中學 | 北京三帆中學 | 北京市一五六中學 |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