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中學

海淀中關村是北京名校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北大附、人大附、交大附、八一中學、一零一中學都聚集於此。近幾年,中關村中學在名校的包圍中快速發展起來,成了擁有91個教學班、4000名學生的海淀區最大的示範高中。對於學校的發展目標,快人快語的邢筱萍校長絲毫不含糊——把中關村中學辦成北京名校。

基本信息

中關村中學

周恩來精神永放光芒
中關村中學德育工作亮點之一
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領導人之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周恩來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楷模。
1998年學校黨支部與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輯部(周恩來編輯部)建立起友好支部。並通過周編室與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建立了聯繫,同年,學校領導親赴南京,參觀當地第一批建立“周恩來班”的中國小校,並醞釀建立我校第一屆“周恩來班”(北京市第一個“周恩來班”)1999年10月學校德育副校長邢筱萍、德育主任高稚文、班主任周衛平帶高二(一)班 學生再赴南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並與南京梅園中學結為友好學校,與梅園中學“周恩來班”結為姊妹班。(梅園中學“周恩來班”是全國第一個“周恩來班”)同年12月26 日我校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了“迎接新世紀大會”,會上命名了我校高二(一)班為我校第一屆“周恩來班”,在學校掀起了學習周恩來,爭創“周恩來班”的高潮。“周恩來班”的同學在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走在全校的前列,德、智、體全面發展,無論是常規評比,還是運動會、歌詠比賽,全班同學都能團結一致,努力拚搏,力爭全校的第一名。段瑋、王凌宇、曹栩等二十多名同學參加了學校青年黨校的學習,段瑋、王凌宇同學還參加了市委黨校的培訓,拿到了結業證。2001年3月團支部書記段瑋同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1年高考全班同學考出了學校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有7個同學上了清華大學,5個同學被北大錄取,全班同學100%的超過了重點大學分數線。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也創造了中關村中學的輝煌,在學校的歷史中留下了有意義的一頁。高考後同學們寫下了這樣的話:“這個時代是屬於我們的,文明的聖火將因我們的傳遞而不熄,中華民族將因我們的奮鬥而更加燦爛輝煌。現在我們已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不遠的將來,我們將在社會上以我們的行動詮釋自己,那將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
學校認為堅持以偉人周恩來為榜樣,學習和弘揚周恩來同志“追求真理,愛國愛民,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偉大人格和精神,積極開展“學習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主題教育活動,是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弘揚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的良好教育主題。周恩來同志光輝燦爛的一生是對當前深入開展的學習貫徹“三個代表”思想的最好的詮釋,是我們貫徹落實20字“公民道德建設基本要求”的最好的典範。因此,學校非常重視這一活動的開展,並把這項教育活動和做人教育緊密聯繫在一起,就是要教育學生“像周總理哪樣做人,像周總理哪樣學習、生活和工作”。我們首先制定了《關於在中關村中學開展爭創“周恩來班”活動的決定》,提出爭創條件、評選辦法和活動的目標要求及步驟。其次通過校班會時間和多種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周恩來活動,把爭創“周恩來班”活動納入學校德育工作和年級、班級工作的計畫之中。再次學校每年3月份在紀念周恩來誕辰日裡舉行紀念活動,並開展主題班會、演講、朗誦、參觀天津“周、鄧紀念館”、參觀南京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等活動。為了更好地開展爭創活動,學校自1999年至今每年都組織“周恩來班”的學生赴南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2001年學校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南京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掛上了《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匾。2000年我校與南京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南京梅園中學、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輯室聯合發起,在南京召開了《全國第一屆“周恩來班”、“鄧穎超班”青少年思想教育研討會》。此後,2001年在浙江上虞舉行了第二屆研討會,2002年在周恩來故居淮安舉行了第三屆研討會,明年2003年4月將在北京由我校獨立承辦第四屆研討會。
今年9月份學校依據“關於在中關村中學開展爭創周恩來班活動的決定”中的具體評選辦法,要求目前在校的所有爭創“周恩來班”的班級進行了認真的總結,並在全校大會上匯報和交流了本班在開展“學習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和體會。會後學校組織除高三年級外的全體學生進行了不記名投票選舉。在認真聽取各班匯報的基礎上,參考學生的評選情況,學校行政會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學校認為高三(1)班、高二(6)班、初二(7)班這三個班在爭創過程中,組織學習有計畫,有內容,有交流,落實到每一個人;開展的活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有教育意義及一定的輻射作用;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能夠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因此,學校決定命名這三個班為我校第二屆“周恩來班”,定於2002年12月26日命名。
2002年12月26日下午2:00,學校在新落成的綜合樓報告廳,隆重召開了“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周恩來班命名表彰大會”。大會邀請了原鄧穎超秘書,現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趙煒同志;原周恩來衛士,中央警衛局副局長高振普將軍;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輯室趙春生主任;周恩來親屬,數理天地雜誌社社長周國振等同志參加。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會上,校團委書記侯一民宣讀了“中關村中學周恩來班命名表彰決定”;德育副校長高稚文宣讀了“關於中關村中學繼續深入開展爭創周恩來班的決定”;初二(7)班學生代表代表被命名的“周恩來班”的全體同學發言;高二(7)班代表正在爭創的所有班級表示了決心;嘉賓們也即席講話,勉勵同學們積極參加爭創“周恩來班”的活動,向周總理哪樣做人,弘揚“周恩來精神”,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了更好地開展爭創“周恩來班”的活動,學校決定聘請原鄧穎超秘書,現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趙煒同志;原周恩來衛士,中央警衛局副局長高振普將軍;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輯室趙春生主任;周恩來親屬,數理天地雜誌社社長周國振同志為我校青少年思想教育顧問,邢筱萍校長代表學校向他們頒發了聘書。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對黨的教育方針的重新界定,並首次加入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和軍隊的宗旨,也是黨在新時期對我們青少年提出的新的要求。周恩來同志堪稱真正的人民公僕楷模,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他畢生的座右銘。我們要學習周恩來一心為公,無私奉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確立高尚的人生,以周恩來為榜樣,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目前,我校在校班級中有23個班申報爭創“周恩來班”,廣大師生都已經把爭創“周恩來班”作為班集體的奮鬥目標,把“周恩來班”作為對班級體的最高榮譽來積極爭創。為了把爭創“周恩來班”的活動開展的更好, 把“學習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主題教育活動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下一個階段學校將在開展爭創“周恩來班”活動的同時,開展爭創“周恩來團支部”、爭創“周恩來中隊”的活動,把我校“學習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活動推向高潮。學校還將積極籌劃2003年4月將在我校召開的《第四屆全國“周恩來班”、“鄧穎超班”青少年思想教育研討會》,相信通過這次大會必將推動我校各項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必將使我校爭創“周恩來班”的活動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並推動北京地區爭創“周恩來班”活動的開展。
爭辦示範校立下“軍令狀”
2000年,邢筱萍校長走馬上任時,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論機遇,中關村地區名校林立,教育氛圍濃厚,家長素質高,也特別重視教育,學校發展的外部環境無可挑剔;但是,一所建校時間不長、名氣也不大的普通中學怎樣在激烈的生源大戰中站穩腳跟,不斷發展,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因此,邢校長上任之初,就做了兩個決定。其一,恢復使用“中關村中學”的校名;其二,爭辦北京示範高中。而且,她在學校幹部會上立下“軍令狀”:“示範校拿不下來,我先辭職。”
邢校長說,“我也知道與名校競爭起來會很困難,但是學校要生存,就必須從名校的包圍中‘殺’出一條路,我們沒有退路,我也沒給自己留退路。”因為沒有退路,這幾年,中關村中學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和不斷向前的氣勢:示範校評估順利通過,“北京市中國小科技教育示範校”、“北京市金鵬科技團”、“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北京市金帆藝術團”、“北京市綠色學校”、“北京市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接踵而至。現在,金燦燦的獎牌已經把校門旁的展示牆全都占滿了。

搭建引領師生成功的舞台

“我的任務就是給老師和孩子們搭建成功的舞台,讓他們盡情展現才能。只要是對老師發展有利,對學生成長有益的事,我都會不遺餘力。”這是上任時,邢筱萍校長對老師們的承諾。這些年,她說到了,也做到了。從2001年起,中關村中學就推出“名師、青年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教學基本功大賽”,從經費和時間上鼓勵教師學習深造。隨之,一些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市區以上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從2000年的7名上升到現在的46名。通過開展科技、藝術、體育等社團活動,滿足了學生髮展個性特長的需要,引導部分學生走上科技、藝術、體育等方向的特長發展道路。2004年,學校OM小組獲得了第25屆頭腦奧林匹克(OM)世界決賽金獎,實現了北京在該賽事上零的突破,北京市市委常委、教工委書記朱善璐同志接見學生代表時稱讚說:“你們告訴了我什麼是素質教育。”
最近,邢校長正在籌備組建學校的舞獅舞龍隊和空竹隊,她對老師們的要求仍然是“要做,就做出彩來”。在她看來,學如此,玩兒亦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