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金丹

化金丹

化金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四棱豬屎豆Crotalariate tetragona Roxb.帶根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帶根全草。

性味

辛、微苦,涼。

歸經

入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

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相關配伍

1、治腎盂腎炎:用(大響鈴果)根9g。米酒引煎服。(《雲南中草藥》)

2、治腹痛:化金丹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帶根的全草,紮成把,曬乾。

形態特徵

四棱豬屎豆,灌木狀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100cm,或達1.5m。莖和枝四棱形,被光亮短毛。單葉互生,薄膜質;葉柄短,長2-3mm;托葉線形,密被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長10-16cm,寬1.5-2cm,先端漸尖,具細長的短尖頭,基部圓形或鈍,兩面被毛,下面較密,網脈清晰。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花6-10朵,疏生;苞片披針形,長約5mm,外面被毛,小苞片線形,著生於花梗上部近頂端,長約3mm;花梗長約1cm,被毛;花萼二唇形,長約2cm,萼片甚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形;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圓形,長2.5cm;雄蕊10,不等長;子房花柱彎曲。莢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1.5cm,密被棕黃色略粗糙的短毛。種子扁平,長約6mm,寬約4mm,12-20顆。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荒山坡向陽處。分布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化滯,止痛。治誤吞鐵、木,腹痛。”

現代研究

現代臨床用於治療尿路感染、膀胱結石、肝炎、腹痛和腹中結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