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擊烏桓之戰

匈奴擊烏桓之戰

匈奴擊烏桓之戰,漢元始二年(2年),匈奴單于為索要貢稅,遣兵進攻烏桓(亦作烏丸,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元狩四年,前119年,徙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塞外)的作戰。

基本信息

戰爭簡介

西漢末年,匈奴迫使塞外烏桓繳納貢稅。元始二年,王莽秉政,施威於四夷,向匈奴單于頒布了凡漢人、烏孫人、西域諸國領漢印綬者及烏桓人逃入匈奴者,匈奴一律不得受降的限令。據此,漢護烏桓校尉(官名,漢武帝時始置,東漢魏晉沿置)通告烏桓各部落,不再向匈奴納皮布稅。匈奴遣使督促烏桓,烏桓拒交。匈奴使者怒,遂將烏桓部落酋長豪逮捕,捆綁倒懸毒打。酋豪兄弟憤怒,共起殺匈奴使者及官屬,沒收其牛馬、婦女。單于聞之,遣使徵發左賢王之兵,大舉進攻烏桓。擊潰烏桓部眾,擄掠婦女、老弱及兒童千餘人,並作為人質扣留於左地,令烏桓用牛馬、獸皮等贖還。烏桓被掠者之親屬2000餘人持財物牲畜往贖,匈奴受之,並留不遣。

烏桓反擊之戰

烏孫、烏桓反擊匈奴之戰
公元前71年,匈奴單于率數萬騎兵進攻烏孫,撤退時,天降大雪,牲畜大部凍死。烏孫乘機聯合丁令、烏桓,從三面進攻匈奴,斬殺匈奴數萬人,獲馬數萬匹,大敗匈奴軍。匈奴人餓死十分之三,畜產損失一半。西漢乘機出騎兵3000餘人,分三道進入匈奴境內,擄掠匈奴數千人。

秦漢時期的戰爭

秦朝是中華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秦漢時期軍事鬥爭表現出與前朝判然有別的色彩。本任務通過秦漢時期的戰爭,意在使大家了解那一時期的歷史。

秦漢戰爭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