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第一中學

包頭市第一中學

內蒙古包頭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925年,由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創辦,是內蒙古自治區建校最早、歷史最長的中學之一。學校榮獲“全國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首批體育傳統項目優秀學校”、“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中示範學校”“內蒙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內蒙古教育科研實驗基地”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包頭市第一中學包頭市第一中學

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普通高中示範學校包頭市第一中學創建於1925年。學校占地面積56045平方米,建築面積33000平方米。現有5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00餘人。教職工210人,專任教師140人。學校教學環境優美整潔,設備先進,具有現代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電化教室、現代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等,圖書館藏書10萬冊。校園內新建的多功能體育館與運動員宿舍將於2009年10月31日竣工。

師資力量

包頭市第一中學包頭市第一中學

學校擁有一支以中、高級教師為主體,有較高教學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54人,中級職稱教師99人,內蒙教學能手4名,包頭市學科帶頭人11名,包頭市教學能手3名。“九五”期間,學校有11名教師參與全國級教育科研實驗,5項全國級科研課題,分別被專家組鑑定為“國內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近年來,學校教師在教學比賽中獲內蒙一、二等獎的有8人,獲包頭一、二等獎的有16人,獲內蒙教學能手獎的4人,獲包頭市教學能手獎的11人。學校辦學質量優良。高考升學率連續11年穩中有升,名列包頭市前茅。高中會考一次性合格率達99%以上,多年來名列自治區前3名。學科競賽屢創佳績,每年獲全國、內蒙、包頭市學科競賽獎項在140人次以上。

辦學特色

發揚名校傳統,創建一流學校;堅持德育首位,落實“重在育人”;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民主管理和規範化管理;實施科研興校,建設師資隊伍;體教結合,培育新人;對外開放,開展國際交流,學校與日本加藤學園曉秀高中和丹麥Espergearde高中結為國際交流友好學校。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全面育人;提高素質,發展特長。一切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和成功。

所獲榮譽

包頭市第一中學包頭市第一中學

1、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級課題實驗學校;3、全國“誘思探究”教學研究實驗基地;4、全國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優秀學校;5、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6、全國首批百所傳統體育項目學校;7、全國中學生排協副主席學校;8、內蒙古首批重點中學;9、內蒙古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10、內蒙古高中管理先進學校;11、內蒙古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學校;12、內蒙古電化教育優秀學校;13、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教學研究實驗基地;14、內蒙古貫徹體育衛生條例優秀學校;15、內蒙古高中會考綜合測評優秀學校;16、內蒙古中學生女子排球訓練基地;17、內蒙古模範職工之家;18、內蒙古優秀中學生團校;19、包頭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20、包頭市高考成績優秀學校;21、包頭市行風先進單位;22、包頭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3、包頭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4、包頭市勤工儉學先進單位;25、包頭市“園林式”單位;26、國際教育資源網中美青年文化交流學校等。

歷史沿革

內蒙古包頭市第一中學是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始建於1925年6月12日,前身為綏遠二中,由當時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將軍創辦,首任校長為孫則讓,是自治區建校最早、歷史最長的中學之一。

校名變更

綏遠特別行政區立第二中學(1925年6月-1929年3月)
綏遠省立第二中學(1929年3月-1937年10月)
抗戰爆發學校被迫停辦(1937年10月-1946年3月)
綏遠省立包頭中學(1946年3月-1954年8月)
包頭市第一中學(1954年8月至今)

校址變遷

1925年6月起校址:位於東河區東門大街
1927年4月時校址:東河區呂祖廟梁耶穌教堂及呂祖廟十字街
1929年後校址:金龍王廟街南端史油房巷內(今包二中所在地)
1950年7月後校址:原包頭師範、正心中學、崇真中學、伊盟中學併入包頭中學,在原南門外的正心中學院內新建校舍(即現校址)

學制變化

1925—1937為初級中學
1937—1947因戰亂停辦
1947—2004為完全中學
2004年9月至今為普通高中

師資隊伍

截至2009年底,全校總計241名教職工(編制為234人,在編223人,其中專任教師170人)。已聘任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學高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90人(特級教師2人),一級教師90人,二級教師45人。

自治區級學科帶頭人:侯蕊芳、孫雲麗
自治區教學能手:侯蕊芳、曹俊清、高嵐、王俊霞
包頭市“新世紀人才工程”優秀專家:郝振生(特級)
包頭市“新世紀人才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侯蕊芳
包頭市科技拔尖人才:郝振生
包頭市名師:郝振生、康耀文、侯蕊芳、馬麗、楊婕(特級)、董翠紅、師桂芳、孫雲麗
包頭市學科帶頭人:郝振生、侯蕊芳、王俊霞、宮顯庭、魯健、康耀文、曹俊清、董翠紅、葛雲龍、師桂芳、王曉慧、趙忠明、范進、王月明、張樹、楊婕、溫占勇、李紅(大)、劇靜濤、李 楓、馬麗、閆靜、李晉中、徐展如、孫雲麗、張國華、劉胤國、趙靜東(28人)
包頭市教學能手:馬麗君、張淑芳、徐展如、楊曉波、李美婷、閆靜、溫占勇、王俊霞、田玉清、李 楓、尚彥、王亞洲、張宏海、康麗君、張金義(15人)
包頭市教壇新秀:溫占勇、尚彥、郭瑞、張宏海、賈偵
另有:校級學科帶頭人34人,校級教學能手21人。

包頭市中學名錄

包頭,源於蒙古語“包克圖”,蒙古語意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包頭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