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苦功高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出於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 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樊噲立刻一手握劍,一手拿盾牌護身,衝進營門,拉開軍帳的帷幕,睜大眼睛看著項羽,他惱怒得頭髮上豎,連眼眶都要裂開了。沛公這樣勞苦功高,不但沒有封侯的賞賜,大王反而聽從小人的話,要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在繼續走秦朝敗亡的道路。張良估計劉邦等已經回到軍營,才重新入席,告訴項羽劉邦已回軍營去,並向項羽送上白壁,向范增送上玉斗。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詞目:勞苦功高

成語拼音:láo kǔ gōng gāo

成語注音:ㄌㄠˊ ㄎㄨˇ ㄍㄨㄙ ㄍㄠ

成語解釋:做事勤苦,功勞很大

成語出處: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

成語繁體:勞苦功高

成語簡拼:lkgg

成語正音:勞,不能讀“lào”。

成語辨形:功,不能寫作“工”。

近義詞: 功德無量、公垂竹帛

反義詞: 勞而無功、徒勞無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謎語:孫悟空西天取經

英語翻譯:with toilsome service and with distinctive merits < have worked hard and achived great things>

日語翻譯:苦労してたてた功が大きい

俄語翻譯:имеющий большие заслуги

法語翻譯:s'acquérir de grands mérites par ses peines

基本內容

勞苦功高 ( láo kǔ gōng gāo )

解 釋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田漢《盧溝橋》第二幕:“你們替祖國守住了這樣一個重要的據點,真是~。”

這是決戰的最後五分鐘了!這一班~的“英雄”,手顫顫地舉著“勝利之杯”,心頭還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茅盾《子夜》十五

近義詞 功德無量、公垂竹帛

反義詞 勞而無功、徒勞無益

故事 劉邦率軍攻占秦朝都城鹹陽後,派兵駐守函谷關。不久,項羽率大軍到了函谷關。他聽說劉邦已經攻下鹹陽,非常生氣。進關後,把軍隊駐在鴻門,準備與劉邦一決雌雄。

當時,項羽的軍隊有四十萬人,而劉邦的軍隊只有十萬人,形勢對劉邦非常不利。項羽的叔叔項伯,是劉邦的重要謀士張良的朋友。他怕張良跟劉邦送死,連夜跑去勸他逃跑,張良就陪項伯去見劉邦。經過張良和劉邦的解釋,項伯答應從中調停,並讓劉邦第二天親自到鴻門去向項羽謝罪。

第二天劉邦帶了一百多隨從人馬,來拜會項羽,終於取得了項羽的諒解。當天,項羽留劉邦一起喝酒。席間,項羽的謀士范增,讓項羽的堂弟項莊以舞劍助酒興的名義刺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以身體掩護劉邦。

張良見形式不妙,便到營門外面找與劉邦同來的將領樊噲,並通報了席上的情景。樊噲立刻一手握劍,一手拿盾牌護身,衝進營門,拉開軍帳的帷幕,睜大眼睛看著項羽,他惱怒得頭髮上豎,連眼眶都要裂開了。

項羽見了樊噲,忙按著劍,挺直上身問道:“這個人在做什麼呀?”張良回答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項羽這才把劍放下,說:“好一位壯士,賞他一杯酒喝!”

在旁侍候的人聽了,馬上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後,接過酒一口喝乾,項羽說:“賞他一隻豬肘。”

在旁等候的人立刻給樊咐了一隻生的豬肘。樊噲先把盾牌放在地上,再把豬肘放在盾牌上,撥出劍,一塊一塊地切下來吃。項羽看了贊道:“真是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說:“我連死都不怕,區區一杯酒算得了什麼!我還有幾句話奉勸大王:從前,秦王殘暴得像虎狼一樣,殺人惟恐不多,處罰人惟恐不重,因此天下的人都反對他。楚懷王跟起義的將士約定說:‘誰先攻破秦軍進入鹹陽的,就當秦王。’現在沛公先攻破秦軍,進入鹹陽,城裡的東西一絲一毫也不敢動,等待大王到來。他派遣將士守住函谷關,原來是防備其他的隊伍進出,怕發生意外。沛公這樣勞苦功高,不但沒有封侯的賞賜,大王反而聽從小人的話,要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在繼續走秦朝敗亡的道路。我認為,大王不應該這樣做啊!”

項羽聽了樊噲這席話,無話可答,只說了聲“坐吧”。於是,樊噲就在張良旁邊坐下。

坐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去,趁此叫樊噲一起出去,決定不辭而行。他叫張良留下,向項羽辭行,並把隨身帶來送給項羽的一雙白壁和送給范增的一雙玉斗交給張良,由他代送。張良估計劉邦等已經回到軍營,才重新入席,告訴項羽劉邦已回軍營去,並向項羽送上白壁,向范增送上玉斗。項羽把白壁放在座席上。范增接過玉斗後,隨手摔在地上,拔也劍來,將它砸得粉碎。

成語辨析

正音:勞,不能讀作“lào”。

辨形:功,不能寫作“工”。

成語示例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王賁捷書至鹹陽,秦王大喜,賜王賁手書,略曰:將軍一出而平燕及代,賓士二千餘里,方之乃父,勞苦功高,不相上下。”

這是決戰的最後五分鐘了!這一班勞苦功高的“英雄”,手顫顫地舉著“勝利之杯”,心頭還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

張恨水《啼笑因緣續集》八回:”今天晚上,她母親和她細細一談,也許她就知道我對於她勞苦功高,會有所感動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