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死

The ——Thomas ——Thomas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號尚武,筆名有郭鼎堂,麥克昂等,四川省樂山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曾留學日本。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曾創辦《創造季刊》,提倡浪漫主義文學,產生很大影響。抗戰期間,主編《救亡日報》,從事文化界抗日救亡活動,創作歷史劇《屈原》等,並寫下了大量詩文。1949年,被選為全國文聯主席。《女神》和《屈原》為其代表作。前者為中國現代詩歌走向成熟的開卷之作;後者開創了歷史劇與時代脈搏一同跳動的篇章。

作品原文

勝利的死
作者:郭沫若
愛爾蘭獨立軍領袖,新芬黨員馬克司威尼,自八月中旬為英政府所逮捕以來,幽囚於剝里克士通監獄中,恥不食英粟者七十有三日,終以一千九百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死於獄。
其一
Oh! once again to Freedom's cause return,
The patriot Tell--the Bruce of Bannockburn!
愛國者兌爾——邦諾克白村的布魯士①,
喔,請為自由之故而再生!
——Thomas Campbell
喔喔!這是張“眼淚之海”的寫真呀!
嚴陰聳的大廈——可是監獄的門前?可是禮拜堂的外面?
一群不可數盡的兒童正在跪著祈禱呀!
“愛爾蘭獨立軍的領袖馬克司威尼,
投在英格蘭,剝里克士通監獄中已經五十餘日了,
入獄以來恥不食英粟;
愛爾蘭的兒童——跪在大廈前面的兒童
感謝他愛國的至誠,
正在為他請求加護,祈禱。”
可敬的馬克司威尼呀!
可愛的愛爾蘭的兒童呀!
自由之神終會要加護你們,
因為你們能自相加護,
因為你們是自由神的化身故!
10月13日
其二
Hope,for a season,bade the world farewell,
And Freedom shrieked--as Kosciuszko fell!
希望,暫時向世界告別了,
自由也發出驚叫——當珂斯修士哥死了!
——Thomas Campbell
愛爾蘭的志士!馬克司威尼!
今天是十月二十二日了!(我壁上的日曆永不曾引我如此注意)
你囚在剝里克士通監獄中可還活著在嗎?
十月十七日倫敦發來的電信
說你斷食以來已經六十六日了,
然而容態依然良好;
說你十七日的午後還和你的親人對談了須臾,
然而你的神采比從前更加光輝;
說你身體雖日漸衰頹,
然而今天是十月二十二日了!
愛爾蘭的志士!馬克司威尼呀!
此時此刻的有機物匯當中可還有你的生命存在嗎?
十月十七日你的故鄉——可爾克市——發來的電信
說是你的同志新芬黨員之一人,匪持謝樂德,
囚在可爾克市監獄中斷食以來已六十有八日,
終以十七日之黃昏溘然長逝了。
——啊!有史以來罕曾有的哀烈的慘死呀!
愛爾蘭的首陽山!愛爾蘭的伯夷,叔齊喲!
我怕讀得今日以後再來的電信了!
10月22日
其三
Oh! sacred Truth! thy treumph ceased a while,
And Hope,thy sister,ceased with thee to smile.
喔,神聖的真理!你的勝利暫停了一忽,
你的姊妹,希望,也同你一道停止了微笑。
——Thomas Campbell
十月二十一日倫敦發來的電信又到了!
說是馬克司威尼已經昏死了去三回了!
說是他的妹子向他的友人打了個電報:
望可爾克的市民早為她的哥哥祈禱,
祈禱他早一刻死亡,少一刻痛傷!
不忍卒讀的傷心人語喲!讀了這句話的人有不流眼淚的嗎?
猛獸一樣的殺人政府喲!你總要在世界史中添出一個永遠不能磨滅的污點!
冷酷如鐵的英人們呀!你們的血管之中早沒有拜倫、康沫兒的血液循環了嗎?
你暗淡無光的月輪喲!我希望我們這陰莽莽的地球,
就在這一剎那間,早早同你一樣冰化!
10月24日
其四
Truth shall restore the light by Nature given,
And,like Prometheus,bring the fire of Heaven!
真理,你將恢復自然所給予的光,
如像普羅美修士帶來天火一樣!
——Thomas Campbell
汪洋的大海正在唱著他悲壯的哀歌,
穹窿無際的青天已經哭紅了他的臉面,
遠遠的西方,太陽沉沒了!——
悲壯的死喲!金光燦爛的死喲!凱旋同等的死喲!
勝利的死喲!
兼愛無私的死神!我感謝你喲!你把我敬愛無暨的馬克司威尼早早救了!
自由的戰士,馬克司威尼,你表示出我們人類意志的權威如此偉大!
我感謝你呀!讚美你呀!“自由”從此不死了!
夜幕閉了後的月輪喲!何等光明呀!……
10月27日

相關釋義

①愛國者兌爾——邦諾克白村的布魯士:威廉·兌爾是十四世紀瑞士的愛國者。布魯士是蘇格蘭的愛國者。原詩在此是直喻波蘭愛國志士珂斯修士哥。——作者原注

作者附白

[附白]:這四節詩是我數日間熱淚的結晶體。各節並首的詩句都是從蘇格蘭詩人康沫爾(Thomas Campbell,1777-1844)二十二歲時所作《哀波蘭》(The downfall of Poland)一詩引出,此詩餘以為可與拜倫的《哀希臘》一詩並讀。拜倫助希臘獨立,不得志而病死;康氏亦屢捐獻資金以惠助波蘭,兩詩人義俠之氣亦差堪伯仲。如今希臘、波蘭均已更生,而拜倫、康沫爾均已逝世;然而西方有第二之波蘭,東方有第二之希臘,我希望拜倫、康沫爾之精神“Once again to Freedom’s,cause return!”(請為自由之故而再生!)

作品首發

本詩最初發表於一九二零年十一月四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