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水庫[勝利水庫]

勝利水庫[勝利水庫]

勝利水庫(Shènglì Shuǐkù)在饒平縣西北部,三饒鎮境內。因庫區在食飯溪,初稱食飯溪水庫,後改今名。1976年2月建成。集水面積28.7平方公里,最大庫容1629萬立方米。

饒平縣勝利水庫

勝利水庫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1·勝利水庫(Shènglì Shuǐkù)在饒平縣西北部,三饒鎮境內。因庫區在食飯溪,初稱食飯溪水庫,後改今名。1976年2月建成。集水面積28.7平方公里,最大庫容1629萬立方米。

泰安勝利水庫

勝利水庫,泰安南20公里,位於滿莊鎮境內,庫容4600萬立方米,與勝利渠,和位於泰山東麓的黃前水庫(全省僅次於濰坊峽山的第二大水庫)相連線,橫跨泰安明堂河、梳洗何和奈河,穿越泰城,現在依然水流通暢,為沿岸的農副業生產和生活提供著鮮活的水源。是泰安人民70年代“農業學大寨”時,戰天鬥地的產物。
說明:
1、勝利水庫是泰安第二大水庫,僅次於黃前水庫,但比抽水蓄能電站的下庫——大河水庫要大。
2、山東第一大水庫為峽山水庫位於濰坊峽山開發區,第二大書庫則是蒙陰的雲夢湖——以前叫岸堤水庫

德都縣勝利水庫

勝利水庫位於黑龍江德都縣城青山鎮西南6公里的新發鄉勝利村東南處。水庫蓄水水源來自溫察爾河支流小南河。庫址上游集水面積11平方公里,庫址下游兩側為坡耕地,中間為較平坦的谷地,可種植水出。 水庫設計總庫容94萬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4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9萬立方米,死庫容6.5萬立方米。
土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6米,壩頂寬4米,壩長410米。 該項工程於1973年秋季,由勝利村50人組成的專業施工隊開始興建的,1980年未停建。整個工程已完成大壩及護坡;洞身長18.8米,斷面尺寸0.4米×0.4米,最大流量0.7秒立方米,梯級木塞鋼筋混凝土輸水洞;斷面尺寸1.6米×1.6米,最大泄量18秒立方米的方井式鋼筋混凝土溢洪道。該工程共完成土方25500立方米,占設計土方的78.95%;石方1011立方米,占設計石方的62.75%;鋼筋、混凝土73.3立方米。國家投資31864元。 該項工程按設計要求壩高僅差0.5米,需土方6800立方米,迎水坡護坡需塊石600立方米。 該水庫蓄水後,即投放魚苗進行養魚,年產魚5000~8000市斤;年種水稻120~150畝,畝產400~500斤。實種水稻面積占計畫灌溉面積的30%,是本縣小型(Ⅱ)水庫經濟效益較好的水庫之一。

依蘭縣勝利水庫

勝利水庫位於依蘭縣三道崗鎮西10公里,庫區由勝利屯、豐產屯、南崗屯、北崗屯、十一隊 5個自然屯組成,總耕地面積18975畝,總人口2303人。
該水庫1996年11月建成,設計庫容10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6萬立方米,防洪庫容54萬立方米,該水庫沒有配套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