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前水庫

黃前水庫

黃前水庫坐落在泰山東麓,距離泰安城18公里,濟南60公里。黃前水庫建於1958年,北接大青山,南接窩角山,西依泰山,東依黑山。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5公里,最深處達90多米,有一條深谷從水庫中心穿過。水源由泰山、長青嶺和大青山三條溪流匯集而來。

基本信息

簡介

黃前水庫黃前水庫

站在泰山極頂鳥瞰水面,它宛如一面銀鏡掩藏在鬱鬱蔥蔥的蒼松翠柏中。早年這裡是黃巢起義軍練兵習武的地方,是泰山景區的一個旅遊景點。

水庫一年四季靜的出奇,除了早晚的鳥叫聲,起風時的松濤聲,再就是偶爾傳來漁船捕魚的機器聲。藍天、白雲、綠樹、亭閣倒映在水中,碧波清幽,旖旎明媚。它又出奇的清澈,水底的游魚、砂石,都毫無掩飾地漂進眼帘。水庫被蔥綠包圍:北面是大片的竹林;南面是鋪天蓋地的栗子樹,純正的泰山板栗就產在這裡;東面的蒼松翠柏是泰山的原始森林;西面是山楂、櫻桃和女兒茶園。沿水庫邊的山坡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黃前庫水通過地下管道輸入泰安城,保障著44萬居民的生活用水和530萬畝土地的灌溉。市政府明令規定:水庫四周禁止放牧,禁止使用農藥,水庫上方禁止開發建設。在此垂釣的人渴了常趴在水裡喝個夠,走時還帶上兩塑膠桶回家泡茶煮稀飯。

黃前水庫建庫40年來,從未乾涸過,因此多有大魚上鉤。常釣的魚種有鯉魚、草魚、鯽魚、鮎魚、鱘魚、鰱魚、黃(魚古)、銀(魚古)、魴魚、花叉、白條、鱉等。白白的鯽魚又肥又大,一般在500~700克之間。

這裡的魚傻好釣,村裡的孩子們用一節竹竿,一根棉線,拴上乾蒜桿兒,用縫衣針彎個鉤就能過釣癮。魚好釣還在於用什麼魚餌都上魚:用三合面上鯉魚、鯽魚;用乾麵粉或饅頭上黃(魚古)、銀(魚古)、鯽魚;用鮮玉米粒、樹葉、嫩草上草魚;用蚯蚓、羊肝、豬腰上鮎魚、鱉、鯽;用熟雞爪釣大青蝦,在任何釣點,不需要“打窩”,不需要起早貪黑半夜裡“占地方”。上魚高峰通常在上午10點前到下午4點後。尤其傍晚上魚最多,而且都是大個的。

交通狀況

去黃前水庫可乘長途汽車前往,從泰安到水庫25分鐘,從濟南到水庫1小時左右,30分鐘一班車,在水庫管理局門前下車。釣魚收費規定是:手竿每支2元,海竿每支4元,拉砣每根1元,釣魚量不限。從5月1日起到9月30日止,花50元可辦理一年的釣魚證。水庫周圍柏油路相連,汽車、機車進出方便。黃前鎮和管理局有招待所和“110”值勤點。水庫四周有十幾個魚餐館,都是當地村民開的,價格很便宜,還可送飯到釣點。

周邊設施

由於黃前水庫是泰安市區的主要水源地,為了更好的保護水源地的水質,自2009年起,黃前水庫禁止垂釣。黃前水庫位於泰安市岱嶽區北部黃前鎮,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292平方公里,總庫容824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913萬立方米。流域屬於淺山丘陵區,幹流平均坡度9.72‰。水庫主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頂高程213.3m,防浪牆頂高程214.5m,大壩全長1530m,溢洪道設有7扇弧形鋼閘門,閘門尺寸為10×8.5m,底高程201.0m,門頂高程209.5m。

水利工程建設

三查三定洪水覆核結果:百年一遇設計,三日淨雨317.1mm,最高庫水位209.0m,千年一遇校核,三日淨雨486mm,最高庫水位210.65m,可能最大降雨校核,三日淨雨1014.5m,最高庫水位212.17m,興利水位209.0m,死水位190.60m。

1 流域基本情況

黃前水庫位於大汶河支流石汶河上游,流域面積為292平方公里, 總庫容為824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為5913萬立方米。河長為21.1 Km,幹流平均坡度為0.00940m/m,流域形狀為扇形,形狀係數為0.66,河網密度為0.26,流域平均寬度為13.8 km,河道彎曲係數為1.57,河道斷面形狀為矩形。黃前水庫流域,黃前水庫站測驗河段。

1.1流域自然地理特徵

黃前水庫位於泰安市岱嶽區北部黃前鎮,處於東經117°4′~117°22′、北緯36°16′~36°28′之間。該流域座落於泰山山麓,均系泰山山脈純山區,絕大部分岩石為前震旦系的花崗岩、花崗片麻岩和混合岩,也有一部分火成岩和變質岩,岩石出露明顯,土層厚薄不均,一般平均厚度約0.3~0.5m左右,土壤性質一般為壤土、砂壤土和部分粘土和砂土。農作物以地瓜、花生為主,小麥、玉米較少。由於該流域土壤性質較好,山區植樹造林比較普遍,植被率57%,水土流失較輕。

1.2水利工程情況

水庫流域內自1958年以來先後建成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14座,塘壩24座,總控制流域面積134.7平方公里,總庫容1337.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45萬立方米。較大的小(一)型水庫是下港鄉的彭家峪水庫,流域面積20.8平方公里,總庫容7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80萬立方米。較大的小(二)型水庫是大津口鄉的栗杭水庫,流域面積48平方公里,總庫容9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8萬立方米。流域內主要水利工程情況見表1-1。黃前水庫站水位(Z)~庫容(V)~面積(A)關係線圖見圖3。

表1-1 黃前水庫流域內主要水利工程統計表

工程類別 水庫名稱 所在鄉鎮 流域面積 總庫容 興利庫容 V興(萬立方米)
A(Km) (萬立方米)



小(一)型 彭家峪 下港 20.8 710 580
小(一)型 李子峪 黃前 3.5 114.5 84.7
小(一)型 藥鄉 大津口 2 115.5 91
小(二)型 馬蹄峪 下港 2.55 15.6 7.2
小(二)型 趙峪 下港 1.8 13.2 8.4
小(二)型 蛤蟆營 下港 1 12 10.9
小(二)型 勤村 下港 1.2 12 11.2
小(二)型 黃芹 下港 2 12 10
小(二)型 陳寺峪 下港 0.8 14.6 12
小(二)型 石屋志 黃前 13 75 72
小(二)型 臭泉 黃前 3 11 5.5
小(二)型 大嶺溝 黃前 0.5 20 18.3
小(二)型 花果峪 黃前 2.5 12 10
小(二)型 栗杭 大津口 48 97 48
小(二)型 牛山口 大津口 1.7 10.1 7
小(二)型 青楊峪 大津口 2.55 22 10
小(二)型 天龍 大津口 2.5 25.5 11

黃前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閘)、放水洞三部分,工程高程基面為56黃海基面。

大壩全長1530m,頂寬7m,為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頂高程213.3m,最大壩高33.3m。溢洪道(閘)的閘室為正槽開敞式寬頂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長16m,共7孔,每孔淨寬10m,堰頂高程201.0m,設有7扇弧形鋼閘門,閘門尺寸為10×8m,門頂高程209m,最大泄洪流量4050立方米/秒。放水洞分為南放水洞和北放水洞,南放水洞位於大壩0+100處,進水口底高程188.0m,設計流量15.0立方米/秒;北放水洞位於大壩1+440處,進水口底高程200.0m,設計最大出流量2.0立方米/秒。詳見表1-2。

表1-2 黃前水庫工程基本情況表

1概況




位 置 山東省泰安市 水準基面:56黃海


所在河流 石汶河 流域面積: 292 平方公里 河道幹流平均坡度 0.00940 m/m
開工時間 1958年5月 竣工時間 1960年8月

2.水庫特性指標




項 目 水 位(m) 項 目 庫容(萬立方米)

死 水 位 190.60 死 庫 容 440

興利水位 209.00 興利庫容 5913

設計洪水位 209.55 調洪庫容 1895

校核洪水位 212.15 總 庫 容 8248

3大壩特性指標




項 目 主 壩 副 壩


壩 型 粘土心牆砂殼壩 均質土壩


壩頂高程(m) 213.30 213.30


最大壩高(m) 33.3 29.0


壩 頂 寬 (m) 7.00 7.00


4.正常溢洪道特性指標




型式 正槽開敞式寬頂堰 閘門尺寸 10×8.m

堰頂高程 201.00m 最大泄量 4050立方米/秒

堰頂淨寬 7×10m 消能型式 底流消能

閘門型式 弧形鋼閘門 啟閉設備 移動式電動葫蘆配自動掛鈎梁

5.輸水洞特性指標




南放水洞 型 式 鋼筋混凝土管內襯鋼管(有壓) 北放水洞 型 式 拱涵內襯鋼管(有壓)
進口底高程 188.00m 進口底高程 200.00m

最大泄量 15m3/s 最大泄量 2.0立方米/秒

地理位置

坐落在泰山東麓,北接大青山,南接萵苣山,西依泰山,東依黑山。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5公里,最深處達90多米,有一條深谷從水庫中心穿過。水源由泰山、長青嶺和大青山三條溪流匯集而來。

濟南轄區內水庫及周邊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