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水庫

雪野水庫

瀛汶河上的大型水庫,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發電、工業供水、養魚、旅遊,因位於雪野鎮而得名。雪野水庫位於萊蕪市城區西北30km的大汶河支流瀛汶河上游,萊城區雪野鎮大冬暖村村北,壩址位置在東經117°35′,北緯36°24′,控制流域面積438平方公里,總庫容221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1400萬立方米,死庫容 28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養殖和旅遊開發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樞紐工程。雪野水庫流域地處泰山東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據1963~2007年資料統計,水庫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09.3mm,年際變化較大,最大年降水量為1083.9mm(1990年),最小年降水量為316.2mm(1989年)。

水庫概況

雪野水庫位於山東省萊蕪市萊城西北30千米的瀛汶河上的雪野村舊址,地處山東省中心位置,距萊城20千米,距省會濟南市46千米,區內有濟青高速南線、省道242、244、237線,交通便利。控制流域面積444平方千米,總庫容2.21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12億立方米,死庫容0.03億立方米。壩址區由堅硬的花崗岩組成。水庫流域屬北溫帶東南季風氣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60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0.88億立方米,灌溉面積0.97萬公頃。庫區內的一級支流有通天河、嵬石河,較大的二級支流有上遊河。流域內有上茶業、石城、上法山、嶺東、胡家莊5座小(1)型水庫和19座小(2)型水庫,總控制流域面積149.77平方千米,總庫容1110.97萬立方米。

水庫工程

水庫於1959年11月10日開始興建,1960年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於1965年開工,1966年7月完成。樞紐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閘、東、西放水洞和水電站5部分組成。水庫防洪標準為百年一遇設計,2000年一遇校核。水庫大壩為黏土心牆砂殼壩長1200米,壩頂高程239.5米,壩高30米。1973~1975年,建成了雪野水庫水電站,裝機容量800千瓦和250千瓦發電機各1台。1996~2000年,國家、省、市三級投資5225萬元,對水庫進行了兩期除險加固。

水庫效益

1994年,雪野水庫入庫洪峰流量2640立方米每秒,經水庫攔蓄,泄洪流量僅為80立方米每秒,削減洪峰97%,充分發揮了攔蓄調節作用。水庫灌區是水庫的配套自流灌溉工程,開發於1960年,1976年完成土渠改石渠,分為總乾渠、東乾渠、西乾渠,總長62.01千米,穿越9個鄉鎮167個自然村,灌溉面積14733公頃。灌區地勢北高南低,灌區內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是萊蕪市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庫於1992年向萊蕪電廠供水,2000年向萊城電廠供水,2004年向萊鋼集團供水,年平均工業供水3500萬立方米。1962年11月,雪野水庫利用機船圍網捕魚試驗成功,16天捕魚4591千克。1986~2000年灌溉供水量7.8億立方米,水庫養魚水面面積566公頃,發展網箱養魚面積8.67公頃,累計捕撈鮮魚20386噸,年均1359噸。

景區環境

雪野水庫 雪野水庫

水庫周圍,山巒起伏,層林疊翠,這裡山清水秀,即可乘船、垂釣、游泳、水中求樂,亦可信步登高,領略山趣,是理想的消夏避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水庫以北遠近聞名的馬鞍山突兀二群山之巔,向人 們展示著它的雄奇秀麗;水庫之南,具有神奇傳說的呂祖洞,吸引遊人的魅力有增無減;往北僅10公里,是綿延起伏的齊長城,往東10餘公里,是萊蕪著名的革命紀念地"汪洋台";水庫以西2.5公里處,是山頂異常平整、四面松柏簇擁的西大山;在水庫西南面3公里處,位於一懸羊吊鼓山,其挺拔陡峻,風光別致,只有一條山道可通頂,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此面還有一東西走向的山澗,群山環抱、常年流水不斷的狩獵場。

景區歷史

雪野湖景區是1993年進行旅遊開發後,以湖山垂釣,水上遊船觀光和"雪野魚頭湯"為旅遊特色而形成發展起來的。雪野湖三面環山,形成湖光山色的秀美風光。湖東馬鞍山和湖西懸殊羊吊鼓山已得到初步開發。因湖水極為適宜養殖各淡水魚類和垂釣。因此,除每年吸引了大批濟南、淄博等外地遊客外,山東省釣魚協會已在此連續舉辦了三屆釣魚比賽。1997年夏天,全國第十三屆釣魚比賽也在此舉行。

萊蕪雪野水庫 萊蕪雪野水庫

截止2010年1月,最高水位是2007年232.00(凍結界面,距黃海基面相差-0.47)

流域概況

序號 水庫名稱 類型 地 址 集水 庫容(萬立方米) 建成 年月  
面積        
(平方公里) 興利      
1 嶺東 小(一) 雪野鎮嶺東村 27.8 186 102 1967.7
2 上法山 小(一) 茶葉口鎮法山村 4.8 113.5 96 1971
3 胡家莊 小(一) 雪野鎮胡家莊 5.5 128 93.9 1972.6
4 上茶葉 小(一) 茶葉口鎮閣老村 10.5 132 97 1973
    48.6 560 389  

雪野水庫位於萊蕪市城區西北30km的大汶河支流瀛汶河上游,萊城區雪野鎮大冬暖村村北,壩址位置在東經117°35′,北緯36°24′,控制流域面積438平方公里,總庫容221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1400萬立方米,死庫容 28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養殖和旅遊開發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樞紐工程。雪野水庫流域圖見圖1,雪野水庫站測驗河段平面圖見圖2。

流域自然地理特徵

雪野水庫流域地處泰山東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據1963~2007年資料統計,水庫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09.3mm,年際變化較大,最大年降水量為1083.9mm(1990年),最小年降水量為316.2mm(1989年)。降水年內分配也很不均勻,枯季少雨,汛期降水集中,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5.8%,形成春旱、夏澇、秋後又旱的局面。雪野水庫的徑流由大氣降水補給,徑流在時間上的變化特點與降水相似,但年際、年內變化更大。

雪野水庫位於瀛汶河上游,瀛汶河發源於章丘市西南峪黃石崖山麓,流域內地形上游多為丘陵地帶,山坡較緩,平原較多分布在中下游,自觀里鎮以下地形多為淺山區。流域形狀為扇形,流域平均寬度約10.9km,水庫以上幹流長度39.4km,幹流坡度為0.00815m/m,流域內下伏基岩主要為灰岩和片麻岩,岩質鬆軟,風化深度一般在10~20m,底部新鮮岩石岩性較堅硬,無溶洞及泉水。流域地貌絕大多數為砂壤土,河谷多梯田,流域內植被較差,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為主。

水利工程情況

流域分布於萊蕪市萊城區及章丘市的一部分。測站上游均為山區。流域上游有小(一)型水庫4座。控制流域面積48.6平方公里,總庫容560萬立方米,總興利庫容389萬立方米,雪野水庫以上流域蓄水工程情況見表1-1。雪野水庫站水位(Z)~庫容(V)~面積(A)關係線圖見圖3。

表1-1 雪野水庫上游小型水庫工程情況統計表

雪野水庫樞紐工程主要有大壩、溢洪閘、輸水洞、電站等工程組成。工程高程基面為56黃海基面。

水庫主壩為粘土心牆沙殼壩,主壩全長1200m,最大壩高30.30m,壩頂高程239.50m;副壩為均質土壩,全長552m,最大壩高8.37m,壩頂高程239.50m。溢洪道建有8孔(10 m×6 m)溢洪閘,平板鋼閘門,閘底高程為225.70m,堰型為駝峰堰,高0.40m,溢洪道長625m,最大泄水流量2844 立方米/秒。

水庫建有東西兩個輸水洞,西輸水洞為廊道式鋼筋砼有壓襯管,1973年內襯鋼管Ф1.9m,平板鋼閘門,進口底高程214.50m,最大輸水流量30 立方米/秒;東輸水洞為廊道式鋼筋砼有壓襯管Ф0.8m,為閘閥,進口底高程222.00m,最大輸水流量3.0立方米/秒。西輸水洞處建有電站一座,安裝2台機組,總裝機容量1050kW。詳見表1-2。

表1-2 雪野水庫工程基本情況表

1.概況      
位 置 山東省萊蕪市 水準基面:56黃海    
所在河流 瀛汶河 流域面積: 438 平方公里 河道幹流平均坡度 0.00815 m/m  
水文特徵 多年平均降水量709.3 mm 設計單位 山東省水利勘察設計院   
多年平均徑流量0.9210億立方米 施工單位 萊蕪縣雪野水庫施工指揮部    
多年平均最大24小時降雨量100 mm 開工時間 1959年 11 月    
水庫調節性能 多年調節 竣工時間 1966年7月   
2.水庫特性指標      
項 目 水 位(m) 項 目 庫容(萬立方米)   
死 水 位 214.50 死 庫 容 280   
興利水位 231.30 興利庫容 11400   
設計洪水位 231.73 調洪庫容 12000   
校核洪水位 234.69 總 庫 容 22100   
3.大壩特性指標      
項 目 主 壩 副 壩    
壩 型 粘土心牆 均質壩    
壩頂高程(m) 239.50 239.50    
最大壩高(m) 30.30 8.37    
壩 頂 寬 (m) 6.00 6.00    
壩長(m) 1200 552    
4.正常溢洪道特性指標      
型式 寬頂堰 閘門尺寸 6×10m   
堰頂高程 225.70m 最大泄量 2844立方米/秒   
堰頂淨寬 8×10m 消能型式 挑流鼻坎   
閘門型式 鋼平板直升門 啟閉設備 電動卷揚機50噸   
5.輸水洞特性指標      
西放水洞 型 式 廊道式有壓襯管 東放水洞 型 式 廊道式有壓襯管
進口底高程 214.50m 進口底高程 220.00m   
最大泄量 30立方米/秒 最大泄量 3立方米/秒   

濟南轄區內水庫及周邊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