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態學

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是從生物種群和群落的角度研究動物與其周圍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是生態學的分支,是由動物學與生態學等交叉形成的學科。

簡介

動物生態學(animal ecology)是從生物種群和群落的角度研究動物與其周圍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是生態學的分支,是由動物學與生態學等交叉形成的學科。1917年和1933年埃爾頓(Elton)著《動物生態學》一書,表明這門學科的建立。

主要內容

動物生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1)闡明動物與生存條件的關係,生存條件的變化對動物的生理結構、形態特徵和行為方式的影響;(2)研究在一定的生存條件下各種動物種群的數量關係,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種群密度和年齡分布;(3)研究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種內和種間關係以及它們對動物進化的意義,種內與種間的合作與競爭,捕食-被捕食,種間各種共生關係,以及動物種群的結構和演化;(4)研究不同生態條件下動物種群和群落的形成、適應性和演化;(5)人類對動物資源開發利用和動物遺傳資源的保護等。
動物生態學分為兩個主要分支:動物個體生態學和動物群落生態學。前者研究動物個體或種群與環境的關係,後者研究動物群落與環境的關係。或者,以棲息地的不同,分為水生動物生態學、陸生動物生態學和寄考生物生態學。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是消費者有機體,在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在消費植物的過程中把植物轉化為肉類、蛋類和奶品,因而又是動物蛋白的生產者。它為人類提供豐富的食品、藥物和各種工業原料,與人類的生存有密切的關係。動物生存和發展的生態規律的研究,對於健全生態條件,對於人類利用和保護動物資源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