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烈鎮

勐烈鎮

勐烈鎮位於縣城中南部,東與曲水鄉連線,南與寮國接壤,西與康平鄉毗鄰,北與國慶、西北與寶藏鄉相連。地處中、老兩國交界處,國境線長68公里。轄區東西最大橫距57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9公里。勐烈鎮是江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勐烈鎮屬低緯度山地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處於北回歸線以南。

基本信息

勐烈鎮勐烈鎮

地理

勐烈鎮位於縣城中南部,地處東經101°14′-102°19′,北緯22°21′-22°56′。東與曲水鄉連線;南與寮國接壤;西與康平鄉毗鄰;北與國慶、西北與寶藏鄉相連。地處中、老兩國交界處,國境線長68公里。轄區東西最大橫距57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9公里。

勐烈鎮轄區面積38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409畝,其中,農田7294畝,旱地19115畝。森林面積23.75萬畝,森林覆蓋率60.41%。轄區有牛倮河自然保護區面積71595畝。勐烈鎮轄區整體地勢狹長屬山區、半山區、略有部分低山河谷區。最高海拔鑼鍋山山頂1804米,最低海拔位於勐野江中部河谷區800米,高低相差1004米。鎮內河流均屬於紅河水系。主要江河有:勐野江牛洛河勐烈河大寨河烏馬河臘戶河等。水資源較為豐富,不但能滿足人民民眾生產和生活用水,而且還能開發多級小型水電站。

勐烈鎮屬低緯度山地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處於北回歸線以南。總的氣候特點是:氣候溫暖,春秋季長,乾濕季分明,夏季洪澇,冬春乾旱。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雨2254毫米,雨日178天,屬亞熱帶地區,具有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乾濕分明的特點。

勐烈鎮麂子

勐烈鎮土壤類型具有明顯地帶性區域性特徵,以赤紅壤為主,占土地面積的68.9%,其次是磚紅壤黃壤紅壤黃棕壤水稻土沖積土酸鹼度4-6級,有機質含量為2-4%,自然肥力較高;岩性主要有紫紅色泥砂岩頁岩砂岩石英質砂岩。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思茅松林灌叢草坡等類型植被,生態環境多樣,適生範圍廣,生物資源豐富。有煤、鐵、銅、鉛鋅、岩鹽、石膏等,另外還有石灰石、粘土等建築材料。植物品種豐富繁多,主要是亞熱帶山地常綠葉林。野生動物有馬鹿、黑熊、麂子岩羊、野豬、野雞、飛鼠、貓頭鷹、啄木鳥、白鷳等。

歷史

勐烈鎮成立於1983年2月,又於2005年12月撤鄉並鎮(撤紅疆鄉並勐烈鎮)。所謂勐烈是傣語地名,“勐”是壩子,“烈”是河,“勐烈”意為河邊之平壩。18世紀中葉的清乾隆初年,今勐烈街為傣族村寨。乾隆年間有較多的漢族人民因經商、戍邊、避難、逃荒等原因遷來勐烈而逐漸繁盛。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勐烈彈壓委員和民國18年改設縣治,1949年建立縣人民政府。勐烈鎮是江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居民

勐烈鎮轄2個社區(東城社區、西城社區),7個村委會(大新村橋頭村大寨村牛倮河村江邊村朵把村農村委),48個自然村,53個村民小組,28個居民小組。共有8373戶,31292人,男性16145人,女性15147人,其中,農業戶5119戶,人口19743人。城市居民4521戶16185人,有流動人口1887人。轄區駐有四大機關,邊防七團及省、市、縣屬單位102個,居住著哈尼、彝、瑤、拉祜等26種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1.3%。

基礎設施

勐烈鎮學生文藝演出
勐烈鎮轄區內有公立幼稚園、私立幼稚園、完全國小、中學、職業高級中學、成人技術學校等各類學校十三所,有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衛生監督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勐烈社區衛生院等五家醫療單位。已實現“普六”、“普九”和“三通”(通電、通水、通路)。鎮屬六大站所(農科、獸醫、財政、林業、衛生共184人)鎮機關幹部、事業人員39人。

經濟

勐烈鎮轄區自然資源條件較好,尤其是熱區光、熱、氣、水、土資源極為豐富,轄區內牛洛河生態茶享譽國內外市場,是全鎮乃至全縣的一大支柱產業;鎮內蔬菜、漁、畜產品產量居全縣之首。在保證糧食自給有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然和經濟優勢,發展茶葉甘蔗蔬菜水果咖啡畜牧業池塘養魚林產品加工等多項產業,最佳化結構,加快勐烈鎮農村經濟的發展。

勐烈鎮務農
勐烈鎮耕地面積26409畝,其中:農田7294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其它副食作物有小麥洋芋豆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蔬菜花生等,園地有咖啡茶葉果園。其它經濟來源是以水產養殖、餐飲、商貿、運輸、建築、加工業等。

2006年末,實現各類生產總值7387萬元,比2005年的5439萬元增長1948萬元,增長35.8%;農村經濟總收入1519萬元,比2005年的1433萬元增長86萬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66元,比2005年的1218元增長48元,增長3.9%;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96.6萬元,比2005年財政收入374.2萬元增長22.4萬元,增長6%;農民人均占有糧食273公斤。

旅遊

勐烈鎮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水能資源、熱區資源、地理優勢,開發的潛力很大。以十二屬相中的豬、兔、羊為趕集日,轄區內可觀賞景點有烈士陵園老街古建築鎮江樓南廬山風景區山神廟勐烈水庫鑼鍋山牛洛河萬畝茶園臘戶河牛倮河沿岸及牛倮河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等。此外,還可以跨境領略異國風光民情,具的較好的旅遊開發價值。

民族

勐烈鎮歌舞
民族習俗:民族風俗各異,流傳著“送親”、“迎親”、“敬神”、“攆鬼”的風俗習慣。

民間歌舞:民間歌舞是勐烈鎮各族人民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們通過歌舞抒發思想感情,陶冶情操,交往聯繫,和睦相處,如:具有當地特色的哈尼族、彝族音樂及舞蹈“葉尼渴(煙盒舞)”、“四弦舞”、“跳笙”、“唱親歌”、“迎親調”、“接親調”、“出門調”、“吹葉子調”、“吹竹桿調”“阿迷車”等,鎮社區內有老年人自發組織的"金秋娛樂會",他們所表演的民族歌舞 "阿迷車"深受國內觀眾的青睞,在2007年的省老幹部活動中心舉辦的“金秋風采”大賽中獲得銀獎,在全國民眾舞動中華活動中獲金獎。

民間故事:以在江城民族民間文學集裡登載的有:《怪石的傳說(瓦洛奇石)》《石棺村》《仙馬腳跡石》《黃姜林怪石》。 民間藝人:白忠葵、白蘭仙(半坡)、鍾雲平(社區)、王少華、羅班學、普茹珍、白風蘭、陳仕仙、周壽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