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是世界第十一高峰,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6公里處,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界峰,該峰的四條山脊中有西北山脊和東山脊屬於喀喇崑崙山脈主脊線的一部分,其中北側在中國境內,南側則屬於巴基斯坦。

簡介

加舒爾布魯木I峰(GasherbrumI)位於中國和巴控克什米爾邊境的喀喇崑崙山脈,距離喬戈里峰約21千米,海拔8,080米,是世界第十一高峰。“加舒爾布魯木”在當地巴爾蒂語中意為“美麗的(rgasha)山(brum)”。加舒爾布魯木I峰最初被西方探險隊稱作K5,是由於1856年英國蒙哥馬利少尉(T.G.Montgomerie)首次考察喀喇崑崙山脈時,用“K”開頭標出了此山脈自西向東的5座主要山峰。1892年探險家康威(WilliamMartinConway)因該峰渺遠難尋,又稱其為“隱峰(HiddenPeak)”。1958年,一支由NichClinch帶領的八人美國登山隊首次登上加舒爾布魯木I峰,登頂者為PeteSchoening和AndyKauffman。

加舒布魯木I峰,英文名GasherbrumI,海拔高度為8068米,地理坐標為東經76.42°,北緯35.43°。它位於喀喇昆

加舒爾布魯木峰加舒爾布魯木峰
山脈的。加舒布魯木(Gasherbrum)指的是喀喇崑崙山脈最偏僻的一組山峰,位於36英里長的保特羅冰川(Baltoroglacier)的西北盡頭。群峰形成一個小型的圓圈包圍著南加舒布魯木冰川(SouthGasherbrumGlacier)。山峰都是由崎嶇的山脊台階和高聳的岩壁組成的陡峭金字塔型岩體。“Gasherbrum”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閃光的牆”(ShinningWall)這形象地說明了加舒布魯木群峰峰體終年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爍的景象。加舒爾布魯木II峰,座落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它是喀喇崑崙山脈的第4高峰,也是世界上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

氣候條件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該地氣候與公格爾山相似。由於有眾多山系阻隔著印度洋、太平洋氣流的進入,因而氣候十分乾燥,降水主要來自高空西風帶氣流和極地冷濕氣流的相互作用。在海拔7500米左右地區,平均氣溫在-20度,最低可達-30度,最大風力9-11級,通常風力是7級左右。天氣頻繁變化是這一地區的一大特點,即使在夏曰,山上也可能風雪交加,氣溫可下降到-20度。不僅地形險惡,而且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最大風速可達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一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攀登季節

通常登山活動一般安排在6-8月為宜。

進山路線

進山路線可沿中巴公路南下而至蘇巴什,距喀什204公里.然後徒步進山,可在海拔4500米處設立大本營。西部路線是傳統路線,路線長且雪很深.沖頂前至少要3-4個高山營地.慕士塔格還是理想的高山滑雪的場所,你可以沖頂以後,滑雪2500米下撤.1607年,英國的托羅切爾來此對該峰作過觀測。1947年,英國人希普頓和猶爾曼第一次嘗試登山而告失敗。直到1956年,中國和前蘇聯聯合登山隊31名隊員經過奮力拚搏,最後終於登頂成功。加舒爾布魯木山地區的氣候與喬戈里峰地區相似。進山路線大體上與喬戈里峰相同。在徒步翻越阿格勒達坂進入克勒青河谷後,先向東再折向東南行50公里,即到達海拔4250米的布拉克登山大本營。

地形地貌

加舒布魯木I峰不僅地形險惡(中國一側的地形雜而陡峭,冰雪崩也較頻繁因此,至今尚未有人從東坡登頂成功),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而且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最大風速可達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一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一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一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其進山路線大體上與喬戈里峰相同。在徒步翻越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後,先向東再折向東南行50公里,即到達海拔4250米的布拉克登山大本營。

它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布魯木I峰為其中的最高峰,它同時以“縹緲峰”(HiddenPeak)而知名,也被叫做K5,1892年英國人康威(WilliamMartinConway)命名了這個稱呼。該峰山體高大,山谷陡峭,氣勢巍峨,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在其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又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

地理位置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8080米,位於東經76.7°、北緯35.7°,坐落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是喀喇崑崙山脈的第二高峰也是世界上名列第ll位高峰。它距喬戈里峰東南方向26公里,是中國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加舒爾布魯木”,意為“閃爍著光芒的山嶺"。該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山脊、西山脊、西南山脊、東南山脊、東北山脊和東山脊。主峰加舒爾布魯木I峰山體高大,溝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東坡陡峽谷中是阿魯爾清冰川和奧爾杜克冰川,冰川上有許多又深又大、縱橫交錯的明暗裂隙。

不僅地形險惡,而且氣候也十分惡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最大風速可達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一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一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一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是登頂的好時間。
加舒布魯木I峰,英文名GasherbrumI,海拔高度為8068米,地理坐標為東經76.42°,北緯35.43°。它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處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1公里處,是喀喇崑崙山脈的第二高峰,同樣是世界第十一高峰,也是中國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界峰。

加舒布魯木(Gasherbrum)指的是喀喇崑崙山脈最偏僻的一組山峰,位於36英里長的保特羅冰川(Baltoroglacie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r)的西北盡頭。群峰形成一個小型的圓圈包圍著南加舒布魯木冰川(SouthGasherbrumGlacier)。山峰都是由崎嶇的山脊、台階和高聳的岩壁組成的陡峭金字塔型岩體。“Gasherbrum”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閃光的牆”(ShinningWall)這形象地說明了加舒布魯木群峰峰體終年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爍的景象。它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布魯木I峰為其中的最高峰,它同時以“縹緲峰”(HiddenPeak)而知名,也被叫做K5,1892年英國人康威(WilliamMartinConway)命名了這個稱呼。該峰山體高大,山谷陡峭,氣勢巍峨,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在其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又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

山峰分布

加舒爾布魯木峰主要有4條山脊:西北山脊、東南山脊、東山脊、西南山脊。西北山脊和東山脊是喀喇崑崙山脈主脊線一部分,其北側在中國境內。加舒爾布魯木II峰溝谷陡峭,峰巔直插雲霄,陡悄的坡壁上冰雪覆蓋,北側地形尤為陡峭複雜,雪崩頻繁,攀登極為困難,因此至今尚未有人從中國一側登頂成功。首創征服該峰紀錄的是奧地利人弗利茨。莫拉維克、漢斯。威廉帕爾特、澤普。拉列赫3人。他們於1956年7月1日沿西南山脊(屬克什米爾地區)登山頂峰。

山峰介紹

加舒爾布魯木山第1峰海拔8068米,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東經76°42′,北緯35°4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2′,它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1公里處,是喀喇崑崙山脈的第二高峰,也是中國和巴控克什米爾的界峰。
由於峰體終年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爍,因而,“加舒爾布魯木”意為“閃光的山峰”。該峰山體高大,山谷陡峭,氣勢巍峨,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1958年7月5日,美國登山隊的兩名運動員登頂成功。
加舒爾布魯木Ⅱ峰,英文名GasherbrumII,海拔8032米,地理坐標為東經76.7°,北緯35.6°。它是世界第十三高峰,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6公里處,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界峰,該峰的四條山脊中有西北山脊和東山脊屬於喀喇崑崙山脈主脊線的一部分,其中北側在中國境內,南側則屬於巴基斯坦。加舒布魯木(Gasherbrum)指的是喀喇崑崙山脈最偏僻的一組山峰,位於36英里長的保特羅冰川(Baltoroglacier)的西北盡頭。
加舒爾布魯木峰 加舒爾布魯木峰
群峰形成一個小型的圓圈包圍著南加舒布魯木冰川(SouthGasherbrumGlacier)。山峰都是由崎嶇的山脊、台階和高聳的岩壁組成的陡峭金字塔型岩體。“Gasherbrum”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閃光的牆”(ShinningWall)這形象地說明了加舒布魯木群峰峰體終年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爍的景象。它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爾布魯木Ⅱ峰為其中的第二高峰,加舒爾布魯木Ⅱ峰山勢極其險要,山體高峻,直插雲霄,在其陡峭的岩壁上掛滿冰雪,周圍地形複雜多變,冰雪崩十分頻繁,而且其氣候情況與加舒布魯木I峰相似,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最大風速可達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一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一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一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才是登頂的好時間。

加舒爾布魯木Ⅱ峰的攀登極其困難,直到1956年才由奧地利人沿南側首登成功,加舒爾布魯木Ⅱ峰北側(中國一側)更是險象環生,至今尚無人從此側登上頂峰。其進山路線大體上與喬戈里峰相同。在徒步翻越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後,先向東再折向東南行50公里,即到達海拔4250米的布拉克登山大本營。

攀登歷史

1936年,由著名女登山家西鞏(H.DeSegogne)領導的一支法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這座山峰,但他們止步於6797米的5號營地。

1958年,美國登山隊由克林奇(NichClinch)帶領穿過南刃脊首登加舒布魯木I峰。

1975年8月10日,梅斯納爾(ReinholdMessner)與哈伯勒(PeterHabeler)開闢了西北新線路登頂該峰,這是人類第一次運用純粹的阿爾卑斯方式攀登8000米級山峰。

1977年,2名南斯拉夫人又是開闢新線路登頂加舒布魯木I峰,但其中的布萊格(D.Bregar)遇難。

1980年,法國隊通過南山脊創造了又一條新線路,並成功登頂。

1982年,德國人斯特姆(G.Sturm)、達柯(M.Dacher)和哈普法爾(S.Hupfauer)從北壁新線路到達了頂峰。同年,第一位女子登頂該峰。此外,第一次從8000米高峰滑雪下降的創舉也發生在這裡。

1983年,瑞士隊、波蘭隊和西班牙隊都分別成功登頂,其中部分採用了新線路。

1984年,梅斯納爾(ReinholdMessner)和卡默蘭德(HansKammerlander)完成了在加舒爾布魯木I峰與加舒爾布魯木Ⅱ峰之間的穿越與連登,成功登頂了這兩座8000米級山峰,這是一個極為偉大的成績。

1995年,“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曾攀登此峰,但未獲成功。

“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將於今年攀登此山,完成14座攀登計畫。

中國火山冰川

火山是地球內能釋放的強烈顯示。地殼深處的岩漿在內部壓力的作用下,沿地殼脆弱地帶上涌,衝破地殼,噴出地表,並在地表堆積成特殊形態(多為錐形)的地質體形成火山。按火山活動情況可將火山分為三類: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根據冰川的形態特點,可將冰川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大陸冰川又稱“冰坡”“冰原”,是覆蓋著整個島嶼與大陸的巨大冰體。

全球8000米以上的山峰

全球8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14座,其中當屬珠穆朗瑪峰,最為壯觀。

全球8000米級山峰

名稱高度簡介地理位置首次登頂時間
1、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 Everest)8848.13米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女神第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交界,東經86°55′31″, 北緯27°59′ 17″
1953年英國登山隊首次從南坡登頂。
2、喬戈里峰(Qogir)8611米塔吉克語,意為“高大雄偉”,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K2峰。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30′51″,北緯35°52′55″。 1954年義大利登山隊首次登頂。
3、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8586米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山麓據說是“雪人”頻繁出沒的地方。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錫金的邊界線上,東經88°09′01″,北緯27°42’09″。
1955年英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4、洛子峰(Lhotse)8516米藏語稱之為“丁結協桑瑪”,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世界第四高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交界,東經86°56′10″,北緯27°57′43″。 1955年瑞士登山隊首次登頂。
5、馬卡魯峰(Makalu)8463米馬卡魯峰有五條主要山脊,分別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東北山脊、東南山脊和北山脊。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西藏定日縣與尼泊爾交界,東經87°05′20″,北緯27°53′23″。 1955年法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6、卓奧友峰(Cho Oyu)8201米“卓奧友”藏語意為“大尊師”。 卓奧友峰有五條主山脊,峰體常年積雪,四周雪峰林立,層巒峰迭,十分壯觀。位於東經 86°39'38.61"E,北緯 28° 5'42.98"N的中尼邊界上,山峰以東北山脊和西南山脊為界,北側在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南側屬尼泊爾王國。1954年l0月19日,奧地利登山隊基希、依約里里爾和夏爾巴人潘辛格、盤沙達瓦四人首次沿西北坡登頂。
7、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
8172米“道拉吉里”在尼泊爾語中的意思為“白色的山”,梵語直譯為“達哈瓦拉.吉里”,它有著喜瑪拉雅山系中更經典的技術風格線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3°29′43″,北緯28°41′46″。1960年瑞士、波蘭、美國聯合登山隊首次登頂。
8、馬納斯魯峰(Manaslu)8156米 被尼泊爾人稱之為“崩傑”,意思是“堆起來的裝飾”,並視其為神山。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4°33′43″,北緯28°33′00″1956年日本登山隊首次登頂。
9、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8125米克什米爾人稱之為“山中之王”。在登山界它卻被稱之為“殺人的山”。″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基斯坦境內,東經E 74°3′16.19″,北緯 35°14′18.13 1953年西德和奧地利聯合登山隊首次登頂。
10、安納普爾納峰(Annapurna)
8091米世界十大高峰中最先被征服的一座,從此聞名於世。安納普爾納山脈高峰林立,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7座。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東經83°49′20″,北緯28°35′45″。
1950年法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11、加舒爾布魯木峰(Gasherbrum Ⅰ)8068米喀喇崑崙山脈的第二高峰。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41′48″,北緯35°43′30″。 1958年美國登山隊首次登頂。
12、布洛阿特峰(Broad)8051米喀喇崑崙山的第三高峰。 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34′25,北緯35°48′35。1957年奧地利登山隊首次登頂。
13、加舒爾布魯木Ⅱ峰(Gasherbrum Ⅱ)8034米座落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是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位於喀拉崑崙山脈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東經76°39′15″,北緯35°45′31″。1956年奧地利登山隊首登頂。
14、希夏邦馬峰(Xixabangma)8012米 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經
85°46′55″,北緯28°21′07″
1964年中國登山隊10人首次登頂,這是人類征服的最後一座8000以上的山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