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舒爾布魯木II峰

加舒爾布魯木II峰

Day Day Day

簡介

加舒爾布魯木II峰:Gasherbrum II

加舒爾布魯木II峰加舒爾布魯木II峰
海拔高度:8032米(26 352英尺)
是否為未登峰:否
世界山峰高度排名:第13高峰(海拔高度,獨立山峰)
另有海拔8035米和8034米的數據。加舒爾布魯木峰群第二高峰,喀喇崑崙山脈的第四高峰。加舒爾布魯木峰群包括加舒爾布魯木Ⅰ峰(8080米/8068米)、加舒爾布魯木Ⅱ峰(8035米/8034米)、加舒爾布魯木Ⅲ峰(7952米)、加舒爾布魯木Ⅳ峰(7925米)、加舒爾布魯木Ⅴ峰(7147米)、加舒爾布魯木Ⅵ峰(6979米)等高峰。也有加舒布魯木II峰,迦舒布魯姆Ⅱ峰或加歇布魯姆II峰的叫法。

地理位置

加舒爾布魯木II峰方點陣圖加舒爾布魯木II峰方點陣圖
加舒爾布魯木II峰(Gasherbrum II)位於中國新疆和巴控克什米爾交界處的喀喇崑崙山脈,也是中國新疆和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界峰,座落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主脊線上。該峰的四條山脊中有西北山脊和東山脊屬於喀喇崑崙山脈主脊線的一部分,其中北側在中國境內,南側則屬於巴基斯坦。
經緯度坐標:35°45'31N,76°39'15E
屬於喀喇崑崙山脈,保特羅Baltoro冰川地區。位於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即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吉爾吉特-巴爾提斯坦地區Gilgit-Baltistan。
最近的補給中心:瑟德布爾sadpara,巴基斯坦
最近的主要機場: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

交通情況

交通難易度:★★★★☆

加II峰中國境內進山路線加II峰中國境內進山路線
中國境內:
進山路線大體上與喬戈里峰相同。在徒步翻越格勒達板進入克勒青河谷後,先向東再折向東南行50公里,即到達海拔4250米的布拉克登山大本營。該路線經常受線路內河流沖刷而阻斷,且難度較大,但因為是較成熟的進山線路,故相對而言難度不算最高。
巴基斯坦境內:
一般通過喀喇崑崙公路(連結巴基斯坦與中國)先到達巴爾提斯坦地區,Askole村是進山線路的最後一個村莊,然後沿康科迪亞Concordia谷到達BC。近年來,巴基斯坦政府已大規模的整理過這條路線。

攀登情況

加舒爾布魯木II峰進山及攀登路線示意圖加舒爾布魯木II峰進山及攀登路線示意圖
1956年奧地利登山隊首登頂。 加舒爾布魯木Ⅱ峰山勢極其險要,山體高峻,直插雲霄,在其陡峭的岩壁上掛滿冰雪,周圍地形複雜多變,冰雪崩十分頻繁,而且其氣候情況與加舒布魯木I峰相似,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風送來暖濕的氣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區的雨季。9月中旬以後至翌年4月中旬,強勁的西風凜冽而至,帶來嚴酷的寒冬。峰頂的最低氣溫可達—50℃,最大風速可達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氣候禁區。在5月一 9月間,由於升溫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漲,進山困難,因此,登山活動的最佳時機應安排在5月一6月初進山,其時河水雖漲,但不太嚴重;7月一9月,山頂氣溫稍高,好天氣持續時間較長,才是登頂的好時間。營地情況

該峰BC建立高度一般在5200-5300米左右。現在的大本營發展已經很成熟,有現代化的衛生間,營地周圍站點有太陽能照明,還有煤油站。所有這些都大大有助於登山者維持環境的。其餘營地海拔情況大致為:
Camp 1: 5900米
Camp 2: 6550米
Camp 3: 6900米-7100米
Camp 4 如果設定的話一般在7300米左右

攀登高度

實際可攀高度為3500米,山峰突起為1523米(4997英尺)。

首次登頂

1956年7月8日由奧地利探險隊的Fritz Moravec,Josef larch和Hans Willenpart三人首登。

攀登線路
加II峰攀登路線圖加II峰攀登路線圖
線路情況為冰川/雪/冰攀爬。首登的攀登線路是西南山脊(屬克什米爾地區)。
加舒爾布魯木II峰主要有4條山脊:西北山脊、東南山脊、東山脊、西南山脊。西北山脊和東山脊是喀喇崑崙山脈主脊線一部分,其北側在中國境內。加舒爾布魯木II峰溝谷陡峭,峰巔直插雲霄,陡悄的坡壁上冰雪覆蓋,北側地形尤為陡峭複雜,雪崩頻繁,攀登極為困難,因此至今尚未有人從中國一側登頂成功。攀登周期

加舒爾布魯木II峰的攀登周期一般在55天左右:
Day 1 抵達伊斯蘭瑪巴德。
Day 2 赴相關部門完成登山手續,隊伍集結準備出發。
Day 3 乘飛機至錫卡都
Day 4 休息或乘車至Chilas(8-10小時)。
Day 5 乘越野車至海拔3000米的Askole (8-9小時) 。
Day 6 渡過Dumordu河到達Jhola (8-9小時)。
Day 7 徒步至Paiyu(這一路保特羅冰川風光秀麗,用時約7個小時)。
Day 8 在海拔3600米的Paiyu適應一天。
Day 9 前往海拔4000米的Khuburtze (5-8小時)
Day 10 沿冰磧地區前行4到5小時至冰壩頂。
Day 11 再沿冰川前進3到5小時到達海拔4500米地區。

加II峰風光加II峰風光
Day 12 繼續前行5到6小時。這一段路程比較前面的會輕鬆一點,而且景色很好。
Day 13 徒步6小時到達加舒爾布魯木大本營。
Day 14-40 攀登加舒爾布魯木II峰!
Day 41-47 返回Askole然後驅車到達錫卡都Skardu。
Day 48-49 乘飛機回伊斯蘭瑪巴德或駕車到達Chilas。
Day 50-53 在伊斯蘭瑪巴德休整或從Chilas駕車返回伊斯蘭瑪巴德。
Day 54-55 返回隊伍出發國家。攀登情況
8000米極峰之加舒爾布魯木II峰8000米極峰之加舒爾布魯木II峰
1936年,由著名女登山家西鞏(H.DeSegogne)領導的一支法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這座山峰,但他們止步於6797米的5號營地。
1958年,美國登山隊由克林奇(NichClinch)帶領穿過南刃脊首登加舒布魯木I峰。
1975年8月10日,梅斯納爾(ReinholdMessner)與哈伯勒(PeterHabeler)開闢了西北新線路登頂該峰,這是人類第一次運用純粹的阿爾卑斯方式攀登8000米級山峰。
1977年,2名南斯拉夫人又是開闢新線路登頂加舒布魯木I峰,但其中的布萊格(D.Bregar)遇難。
1980年,法國隊通過南山脊創造了又一條新線路,並成功登頂。
1982年,德國人斯特姆(G.Sturm)、達柯(M.Dacher)和哈普法爾(S.Hupfauer)從北壁新線路到達了頂峰。同年,第一位女子登頂該峰。此外,第一次從8000米高峰滑雪下降的創舉也發生在這裡。
1983年,瑞士隊、波蘭隊和西班牙隊都分別成功登頂,其中部分採用了新線路。
雲霧中的迦舒布魯姆Ⅱ峰雲霧中的迦舒布魯姆Ⅱ峰
1984年,梅斯納爾(ReinholdMessner)和卡默蘭德(HansKammerlander)完成了在加舒爾布魯木I峰與加舒爾布魯木Ⅱ峰之間的穿越與連登,成功登頂了這兩座8000米級山峰,這是一個極為偉大的成績。
1995年,“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7月10日13時40分,次仁多吉、邊巴扎西、洛則、阿克布登頂;7月11日11時25分,旺加、加布、仁那、達瓊登頂。
2005年耶爾Aamot(挪威)和弗雷德里克愛立信(瑞典)登頂後滑雪下降。
2007 義大利的Karl Unterkircher ,Daniele Bernasconi 和Michele Compagnoni三人採取阿爾卑斯式從北壁一條新線路成功登頂。
2011年西蒙娜莫羅,丹尼斯和科里理查茲首次在冬季登頂。

相關資料

迦舒布魯姆Ⅱ峰之冷艷迦舒布魯姆Ⅱ峰之冷艷
加舒爾布魯木峰群——有一些人把西北方的布洛阿特峰(Broad,佛洛青日岡,8047米/8051米)也算作加舒爾布魯木峰群。
加舒爾布魯木Ⅰ峰、加舒爾布魯木Ⅱ峰分別是世界第十一和十三高峰。西北距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僅26公里。 群峰形成一個小型的圓圈包圍著南加舒布魯木冰川(South Gasherbrum Glacier)。山峰都是由崎嶇的山脊、台階和高聳的岩壁組成的陡峭金字塔型岩體。
加舒爾布魯木的發音Gasherbrum來自於巴基斯坦當地。往往被認為是指“光明牆”,事實上,它由“rgasha(加舒)”的發音(漂亮)和“Balti(布魯姆)”的發音(山)而來,因為在天氣晴朗時,加舒布魯木群峰的西壁會在夕陽的照射下映出美麗壯觀的景象,因此它實際上意思是“美麗的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