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文教派

加爾文教派

加爾文教派位於法國、義大利、尼德蘭交通要道的日內瓦。加爾文教派主張發財致富,支持商業和高利貸,崇尚節儉、主張克制欲望,鼓勵積累資金。據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上帝,為了靈魂的得救。

加爾文教派

基本介紹

14世紀經濟日內瓦就開始活躍,因而市民階級在經濟、政治上都比較強大。這時,統治日內瓦的是薩伏依的侯爵,在宗教上日內瓦則受羅馬天主教會控制。經過長期反封建和反天主教會的鬥爭,日內瓦終於成為在伯爾尼州保護下的獨立城市。1534年,加爾文由法國來到日內瓦。
加爾文(JeanCalvin,1509-1564)出身於法國皮卡迪一個律師家庭,父親當過主教秘書及貴族的法律顧問。加爾文14歲去巴黎讀書,學習哲學、神學,19歲改學法律。1533年,由於宣傳路德的新教而被羅馬教會指控為異端,被迫流亡。1535年來到瑞士的巴塞爾,在這裡完成了他的《基督教原理》一書。在對待舊教上,他比路德激進,他企圖論證新教在教義上比羅馬教會更接近古代基督教的思想。他用“因信得救”來反對中世紀基督教的等級觀念,用“因信得救”來取消教皇、主教、神父統治人民的權力。
他也接受奧古斯丁先定論,但他拿先定論來為資產階級發財致富作辯護。他說:“一個人所以發財致富,不在於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勞,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賜。”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英文版導言中說:加爾文的信條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他的先定學說,就是下面這一事實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業競爭的世界中,成功或失敗不取決於個人的活動或才智,而取決於不受他支配的情況。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一個人的意志或行動,而是未知的至高的經濟力量的擺布。”

日內瓦市民

上層在奪取政權後,就加緊對市民的控制,強制市民遵奉加爾文編訂的《教會信條》 、 《教理問答》 ,連生活方式、娛樂等都加以干涉。加爾文在日內瓦工作二十餘年,幫助日內瓦市建立加爾文教派的神權共和國。這個共和國也同樣鎮壓異端,判處異端死刑。加爾文不僅支持這些排除異端的活動,而且親自參與。
這個教派改革教會組織,由教徒選舉長老和牧師,共同管理教會;各地教會成立聯誼會,領導教務,使教會組織具有資產階級民主的形式。加爾文教義對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影響極大。加爾文教義傳入英國,成為英國清教徒的宗教信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