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利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加夫利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出生於美國哥倫比亞北方馬格達萊省依山傍海、盛產香蕉的小城鎮阿拉卡塔卡。馬爾克斯從小由外祖父母撫養。外祖父是受人敬重的上校,又是一位手藝精巧的金銀匠,善制小金魚。

簡介

作品:《百年孤獨》

獲獎年份:1982年獲獎

國籍哥倫比亞

英文名:GabrielGarciaMarquez

獲獎理由

因為他在小說中能夠運用豐富的想像能力,把幻想和現實融為一體,勻畫出一個豐富多采的想像中的世界,反映拉丁美洲大陸的生活和鬥爭

獲獎史

1982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文學獎金委員會宣布該年度的文學獎獲獎者為哥倫比亞小說家加夫利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授獎的理由是:“因為他的長短篇小說把幻想和現實融為一體,勾畫出一個豐富多彩的想像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陸的生活和鬥爭”。1967年,馬爾克斯經過十八年之久的醞釀、寫作,發表了一部三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五年後,他又發表了一部頗有影響的小說《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這位自稱為“百年孤獨的世家”因這兩部代表作而獲諾貝爾文學獎這一世界性聲譽,從此,他不再感到孤獨。
馬爾克斯的獲獎,除了他在文學創作中所取得的引人矚目的成就外,當然,毋須諱言,也得力於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會的佐助,其中,瑞典文學院院士倫德克維斯特的幫助是非同小可的。這一點,連獲獎者本人也承認,他在一篇日記中曾這樣寫道:“瑞典文學院中唯一懂西班牙語,並且精通這一語言的委員,就是詩人倫德克維特。是他最了解我們這些作家的作品,提我們為侯選人,並為此力爭。”倫德克維斯特在《百年孤獨》發表以後,不僅讀了西班牙原版,並且開始向瑞典文學院推薦馬爾克斯的名字,到了1980年,經過三年的努力,馬爾克斯的名字從預選出的一百五十名候選人,跳到二十名候選人,直到進入七名候選人範圍之內。並且倫德克維斯特還在報上發表文章明確指出,馬爾克斯是最合適的候選人之一,並暗示他說,瑞典文學院就在等待他的新作發表。就在這時,馬爾克斯的《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於1982年6月出版了,這部新著是使他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關鍵。馬爾克斯於1928年3月6日出生在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省的阿拉卡塔卡鎮。從小對文學有著特殊的愛好,七歲開始閱讀《天方夜譚》,十八歲進入波哥大國立大學攻讀法律,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落葉及其他的故事》出版
於1955年。1959年起,馬爾克斯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他以通俗、粗淺的文學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馬孔多鎮上的牧師企圖以死後靈魂升上天堂為誘餌來吸引人們到教堂里去做禮拜,約瑟·阿克多·布倫特拉為了幫助牧師證明上帝是存在的這個問題,特地向教民們描述了上帝的模樣。雷姆朵斯·布倫特納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升了天,他死了之後有沒有見著上帝誰也就不清,但那個麥爾奎德斯·布倫特納卻死了兩次。第一次,他死了後感到死的味道不好受,又見不著上帝,於是又活了過來。直到第二次才無可奈何地死去。結果引起了教民們對教會的憤怒,他們群起而攻之地撲向祭壇,認為這是由於上帝把他們遺忘所帶來的災難性的後果。小說也以現實主義筆調描繪了三十年代哥倫比亞的工人運動和1948年恐怖的權力鬥爭。小說出版後,拉丁美洲的文學評論界紛紛稱它是二十世紀西班牙文學作品中的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之一”。此外,他有影響的作品還有《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1961)、《惡時辰》(1961)、《家長的沒落》(1975)。
馬爾克斯親臨斯德哥爾摩領獎,並在1982年12月8日的授獎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他宣布,他將把所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金全部用來辦他曾從事過的新聞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