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驁

劉驁

劉驁,元帝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元帝於公元前33年5月病死,他於同年6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建始。”錕斤拷。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劉驁 劉驁

姓名:劉驁
生卒:公元前51前-前7年
描述:漢朝皇帝
籍貫:

個人概述

成帝,名劉驁(公元前51前-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終年45歲,葬於延陵(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北15里處)。劉驁之死,從正史來看,死得平淡無奇。然後,他卻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死於春藥的君王。劉驁跟其他君王一樣,有生之年都沉迷在漂亮女人的酥胸上。

職業生涯

劉驁 劉驁

劉驁,元帝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元帝於公元前33年5月病死,他於同年6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建始。”

 劉驁在位期間,生活荒淫,寵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怠於政事,將朝政全委託給外家諸位舅舅,大權逐漸為王氏外戚掌握。太后王政君的七個兄弟都封為侯,老大王鳳官位高至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開始嶄露頭腳。王莽系王曼之子。王曼早死,王家其他兄弟封侯後,獨王莽孤貧。王政君憐之,將王莽及其母供養於東宮。王莽屈節恭儉,勤身博學,事母及寡嫂恭謹周到,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儀,與其他王家子弟形成鮮明對比。伯父王鳳有病,王莽親嘗湯藥,衣帶不解,通霄達旦,護理連月。王鳳死前,將王莽托於成帝,王莽因此升黃門郎射聲校尉,後又封為新都侯,升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王莽不驕不躁,愈為儉約,散衣物於賓客,收名士於門下,廣交權貴,一時名聲大振。在位者爭相舉薦,游士為之宣傳。最終登上了大司馬的位置。

公元前7年2月,劉驁夜宿未央官,第二天早晨起床,彎腰系襪帶時,忽然中風撲倒床,動彈不得,就此死於長安未央官。

個人影響

劉驁 劉驁

劉驁在位期間,生活荒淫,寵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怠於政事,將朝政全委託給外家諸位舅舅,大權逐漸為王氏外戚掌握。致使西漢王朝逐漸敗落,直至滅亡。

劉驁到了最後,連走路都有點遲鈍,對嬌艷欲滴的趙合德,束手無策,必須握著趙合德的玉足才能勃起。於是,方士呈現仙丹,這種仙丹在烈火中燒煉,需要一百天才可以煉成。先用大缸裝滿水,把仙丹放到水中,水立刻沸騰,是不是石灰啊?再換新水,經過十天之後方才不沸,然後吞食。每次一粒,功效如神,趙合德芳心大悅,而且不久就認為,如果吃一粒有一倍大悅,吃十粒肯定有十倍大悅了!最後一次就叫劉驁吞下十粒,御床上顛鸞倒鳳,“笑聲吃吃不止”。然後到了午夜,劉驁限於昏迷,好容易挨到天亮,有點甦醒,勉強下床,就在穿褲子時候,一頭栽倒在地,急抬到床上,精液兇猛湧出,不能停止,褲子被子全被玷污。剎那間氣絕身亡。
劉驁一死,趙家姐妹勢力瓦解,十餘年累積下來的怨毒開始爆發。王政君老太后下令宮廷事務總管,宰相加上法務部長組成合議法庭,審訊趙合德,調查她謀殺皇帝的陰謀(劉驁本來身體強壯,突然暴死,當然懷疑了)。

在位年號

建始(4)公元前32—公元前29
河平(4)公元前28—公元前25
陽朔(4)公元前24—公元前21
鴻嘉(4)公元前20—公元前17
永始(4)公元前16—公元前13
元延(4)公元前12—公元前9
綏和(2)公元前8—公元前7

人物經歷

幼年時期
由於是嫡皇孫,劉驁深得祖父漢宣帝喜愛,常常陪伴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後,劉驁在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獲立為太子。青年時的劉驁愛讀經書,喜歡文辭,寬博謹慎。有一次元帝急招劉驁前來,他不敢橫越馳道﹝皇帝專用道路﹞,繞了一圈才遲遲面見元帝。元帝知道了整件事情之後,非常的高興,也下令以後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馳道。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劉驁謹慎的一面。後來沉溺聲色之中,常假借其同性情人富平侯張放的名義在長安郊外玩樂。元帝曾想改立寵妃傅昭儀之子山陽王劉康(元帝第二子,哀帝劉欣之父)為太子,因為劉驁是宣帝愛孫以及侍中史丹出力幫助保住劉驁太子之位的緣故,元帝沒有付諸實施。[1]前33年元帝去世後,太子劉驁繼位,是為漢成帝。
王氏家族貴幸傾朝。
西漢的皇權,從建國伊始就由三種力量構成,即皇帝、功臣和外戚。這三種力量幾經消長,到元成以後,外戚王氏由於偶然機遇登上政治舞台,逐漸把持了大漢帝國的權柄,把西漢晚期的歷史,演變成了王氏一家的興衰史。

 王氏發跡
王氏的興衰離不開這個家族的王政君。王政君是戰國田齊舊貴族的後代。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齊國滅亡,王族式微。秦亡,其先祖田安,被項羽封為濟北王。田安失國之後,齊地的人就稱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家族為“王家”,從此,他家的姓氏就由“田”改為“王”。武帝時期,王政君的祖父王賀曾任直衣繡使,後被免職,由原籍東平陵(今山東章丘西)遷往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的委粟里。王賀的兒子王禁是個酒色之徒,妻妾眾多,繁衍了一個大家庭。他共生了四女八男:長女王君俠、次女王政君、三女王君力、四女王君弟;長子王鳳、次子王曼、三子王譚、四子王崇、五子王商、六子王立、七子王根、八子王逢時。其中只有王鳳、王崇和王政君是一母同胞,他們的母親是王禁的嫡妻李氏。

王政君生於本始三年(前71年)。她的生母李氏生下三個孩子後,因為嫉妒丈夫娶妾太多,一氣之下改嫁給河東的苟賓。王政君小時候跟隨爺爺王賀住在山東時,曾許配過人家,但沒等結婚,未婚夫就死了。後來東平王劉宇見她清秀聰慧,又聘她為姬妾,仍是沒等過門,東平王又死了。王禁很迷信,就找個卜者為女兒看相算命。卜者說:“當大貴,不可言。”王禁聽了這極富暗示性的話,便不惜重資,延師教她讀書學經,還教習琴棋書畫,薰陶貴族禮儀。

漢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王政君年滿18歲。王禁想起卜者“當大貴”的話,就想方設法把王政君送到宮中,做了一名宮女。沒想到太子不經意的一指,王政君不但到了太子宮,而且不久就懷有身孕,第二年就為劉?#93;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驁。

黃龍元年(前49年),漢宣帝去世,皇太子劉?#93;即位,史稱漢元帝。封王政君之父王禁為陽平侯。僅過三天,又立王政君為皇后。第二年,又立才5歲的長子劉驁為皇太子,王禁的弟弟王弘也被委為長樂衛尉的重任。漢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王禁去世。其長子王鳳繼承侯位,並被任命為衛尉、侍中之職。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漢元帝的時候,王氏家族雖然紛紛竊據要津,驟然顯貴,但還沒有進入中樞。不僅如此,他們的權力還出現了每況愈下的趨勢。主要原因是元帝鍾情於另外兩個女人:傅昭儀和馮昭儀。

傅昭儀生了一男一女,兒子劉康被封為定陶王。此子聰明伶俐,多才多藝,甚得漢元帝的歡心,父子二人“坐則側席(緊挨著御座),行則同輦”,簡直形影不離。從此王政君母子便被冷落一邊。

馮昭儀生子劉興,立為信都王,後改中山王。在漢元帝觀賞鬥獸遭到黑熊襲擊時,馮昭儀挺身而出而讓元帝讚嘆不已,倍加敬重。

皇太子劉驁雖然長得一表人才,但卻是個酒色之徙,元帝不喜歡他,幾次要把他廢掉,而想立“多才藝”的次子劉康。正當王氏家族岌岌可危之際,外戚史丹與太子關係緊密,起而為太子保駕護航。

漢元帝的幼弟,中山王劉興病故,太子劉驁趕來弔唁,但臉上毫無哀戚之容。元帝很生氣。史丹立刻免冠謝罪,說是自己讓太子故意節制悲傷之情的,以免感染元帝而過度傷心。元帝這才稍稍消解了對太子的怨怒之氣。

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病臥後宮,傅昭儀及其兒子定陶王劉康,常在榻前侍奉,而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劉驁卻難得見上皇帝一面。王政君和劉驁憂心忡忡,一籌莫展。就在這關鍵時刻,史丹借著貼身寵臣的身份可以直入寢殿探病,趁寢殿中只有元帝一人時,他獨自闖入室內,伏在元帝床前聲淚俱下地為太子求情。元帝心腸軟,“優遊不斷”,見史丹泣不成聲,竟大為感動,長長嘆了一口氣,表示不會廢黜太子。史丹聽後心裡有底,連連叩頭請罪。漢元帝接著說:“我的病恐怕不會有好轉的可能,希望你好好輔佐皇太子,不要辜負我的重託!”皇太子的地位這才穩定下來。

五月,元帝去世,六月,20歲的太子劉驁繼位。尊稱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王政君為皇太后,王氏家族真正時來運轉了。

王氏擅權
在元帝晚年,王政君、成帝和王氏家族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政治危機之後,深刻地認識到失去權力的可怕,所以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緊緊抓住權力並堅守勿失。王政君最信得過的是娘家人,於是王鳳乘此時機,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總理朝政,開王氏擅權的先河。但王氏擅權所以得以實現,又與漢成帝和王莽相關:首先,漢成帝打擊宦官勢力。漢成帝下詔,用明升暗降的辦法任命石顯為長信中太僕,這是太后宮中管車馬的官,秩中二千石。石顯原來為中書令,官秩雖僅千石,但位於決策核心,石顯原先的走卒,時任丞相的匡衡和御史大夫的張譚等便聯名上疏揭露石顯及其黨羽過去的罪惡。於是石顯被免官逐回家鄉。石顯死於中途,他的走卒也紛紛被免官。

其次,漢成帝利用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成帝繼位,王鳳首先排擠了能力強、名聲大的馮昭儀的弟弟馮野王。又迫使皇后之父許嘉引退。“將軍家重身重,不宜以吏職自累。賜黃金二百金,以特進侯就朝位”。

再次,王鳳排擠丞相王商。這個王商與王鳳的弟弟同名,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人。他的父親王武是漢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馬車騎將軍。這也是一支活躍於元、成政壇上的外戚家族。當時,惟一能與王鳳相抗衡的,就是王商。王商在政壇上穩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識見和能力,都不在王鳳之下。兩人在許多問題上議論不同,關係漸漸緊張。王鳳與外戚史丹合謀,派人秘密調查王商的隱私,又教唆頻陽(今陝西富平)人耿定上疏誣陷王商。漢成帝覺得難以查證,可是王鳳堅持要查辦,成帝無奈,只得免去王商的丞相職務。王商被免相僅三日,就大口吐血,悲憤而死。其子弟親戚有在宮中任職的,一律被趕出長安城。至此,王鳳專制朝政,已沒有了強大的反對派。

第四,王莽崛起。王氏家族飛黃騰達、炙手可熱的時候,卻有個被遺忘的角落,那就是王鳳的二弟王曼,因為早死沒有封侯。王曼的第二個兒子叫王莽,字臣君,生於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王莽的相貌其醜無比,大嘴叉,短下巴,金魚眼,紅眼珠,大嗓門,聲音嘶啞。

王莽的哥哥與父親一樣早早就死了,所以王莽年紀輕輕就成了家庭的頂樑柱。王政君當上皇太后那年,王莽僅有14歲,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

被王氏家族冷落的王莽母子,只好相依為命,過著十分清寒的生活。年輕的王莽與他那些飛揚跋扈的堂兄弟們截然不同:對內孝敬寡居的母親,照顧兄長的遺孀,耐心教育頑皮的侄子;對外結交一些英俊的朋友,又拜當時著名的學者陳參為師,攻讀經書孜孜不倦,待人接物恭敬有禮,尤其是侍奉執掌大權的伯父、叔父們,更是小心翼翼。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王莽從不跟堂兄弟們去尋歡作樂,而是潔身自好,表現得謙恭謹儉、溫文爾雅,處處表現出一個年輕儒者的風範,由此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讚譽,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漢成帝陽朔三年(前22年),執掌朝廷大權的伯父王鳳病倒了,王莽在床前盡心竭力地侍奉伯父,幾個月如一日,衣不解帶,最後累得蓬頭垢面,疲憊不堪。王鳳大受感動了,臨死時拜託皇太后王政君和外甥漢成帝,讓他們關照一下王莽。隨後,王莽有了第一個職務——黃門郎。在24歲的時候,王莽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大司馬王商,也感到這個侄子不同凡響,向成帝上書願將自己的封地分一部分給王莽,其實就是要求皇帝給王莽封侯。另外一些朝廷大臣也都看好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紛紛向皇帝稱讚王莽。王莽立刻名聲鵲起,引起了成帝的極大關注。

永始元年(前16年)五月,漢成帝下詔封王莽為新都侯,封地在南陽郡新野的都鄉(今河南新野縣境內),食邑1500戶。提升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他身兼數職,進入了朝廷政權的核心。年僅30歲的王莽,這時已躍居幾個叔叔之上,成了很有權力地位的重臣了。

歷史分析

中國古代專制制度是一種以皇權為中心,以官僚群體為統治工具,以小農的自然經濟為社會基礎的專制統治。皇權在這裡幻化為國家意志,它不僅成了保證整個社會能否正常運轉的支配力量,而且成了平衡統治階級內部各派勢力的槓桿。所以,皇權的穩定就是社會的穩定,皇權的強弱必將影響到統治階級內部各派力量的消長。但是皇權的致命弱點是“家天下”,它的傳承必須按血緣關係在一家一姓的狹小範圍內選定,也就是說無論賢愚,他只要具有與皇族直系或最近的血統,就有可能被推上皇帝的寶座。如果臣民遇上志向遠大、雄才大略、英明果決的君主,社會就穩定,國家就強大。然而,在中國古代帝王中,這樣的明君簡直是鳳毛麟角,少得可憐。中國歷史上更多的是那些養尊處優,縱情淫樂,性格乖戾,昏庸愚蠢,不知國計民生為何物的政治廢物。在這些廢物的眼中,最可靠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匍匐在自己腳下的宦官,是信得過的奴僕;另一種是外戚,是信得過的親戚。

漢成帝就是這樣的政治廢物,自己昏庸無能,又“湛於酒色”,便靠母舅來支撐家業,外戚的勢力豈能不藉機惡性膨脹起來?所以,在西漢晚期政治舞台上,王氏家族能夠粉墨登場,也就不足為怪了。
趙家姐妹專寵昭陽
從漢成帝即位時起,就花了大量金錢,建造霄游宮、飛行殿和雲雷宮供自己淫樂。他最初寵愛許皇后,這引起了王氏集團的擔心,一有機會他們就攻擊許皇后,再加許皇后色衰,成帝便也移情別戀。

漢成帝冷落了許皇后,開始寵愛班婕妤。班婕妤是《漢書》作者班固的祖姑。她生了一個男孩,數月即夭折。班婕妤美而不艷,麗而不俗,又博通文史,知書達禮。她沒有一般女子“好妒”的毛病,把侍女李平進獻給漢成帝,李平又得寵幸,也被封為婕妤。漢成帝說:“當初孝武帝的衛皇后也從微賤而起。”因此賜李平姓“衛”,她就成了衛婕妤。

但是,貴為君王的成帝,也想到宮外世界去尋求刺激。鴻嘉元年(前20年),漢成帝在富平侯張放的陪同下,身著便裝,“微行”出遊,跑到鬧市區去尋歡作樂,竟遇到了絕代美女

皇后妃嬪

許皇后,皇太子妃漢成帝延陵(圖3)
趙皇后——趙飛燕,原名趙宜主,原封美人,晉封皇后,無出。
趙昭儀——趙合德,無出。
班婕妤,原封少使,晉封婕妤,生一皇子,暴斃。
衛婕妤——李平,原為宮人,後封婕妤,賜姓衛氏。
許美人,(皇后侄女),生有一子,被殺。
曹宮人——曹偉能,生有一子下落不明,被毒害。 

絕代美女

昭陽新主人
在巍峨宏偉、鱗次櫛比的西漢宮殿中,昭陽殿以其合於天干而顯得別具一格。當未央宮、甘泉宮、長楊宮等宮殿早已隨著漢高祖、漢武帝的名字蜚聲著譽的時候,古老而充滿祥瑞的昭陽殿卻一直默默無聞。漢成帝時,這裡住進了才色殊絕、寵渥恩隆的兩個女子,從此,昭陽殿便成為寵幸、榮耀與尊貴的象徵,在戲曲、小說里成了“正宮”的別名。給昭陽殿帶來如此聲名的,正是漢成帝“微行”出遊所遇到的一個絕色美女,她就是趙飛燕。

 趙飛燕是陽阿公主家的舞女,面目嬌好,體態輕盈。歷史上有“燕瘦環肥”的說法,燕,就是趙飛燕;環,就是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一次,漢成帝“微行”經過陽阿公主家,公主盛宴款待,喚出幾名美女歌舞助興。成帝見其中有位光艷照人的女郎,歌聲清脆,舞姿裊娜,不禁意盪神搖,便乞請公主將飛燕送給自己,帶回宮去,讓她成為昭陽殿的新主人。

趙飛燕的父親叫馮萬金,做江都王府里的舍人,與江都王的孫女姑蘇郡主私通,生下了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個孿生姐妹。因為姑蘇郡主嫁給江蘇中尉趙曼為妻,所以飛燕姐妹從趙姓。長大後被賣到陽阿公主的家令趙臨的府中學習歌舞,由於體態輕盈,姐姐獲得了“飛燕”的稱號。

由於飛燕的獲寵,趙臨和兄弟趙欽先後被封為成陽侯與新成侯,趙氏一門大得榮光。然而,在外戚勢力逐漸膨脹的西漢中後期,勛戚霍氏、許氏、王氏等先後秉掌朝政,人少族微的趙氏根本無法與之相比。因而,飛燕的後宮專寵並沒有對朝政產生多大影響,同時,微賤的出身還為她能否固寵罩上了一層陰影。入宮不久,她就把妹妹趙合德推薦給成帝做婕妤,通過妹妹並寵做保障,彌補家族勢力的不足。

自從趙合德進宮後,成帝便漸漸把心思移到她身上。這是因為,合德不僅姿容出色,肌膚雪白、光滑,而且性情溫柔,比起飛燕來,更有一番魅力。成帝稱合德的懷抱是“溫柔鄉”,並感嘆說:“吾老是鄉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雲鄉也(喻漢武帝好神仙)。”成帝讓合德住進了昭陽宮,並滿足她的揮霍欲望。成帝日益寵信合德,同時,對飛燕的恩寵逐漸衰落下來。自然,由於飛燕與合德是一對親姐妹,成帝便不好過分地冷落飛燕。

趙飛燕姐妹入宮後,即以新寵的驕姿,挾赫赫威勢向許皇后、班婕妤二人發動進攻,一場新舊之爭遂在後宮展開。

 飛燕爭寵
自許皇后被冷落以後,一連三年日蝕,朝臣們將這“陰盛”之象,歸咎於王氏專權,而王氏的黨羽谷永卻將矛頭移向許皇后,說是由於她“失德”造成的。於是,許皇后的“椒房掖廷用度”被減省了,甚至連皇帝的面也見不上了。許皇后一肚子怨氣無從發泄,她的姐姐、平安侯夫人許謁想出了一個拙劣而愚蠢辦法,就是在背地裡裝神弄鬼,惡毒詛咒車騎將軍王音和後宮中一個有身孕的王美人。此事很快被王氏家族掌握,但他們覺得最好由別人揭發。而揭發的最佳人選是趙飛燕。結果,在趙飛燕入宮的當年十一月,趙飛燕替王氏家族跑到前台做了揭發,許謁等人被處死,許皇后被廢黜,許氏家族的所有成員被流放。趙飛燕在控告許皇后的同時,把班婕妤也一併捎上了。但由皇太后出面保了下來。

皇后的位置空缺,趙飛燕就鬧著讓成帝立她為皇后。可是成帝冊立趙飛燕為後的想法,遭到了皇太后王政君的阻攔。後由淳于長從中斡旋,趙飛燕才如願以償地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淳于長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姐姐王君俠的兒子,與王莽是親表兄弟。淳于長跑到王政君面前以立趙氏為後,不會構成對王氏家族專權的威脅這個理由打動了王政君的心,終於點頭首肯。永始元年(前16年),立趙飛燕為皇后,同時晉趙合德為昭儀,又把昭陽殿賜給她一人居住。為了感謝淳于長斡旋之功,成帝賜淳于長關內侯,不久又封為定陵侯。

燕啄皇孫
成帝為了取悅新皇后,令工匠在皇宮太液池建造了一艘華麗的御船,叫“合宮舟”。一天,成帝帶著飛燕一同泛舟賞景。飛燕穿著南越所貢雲英紫裙、碧瓊輕綃,一面輕歌《歸鳳送遠》之曲,一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馮無方吹笙以配飛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風驟起,險些將身輕如燕的趙飛燕吹倒,馮無方奉成帝之命救護,扔掉樂器,拽住皇后的兩隻腳不肯鬆手,飛燕則繼續歌舞。此後,宮中便流傳“飛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話。

正當趙飛燕沉浸在母儀天下的榮華與威勢之中時,雙腳卻已踏上班婕妤的老路,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做皇后竟是寵極愛歇,忌深情疏,而奪她所愛的,正是自己的妹妹趙昭儀。趙合德與趙飛燕從小一起長大,對姐姐十分尊敬,在成帝面前為她百般回護,因而飛燕的地位並未因皇帝移寵而動搖。開始時,心高氣傲的趙飛燕,不願與殘漏寒蛩作伴,不甘心遭遇冷遇與漠視。她聽說皇帝愛窺視趙合德湯浴,自己也如法炮製來請皇帝觀瞧。為了復寵,她甚至謊言過自己懷孕,然而這一切並不能改變她的命運。

漢成帝始終沒有兒子,在“家天下”的專制時代,皇帝無嗣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讓朝堂上下無不憂心。趙氏姐妹專寵十餘年,久無子息,也深深地為自己將來的命運擔憂,但姐妹二人始終沒有生育的徵兆。

飛燕知道,要想永保皇后的桂冠,必須生下一個兒子,繼承帝業。因此她焦灼地盼望著有個孩子。為了增加生育的機會,也為了打發寂寞難挨的時光,她常趁成帝夜宿合德處,穢亂宮廷,招引一些多子的少年侍郎、宮奴與她奸宿,希望懷孕,但並未成功。

趙氏姐妹自己不能生育,也不許別的妃嬪生育。宮中有個叫曹偉能的女官,懷上了成帝的孩子,臨到生產的時候,趙合德命中黃門田客拿著皇帝的詔書,毒死了曹姬,取走了嬰兒。那嬰兒被乳母張棄撫養了11天,即被宮長李南持詔書取走,不知下落。後來,後宮的許美人也懷孕了,成帝暗中派御醫去探視,又送給許美人三粒名貴的養身丸藥,做保胎之用。許美人生了兒子以後,趙合德知道了,大哭大鬧了一場,最後脅迫成帝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兒子。趙氏姐妹的殘忍令人髮指,而漢成帝的昏蒙也無以復加。當時有譏刺趙飛燕童謠道:“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

從某種意義講,趙飛燕姐妹不自覺地擔當了外戚王氏奪劉漢政權的工具。就她兩人而言,入宮見妒,不得不採取自保的措施,屬於人之常情,終其一生,並未干預朝政,也未讒害忠良。只有毒殺有孕宮妃,斷絕皇嗣,才是她們不可饒恕的罪過。成帝死後,只好由侄子繼位,外戚王莽在公元8年奪劉漢政權,改國號為新。

後人評價

趙合德臨死時說她把劉驁看成是嬰兒玩於股掌之上,並非虛言。讓我們先看一個《資治通鑑》上面記載的一個事實。
公元前11年,許美人懷孕,11月生下一個男孩。趙合德對劉驁講,“你每次都騙我,說是從中宮出來,既然每次從中宮出來,那么許美人的兒子又是從哪兒來的?”說完就用手捶自己的酥胸,用頭撞牆壁門柱,從床上故意跌下,又是哭啊又是鬧的,不肯吃飯。從這話看來,趙合德管的還真寬,封建社會且不說帝王,就連普通百姓有個三妻四妾都很正常,這個趙MM居然管起我們大漢天子的性生活來了,更讓人驚訝的是劉驁的反映。劉驁說,“我是特地來向你請罪的,你反而又怒又叫,真是不懂事”劉驁也不肯吃飯。趙合德氣得不行,說“你如果認為你對,你為什麼不吃飯?你自己曾經發過誓,永不辜負我!而今許美人生了孩子,不是背叛盟誓是什麼?你還有什麼說的?你對不起我!。”從這些話看來,趙合德還真不是劉驁用來滿足性慾的工具,而是他真正愛情的所在。想來人真是有共性,想那劉驁雖身為帝王,仍然象我們今天談戀愛一樣,一動起情來,就什麼天啊地啊的,胡噴一氣。劉驁講,“盟誓還在嘛,只要趙家在,永不教許家翻身(其姐姐趙飛燕的皇后位子就是從許皇后那兒搶按理的),天下沒有人能在趙家之上”
這句話真是給足趙MM面子了,從這也可看出古代頻頻出現的外戚干政的現象實在是不足為奇很正常的事情。劉驁雖然深愛趙合德,但還到處打野雞,今天跟曹宮上床,明天又跟許美人上床,似乎說明一件事:男人的愛情永久而不易專業,女人的愛情專業而不易永久。趙MM在那種封建社會居然要求一個大國的皇帝只能跟她一個人上床,想來還真有幾分執著,幾分可愛!
趙合德在慘烈的奪床鬥爭中節節勝利,但是她無法克服一個最致命的危機:沒有兒子。所以當別人有了兒子後,她選擇的是一條極端的方法:自己沒有的其他人也別想得到。而且不是背地裡偷偷摸摸的乾,而是直接逼著皇帝劉驁去擺平。
後來,劉驁下令,讓太監靳嚴將許美人的孩子強行報到趙合德的居處。劉驁與趙合德一切進去了,之後命令所有侍侯人員退出,並自己關閉門戶。一會兒工夫,房門打開,劉驁呼叫太監於克子,命他包起襁褓,並交給他一張便條,上面寫著“籮筐中有男孩屍體,埋在隱蔽處。”
補充一下,在此之前,劉驁已幹掉了一個親身兒子(與宮中一個女教師曹宮所生),這裡還很有可能是自己親手掐死。熟悉西漢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漢成帝劉驁沒有兒子,最後是將皇位傳給了他的侄兒劉欣,是為哀帝,當然後來被王莽篡了。

史籍記載

班固:臣之姑充後宮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數為臣言: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稱職,奏議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於酒色,趙氏亂內,外家擅朝,言之可為於邑。建始以來,王氏始執國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蓋其威福所由來者漸矣!
——《漢書·成帝紀》

西漢皇帝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廟號諡號其他名稱姓名年號在位時間
漢太祖高皇帝漢高祖劉邦前206年—前195年
孝惠皇帝漢惠帝劉盈前195年—前188年
前少帝劉恭前188年—前184年
後少帝劉弘前184年—前180年
漢太宗孝文皇帝漢文帝劉恆前元、後元前180年—前157年
孝景皇帝漢景帝劉啟前元、中元、後元前157年—前141年
漢世宗

孝武皇帝 

漢武帝劉徹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前141年—前87年
孝昭皇帝漢昭帝劉弗陵始元、元鳳、元平前87年—前74年
昌邑王劉賀前74年
漢中宗孝宣皇帝漢宣帝劉詢(劉病己)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前74年—前49年
漢高宗(後除廟號)孝元皇帝漢元帝劉奭初元、永光、建昭、竟寧前49年—前33年
漢統宗(後除廟號)孝成皇帝漢成帝劉驁建始、河平、陽朔、鴻嘉、永始、元延、綏和前33年—前7年
孝哀皇帝漢哀帝劉欣建平、元壽前7年—前1年
漢元宗(後除廟號)孝平皇帝漢平帝劉衎元始前1年—5年
孺子劉嬰居攝、初始5年—8年
註:
1. 漢朝(包括南越)除漢高帝和漢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諡號前都有一個“孝”字,意喻強調孝治天下,如劉恆的諡號漢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2. 漢文帝之前是漢高后掌權,期間有兩位傀儡少帝劉恭和劉弘。實質上漢文帝只是正式繼任的漢朝皇帝。
3. 漢宣帝之前是漢廢帝昌邑王劉賀。劉賀即位僅27日就被霍光廢黜。
4. 劉嬰為皇太子,號孺子。王莽攝政,稱攝皇帝。

西漢時期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 地點
漢太上皇—劉太公萬年陵
漢高祖—劉邦長陵[漢]陝西省鹹陽市窯店
漢惠帝—劉盈安陵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韓家灣鄉白廟村
漢文帝—劉恆霸陵陝西省西安市東郊
漢景帝—劉啟陽陵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
漢武帝—劉徹茂陵陝西省興平市
漢昭帝—劉弗陵平陵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平陵鄉大王村
漢宣帝—劉詢杜陵陝西省鹹陽市長安區東少陵原上
漢元帝—劉奭渭陵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周陵鄉南
漢成帝—劉驁延陵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周陵鄉西南
漢哀帝—劉欣[漢哀帝]義陵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周陵鄉東
漢平帝—劉衎康陵[西漢]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周陵鄉西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