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場

劉家場

家場鎮位於武陵余脈的湖北省松滋市西南,全鎮國土面積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人,城鎮人口近7萬,是(湖南、湖北)兩省、(荊州、宜昌、常德)三地(市)、(松滋、宜都、五峰、澧縣、石門)五縣(市)邊緣結合部,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有台小國道、雅澧,慶卸兩條省道穿過,賀炳炎將軍故里,還有松宜地方鐵路與焦柳鐵路、長江枝城港相連,距離松滋火車站15公里,宜昌東站60公里,三峽機場65公里,宜岳高速公路松滋南互通劉家場出口28公里,台小國道徑劉家場鎮,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內容

劉家場鎮

松滋市劉家場鎮地處湖北西南邊陲,面積292平方公里,轄21個村,3個居委會(柳林河、荊松、胡家台、河田坪、誥賜山、柳林沖、油榨口、水淹淌、官渡坪、桃豐、觀音淌、吳家包、張山堰、李家灣、沙溪坪、龍潭橋、方家坪、三堰淌、慶賀寺、水岩屋、三望坡、仙樓香、鄢家崗、鄭家鋪)。人口8.5萬,是鄂湘兩省三市(荊州、宜昌、常德)五縣(市)(松滋、宜都、五峰、石門、澧縣)的邊緣結合部和物資集散地。被國家六部委評定為"全國重點鎮"、是中國首屆鄉鎮投資環境300佳、是湖北省命名的重點口子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重點中心鎮。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不僅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走出了一位戰功赫赫、聞名遐邇的獨臂將軍----賀炳炎。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100066萬元,財政收入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83元。

這裡物產豐富。煤炭、重晶石、石英石、碳質岩、石灰石和腐植酸泥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了礦山開採、水泥建材、石油化工、木材加工等四大工業支柱,並建成了松滋市第一家省級鄉村工業園區------龍海工業園。全鎮狠抓以"一種三養"(柑桔種植、牲豬、山羊、蜜蜂養殖)為主體的山區特色農業結構調整,新建了新民萬頭三元豬養殖場、李家灣水果行銷協會、桃豐棗業公司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

經濟環境

這裡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三條省級公路和鐵路橫貫全鎮,交通運輸十分發達。已建成城區面積達8平方公里。供電、供水、通訊、教育、衛生事業發展居全省建制鎮前列,城鎮功能完備。湘、鄂、川、黔、渝省山貨在此集散,邊貿經濟日趨活躍,個體工商戶近2000家,每年社會商品零售額都在6.5億元以上。

改革開放以來,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全鎮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多項工作受到上級表彰,其中三堰淌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劉家場鎮黨委被評為"湖北省六好鄉鎮黨委"。在新的世紀裡,劉家場鎮委、鎮人民政府將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全鎮人民為建設富庶、平安、文明、秀美的新山鎮而努力奮鬥。

湖北省西南邊陲的劉家場鎮,自古以來為湘鄂邊界三地五縣(市)的物資集散地,是荊州市的西大門。三條省級幹線公路在城鎮中心交匯,松宜礦區專用鐵路橫貫境內。全鎮總面積42.35平方公里,5萬餘人口。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炭、硫鐵、重晶石、石英石、方解石、大理石、白雲石、石灰石等,其中,硫鐵儲量占荊州市的50%以上,煤炭占全市的70%以上,為鄂西南的能源基地;區域內水泥年產量100萬噸,為鄂西南的建材基地。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分迅速。1996年被評為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8年被評為“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同年評為全省十個重點“口子鎮”之一。鎮轄範圍內有省、市企業22家,區域性產值近20億元。全鎮形成了農貿、水果、糧油、服裝、山貨、小商品等六大類專業市場,建成市場占地面積已達6萬平方米。境內有日供水3萬噸的自來水廠,年發電量5.5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和年供電量1.5億度的供電裝置。現擁有程控電話1萬門和具備30個信道的無線尋呼機站。

劉家場劉家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