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和

劉保和

劉保和,男,1951年10月生,山東高唐人,現為著名教授和主任醫師。其研究方向為人體潛意識開發在臨床中的套用研究,奇難怪症研究,周易套用研究。多年來,他在醫學、氣功、周易研究中,發揚傳統、附諸實際、致力人體潛能的開發和研究,造詣精深成績卓著,尤其獨創的《中醫心理音像療法》在臨床治療疑難怪症方面有不可思議之奇效。劉保和先生的業績先後被收在《世界名人錄》第五卷、《世界華人英才錄》、《世界人物辭海》、《中國國情報告》(國務院國情辦公室主編)、《國魂》(東方名人研究院編)、《東方之子—20世紀共和國精英全集》(文化部文化市場中心編)、《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人民畫報出版)、《中國世紀專家傳略》(人民日報編)、《人民日報·弘揚祖國中醫文化醫界名家》、《21世紀人才庫》(文化部外語出版社)、《情系西部愛我中華——中國當代知名專家愛心大典》(東方名人研究院編)、《中國易學文化大辭典》(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編)等40餘部大型文獻史冊中。

基本信息

學歷

劉寶和劉寶和

先後結業於東嶽中西醫結合大學(四年制),成都中醫藥大學函授學院(四年制),中華全國醫古文函授班(一年制),中科院心理函授大學(二年制),全國醫學催眠高級研討班(一年制),河南文化教育中心周易系(一年制),鄭州氣功院(二年制),中國慧功進修學院(二年制),國家“653工程”建築文化與套用培訓班

職業

劉寶和劉寶和

現任北京啟名苑東方心理門診主任,高唐周易諮詢中心主任,濰坊博愛心理科學研究所付所長、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教授、中醫主任醫師,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研究員,全國高科技健康產業工作委員會專業康復技術委員,中國疑難病研究協會專家技術委員、特聘教授,中華醫學臨床研究特色專科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域經濟專家委員、全國高科技質量監督促進工作委員會督察員,中國經濟調研辦公室調研員;中國領導科學研究院易學研究員,中國教科文國際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中國時代前沿雜誌社副理事長。歷任內蒙古易學院中醫周易系教授兼本院人體宇宙學研究所康復中心主任醫師、內蒙古周易研究院易醫學社常務理事,中國河洛易經學院醫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情研究會易學研究員;全國百名周易名家諮詢網特聘專家,國際易學聯會第一、二、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泰國),世界預測醫學會理事(香港),中國太極學術專家委員會東方傳統醫學委員會專家委員,世界華人醫學聯合會常務理事(香港),國際健康科學研究會醫事顧問(美國);英國、泰國、加拿大、香港四大醫學會聯席教授,特聘編審。<<世界名醫論壇雜誌>>特聘編審<<中國現代臨床醫藥雜誌>>顧問醫師

專長

他專長於中西醫結合,臨床善於調動人體潛能,心身並治,對於氣功、針灸、心理、催眠、暗示等技術運用起來得心應手,隨機選用屢起沉苛,疑難怪症應手取效,尤其在精神病、心理病、心腦血管病、類風濕、糖尿病等難病方面。造旨精深,理論上有獨創見解,臨床上技術精湛。尤其在中醫藥治療原則方面,善用大補大瀉、大寒大熱、除痰利濕、活血化瘀等. 遣方選藥方面,善用大劑參芪膏黃、桂附芩連、水蛭蜈蚣、信手拈來其效非常。被全國高健委聘專業康復技術委員、中國疑難病協會聘為專家技術委員. 中華醫學臨床研究學會聘為特色專家. 被中國太極學術全國專家委員會舉薦為《東方傳統太極醫學》專家、《世界優秀華人醫學家》。

所獲名譽

多次出席大型國際、國內、中醫、周易、氣功等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易醫縱橫>>榮獲國際優秀論文金杯獎。<<奇難病案>>先後被英國評為 新世紀東西方知名醫家科研創新獎 被美國國際健康科學會評 為 世界華人醫學領域成就獎,被世界大城市醫藥團體能力建設首腦會議評為 世界醫壇首腦才華獎 卓越醫家學術獎 創新醫學理論獎 世界華人醫家創新獎 世界華人醫家學術獎 世界華人醫家優秀論文一等獎 <<秦皮苦參湯治療急性菌痢60例臨床觀察>>被英國評為新世紀東西方知名醫家科研創新獎 被英國.加拿大.泰國.香港四家醫學會聯合評審.獲2000年度世界難症研究金獎 <<三寶合壁治異病>>先後評為2001年世界中醫藥學術創新一等金杯獎. 2001世界中醫藥最佳傑出成果一等金牌獎. 2001年度最高醫學獎. <<潛意識研究與臨床>>獲2002年國際名醫臨床創新一等金杯獎 .最隹傑出論文特等金牌獎 .<<中醫心理療法治頑疾>>獲2003年最佳傑出成果一等獎 . 中華醫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杏林英才獎 .<<中醫心理音像療法>>獲中韓國際特色醫藥學術交流大會2008國際技術推廣獎. 82年獲全國中醫大賽二等獎。2002首屆國際名醫臨床經驗交流會授予原衛生部長中醫泰斗呂炳魁先生手書<<醫高德重 無私獻方>>大型銅匾一塊'.2005年全國中醫中西醫疑難奇症交流會授予中醫泰斗呂炳魁先生手書<<攻克疑難奇症 展示名醫風釆>>大型銅匾一塊 .衛生部授予"身心並治醫療專家".<<人民日報>>授予"中華醫界名家"<<中華醫藥報>>授予<<中華醫界名人>>

在推動全球易學研究中作出過卓越貢獻,被新加坡授予《易壇精英》、《當代易學家》稱號及金盾各一尊,香港易學會授予《永久性會員》稱號。榮獲社會各界授予的榮譽稱號<<愛國報國先進個人>><< 2006年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先鋒人物>> 中國百名行業創新傑出人物<<金像獎>> << 英模人物功勳獎>><<共和國建設者>><<中華精英智慧金鼎獎>><< 中華精英智慧創新獎>> 個人業績先後被收入《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英才錄》《世界人物辭海》《20世紀共和國精英全集》 《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中國世紀專家傳略》<<世界科技傳家人才>><<21世紀人才庫>><<世界華人精英大典>><<中國傑出專家(人才)業績查詢網>><<中國易學文化大辭典>><<東方之子>><<共和國建設者>><<國魂>><<黨魂>><<當代傑出共產黨人>><<人民公僕>><<人民公臣>>等大型人物誌。

他人評價

1、文章《我認識的劉保和先生》

作者: 空谷幽蘭

劉保和先生是高唐人,是我的易學老師,也是我特別敬重的人。我為遇到這樣一位老師而感到三生有幸。

認識劉老師多年了,跟他學了很多東西。一直想,作為學生有責任給老師樹碑立傳。然而直到今天也沒敢動筆。2003年3月《中華時報》來組稿報導他的易學事跡。我寫了一篇近四千字的報告文學《耕耘不息、治學不已》發在《時報》上。後來這篇文字被《大地之子》、《人民公僕》、《當代中國傑出共產黨人》等書收編轉載,我因此很高興,我總算為老師做了點什麼。其實,想寫劉老師又遲遲不能動筆的原因也是怕寫不好,寫不全面,也是因為我將此事看得太重了。

可以說劉老師是醫易同修的學者。他的中醫醫術和醫德都是被周圍人很認可的。劉老師有近40年的行醫生涯,被他治好的各種病人無記其數。凡是從他的工作室里走出去的人大多再屢屢回訪,很多人也因此與他成為了朋友。劉老師最讓我欽佩的是,他永遠都能精神飽滿地迎往各界不同的來訪者。他的工作室里就是朋友之家。大至80歲的老人,小至14歲的中學生都喜歡來聽他講話。朋友們有事都願意來找他探討,他也總會不厭其煩的為他們排憂解難。為此,我們曾給他起個“老祖母”的稱謂。有很多時候我們來到他這裡卻又無法與他搭上話。他的時間大多不屬於他自己,他的時間總是被親戚朋友們占用著。這是我對他的看法。他有時也會自我調侃地說,所以不敢充當太陽,就怕發出全部的光熱也有照耀不到的地方。

我想,朋友們對他的敬仰與依賴,不僅僅來自他高超的醫技,而更多的是因為敬佩他對中醫學上那些形而上的東西所掌握的太豐富而寬廣了,朋友們與他接觸總能有所獲益。也許正是源於此,他才能將無形與有形神奇的相結合,在醫易共通的領域裡縱橫馳騁遊刃有餘吧。

很喜歡聽老師談易。從他這裡我學到了“一”和“0”的學問。懂的了怎樣看天地八方。人為什麼是天地之心。為什麼易講天地人三才……

當有人問他什麼是命運的時候,他說:人生是可以量化的,命運只占三分之一,風水與人文社會才是最重要的那三分之二。命運就是一顆種子,人文社會與風水就是土壤,一顆好種子種在好地里就有好收成,種在貧瘠地里必然就會減產。命運是接受父母遺傳的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是改變不了的。所謂改命就必然注重後天的自身修養。所以,不必憑天命,要盡人事。我們怎樣做人處世,便會有怎樣的命運,所以說命運在於人事。我們管這叫“劉氏命運”說。

劉老師最影響我的是他終生學習的精神,跟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從年輕時就養成一個習慣,每天睡眠時間都在夜裡12點以後。他的眼睛就是用來搜尋文字和知識的。他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書店,他最大的消費就是買書。劉老師喜歡與愛學習的人交朋友,他的朋友大多來自中醫周易與詩詞書畫界。他也最喜歡鼓勵別人讀書學習。

劉老師還有讓我敬佩的一點,就是他的謙卑。他的國小老師和中學老師一直與他來往密切。他能堅持40年在年初四這一天在老師家吃飯。他的老師及子女們已經習慣了每年的這一天等他一塊吃飯。每當他的兩位老師來訪,他都一如當年的小學生,總是喜歡聽老師多講話,他只在一邊端茶滿水。他曾經說,弟子反過來就是子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你有天大的能耐也是首先在老師那裡起步的。

2006年年底,有個很敬慕他的朋友特意為他做了一面錦旗,上書“博古通今”四個字,他只是笑笑就放起來了。後來那位朋友來了幾次都沒看見那面錦旗,就問他怎么不掛呢?他說,我的兩位老師都還健在,我怎么有資格稱“博古通今”呢?這件事只有我知道,很多朋友包括他的兩位老師都不知道。敬重師長,謙卑做人,我想這也是我應該遵循的。

2、文章《易學名家劉保和》

作者:空谷幽蘭

劉保和 2003年3月《中華時報》曾組稿發行了大型紀實性文獻叢書《中國改革擷英》其中有篇題為《耕耘不息,奮鬥不已》的文章,報導了我們高唐縣人——醫易名家劉保和先生。劉保和1951年10月出生於山東省高唐縣尹集鎮唐窪村。現任職北京啟名苑經貿公司高唐辦事處主任兼東方心理門診醫師。歷任河北醫科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內蒙古易經學院周易中醫系教授兼人體宇宙學研究所主任醫師。他自幼喜愛中醫,從少年起拜師學醫,先後師從全國著名十大名醫的任應秋、周鳳梧二位教授。而後又分別結業於東嶽中西醫結合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函授學院周易系,中國科學院心理函授大學、河南文化教育中心周易系、中華醫古文函授班、全國醫用催眠術高級研究班。多年來,劉保和先生致力於醫易同修,並付諸實踐。對於人體潛能的開發與研究造詣精深成績卓著,為中華傳統醫學做出他應有的貢獻。1998—1999年,分別出席了由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醫管理局局長鬍熙明主持的分別在西安、泰安召開的兩屆“全國中醫難治病學術研討會”。在研討會上,他的論文《奇難病案》得到了與會專家們的一致好評。先生被英國評為《新世紀東西方知名醫家科研創新獎》、被國際健康科學會評為《世界華人醫家學術獎》、世界大城市醫藥團體能力建設首腦會議及醫學論壇大會評為《卓越醫家學術獎》、《創新醫家理論獎》,並同時被《世界醫壇首腦成果》所收錄,影響深遠。後被世界華人醫學成就評審委員會授予這篇論文為《世界華人醫家優秀論文一等獎》。2001年他出席在河北滄州召開的首屆世界中醫成果創新研討會,與會中論文《三寶合壁治異病》被評為2001年《世界中醫藥學術創新一等金杯獎》、《世界中醫藥最佳成果一等金牌獎》。論文《秦皮苦參湯治療急性菌痢60例臨床觀察》獲全國中醫大賽二等獎。被分別刊登在《世界名醫論壇》、《中華經典文庫》,被泰國、英國、加拿大、香港四大學會聯合評為“2000年度世界難症研究金獎”,同時被四大學會聯合聘為聯席教授。同年被《世界名醫論壇》雜誌社聘為特約編審和醫學顧問。名隨藝長,剛剛步入中年的劉保和先生已令世界醫學界刮目相看,他不僅在中醫上成就斐然,而更專於中西結合。在臨床上善於調動人體潛能,身心並治。對中西醫藥、氣功、針灸、心理、催眠、暗示等技術上運用起來得心應手,隨機選用屢起沉苛、疑難怪症應手取效。尤其在精神病、心理病方面造詣精深成就卓著。理論上有獨創見解、臨床中技術精湛,在中醫藥治療原則方面,尤善於大補大泄、大寒大熱、除痰利濕、活血化瘀。遣方用藥方面,善用大劑參芪膏黃、桂附芩連、水蛭蜈蚣信手拈來其效非常。被他醫好的疑難怪症無以計數,曾經為國際易聯主席童晟治癒了已患多年的無名腹痛,而這曾令新馬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三國的醫生都束手無策,當時在國際周易大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令海內外同仁對中國的傳統醫學深為注目,後來劉保和先生被三國分別聘為傳統醫學顧問。1997年劉保和出席了由中國體育總局氣功部部長郝懷木主持召開的“氣功特醫防病治病大會”,在會上發表了獨創的《特醫音像療法》受到了大會的一致好評,郝懷木部長親自審閱並收入大會論文集。劉保和先生不僅在祖國傳統醫學上成績卓著,在國學“易”學研究領域同樣是成績斐然。他本是國際易學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是第一、二、三屆易學聯合會的常務委員。他以易醫相結合,寫出了20餘篇論文,其中《周易與心理》榮獲優羲文化杯一等獎,《易醫縱橫》榮獲國際優秀論文金杯獎;論文<<再論周易與心理>>收錄在<<黨魂>>理論卷 ,論文《易醫探源》、〈周易八卦與五臟學說》均被收錄在《當代中國易學文化名家論壇》並榮獲《中國鄉土文學獎》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文學獎章一枚,在推動全球易學研究中做出卓越貢獻。被國際易學界授予“易壇精英”、“當代易學家”稱號,並獲有金盾各一尊。被香港易學會授予“永久性會員”稱號,業績收入《中國易學文化大辭典》中。鑒於他在傳統醫學及國學(易經與哲學)方面的成績卓著,被中國科學促進會同時授予《2001最高文化獎》、《2001最高醫學獎》,因在同一年限內同時榮獲此兩項大獎故又榮獲香港政府註冊的《世界最高榮譽獎》。同年 6月25日受江蘇<<新華日報>>總經理陳美娟的邀請為全國著名企業小鴨集團董事會集體行賄案預測。有趣的是,四個預測師分別在四個地方進行預測,預測結果竟是驚人的相同。陳美娟總經理當時為這神奇的“周易預測”驚嘆不已。當場命下屬為預測師開最好的房間,好好招待,這是一件趣事了。2002年10月25日劉保和先生協助國際易學聯合會副主席李長榮在河北涉縣成功召開了國際易學聯會第三屆會議,大會主要內容是破解曹操墓。並對三國魏王曹操的陵墓墓址進行了實地勘測、研究。因曹操有72個墓穴,被歷代風水師們列為風水探測之難點。這一次終於在集體智慧下千古之謎得以破解,與會期間受到邯鄲市文化旅遊部門的熱情支持。劉保和先生的業績先後被收在《世界名人錄》第五卷、《世界華人英才錄》、《世界人物辭海》、《中國國情報告》(國務院國情辦公室主編)、《國魂》(東方名人研究院編)、《東方之子—20世紀共和國精英全集》(文化部文化市場中心編)、《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人民畫報出版)、《中國世紀專家傳略》(人民日報編)、《人民日報·弘揚祖國中醫文化醫界名家》、《21世紀人才庫》(文化部外語出版社)、《情系西部愛我中華——中國當代知名專家愛心大典》(東方名人研究院編)、《中國易學文化大辭典》(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編)等40餘部大型文獻史冊中。並榮獲金獎盃三尊、水晶獎盃三尊、水晶獎匾二塊、金獎盤三塊、金牌三塊等榮譽獎章。翻開劉保和先生的簡歷,那一大堆的頭銜令你目不暇接:先後歷任、中國河洛易經學院醫易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華人醫學聯合會常務理事、泰國傳統醫學學會課題顧問兼理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會醫師顧問。他還被英國、加拿大、泰國、香港四大醫學會聯合聘為“聯席教授特聘編審”、是《世界名醫論壇》特約撰稿人、《中國現代臨床醫藥雜誌》顧問醫師、中國國情研究會研究員、中國國際行業研究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亞聯合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興國英才聯誼會會員、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科學教育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常任副理事長兼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席、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席、總部駐外調研員……。21世紀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復興強國的歷史契機,黨的十六大“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題,再一次為周易研究事業帶來了溫暖的春風。作為醫易學家的劉保和先生多年來參加過眾多的國際、國內大型中醫、周易、氣功研討會。2002年的這次會議對他來說確是不同凡響的一次,北京求實文化發展研究院邀請他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2002年(屆)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全國專家新年座談會新年慶典”活動,也就是說這是中國政府部門正式以“易學專家”的身份來邀請他的。同時他還被中國“周易百名專家諮詢網”聘為諮詢專家,這都意味著周易的春天回來了,怎不令他精神振奮、信心百倍呢?2003年9月28日又應《科技日報》社特邀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第二屆科學家論壇”的大會。2001年7月16日《中華醫藥報》將劉保和作為“中華醫界名人”推向海外。2003年7月4日的《人民日報》又于海外版再一次將他作為“中華醫界名家”推向國外。2004年8月22日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百名科學家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受到楊汝岱、孫孚凌等國家領導接見;2004年10月1日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共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暨英模頒獎大會,榮獲胡錦濤提詞的“中國百名行業創新傑出人物《金像獎》”獎牌一尊,《共和國建設者》榮譽勳章一枚,《英模人物功勳獎》水晶華表一尊,受到布赫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併合影;2005年10月1日榮獲《中國百名行業風雲人物》稱號中國亞太經濟發展中心頒發同年12月份獲“智慧金鼎獎”,“中華精英智慧創新獎”神舟六號飛天獎盃一尊;2006年2月榮獲《世界百名行業創新傑出人才金獎》。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頒發《愛國報國先進個人》水晶匾一塊。其實對一般人來說,面對這累累學術成果、種種耀眼光環,已經感到無上滿足了。然而劉保和先生卻將這一切看得很平淡,他說在祖國傳統文化這個浩瀚的海洋里,我只能是滄海一粟,成績只能代表過去,要向後人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還需不斷的去深入學習與研究。他最近寫了一首詞足能表達他這種“耕耘不息、治學不已”的精神境界:依蒼山望斷江流,煙雨茫茫、氣沖斗牛,燈明卷厚,窮經皓首,日月交流,問青史誰主春秋,圓太極欲待功就,志正悠悠、心未休休,大河東去、不言回頭。但願劉保和先生在醫學與易學等領域再創輝煌,為祖國的傳統文化做出更大貢獻,為家鄉繼續增光添彩。

案例

劉保和辨治絡脈血瘀證經驗

案1

彭某,女,28歲。2008年8月24日初診。患者兩手沉軟無力,活動加重,腿麻煩喜揉捏、捶打,已20餘年。每次經前發熱6~7天,經盡燒退,22歲結婚。末次月經2008年8月19日,經行5天,有血塊,14歲初潮。口乾,晨起明顯,納可,喜食涼,飢時不覺難受,寐可,時心煩,不咳嗽,時頭暈,記憶力下降。舌紅,中間有裂紋,苔薄白,邊尖有紅點,脈沉澀滑數,左關澀象明顯。腹部觸診,臍上一寸處壓痛,且覺指下腹主動脈搏動有力。處方:鏇復花、桃仁、柏子仁、當歸、澤蘭、茜草、鬱金各10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生地15克,枸杞子10克,川楝子6克,黃精10克,焦三仙各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五味子6克,山萸肉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丹皮10克。7劑,水煎服,每日1劑。2008年8月31日複診,腿煩明顯較輕,手較前有勁,余症均減,後以上方加減調治而愈。

按:患者因瘀血內留,氣血運行不暢則見腿煩喜揉捏、捶打;經前發燒乃因瘀熱所致,經後燒退因部分瘀血可隨月經排出體外,此由經中有血塊可知。瘀血阻礙清陽上升而見時頭暈,記憶力下降,但手酸軟無力,活動後加重乃為虛,口乾晨起明顯以及舌有裂紋乃為肝陰不足。故治以活血通絡,滋養肝陰,方以“辛潤通絡”方合一貫煎伍芍藥甘草湯,又佐丹皮以清內熱,再加入黃精、焦三仙、杜仲、桑寄生、五味子、山萸肉以培補肝腎。

案2

謝某,男,15歲。2008年8月3日初診。患者覺胃中痞滿,憋脹難受,覺有物堵,但不影響吃飯,不喜長出氣,寐可,時嚷(自主性呼喊,“啊”的聲音),此前2個月有一次突發性覺心抽緊到一塊兒,膻中處憋悶,喊之後口水多。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澀,左關澀象明顯。腹部觸診,臍上一寸處壓痛。詢問病史,正好5年前腹部被人打過。處方:鏇復花、桃仁、柏子仁、當歸、澤蘭、茜草、鬱金各10克。14劑,水煎服,每日1劑。2008年8月17日複診,藥後病大減,已不喊,痞滿僅遇事時出現,再予原方7劑而愈。

按:胃主降濁,不能通降則出現痞滿憋脹難受。覺有物堵而不影響吃飯,非為胃有實體物質阻滯。肝主呼,時呼喊乃因肝氣鬱結引起。氣鬱於膻中則見憋悶,郁於心胸則發抽緊到一塊兒。胃氣不降、氣機失調的根本原因在於臍上一寸處瘀血阻滯,故用“辛潤通絡”方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