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Fujino et al. 1951) Sakazaki et al. 1963是革蘭氏陰性多形態桿菌或稍彎曲弧菌,屬於弧菌屬,是一種常見的病原菌。腸炎弧菌是一種嗜鹽性的革蘭氏陰性菌,主要的棲息地在海水中。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海鮮,會引發食物中毒。

概述

副溶血性弧菌(又稱嗜鹽菌 Bibrio Parahemolyticus)是革蘭氏陰性多形態桿菌或稍彎曲弧菌。本菌嗜鹽畏酸,在無鹽培養基上,不能生長,3%~6%食鹽水繁殖迅速,每8~9分鐘為1周期,低於0.5%或高於8%鹽水中停止生長。在食醋中1~3分鐘即死亡,加熱56℃5~10分鐘滅活,在1%鹽酸中5分鐘死亡。

特點

已知副溶血弧菌有12種O抗原及59種K抗原,據其發酵糖類的情況可分為5個類型。各種弧菌對人和動物均有較強的毒力,其致病物質主要有分子量42000的致熱性溶血素(TDH)和分子量48000的TDH類似溶血毒(TRH),具有溶血活性、腸毒素和致死作用。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也稱嗜鹽菌食物中毒,是進食含有該菌的食物所致,主要來自海產品或鹽醃漬品,常見者為蟹類、烏賊、海蜇、魚、黃泥螺等,其次為蛋品、肉類或蔬菜。臨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為主要症狀。主要病理變化為空腸及迴腸有輕度糜爛,胃黏膜炎、內臟()淤血等。

盤點質控菌株(三)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沙門氏菌
膠皺孔菌
天藍色鏈黴菌
鏈黴菌
大腸埃希氏菌
紫椴栓菌
毛革蓋菌
副溶血弧菌
膠質乾朽菌
血紅擬革蓋菌
扁韌革菌
氧化烴無枝酸菌
嗜鹽放線多孢放線菌
白色擬諾卡氏菌
天藍吸水鏈黴菌
景德鎮鏈黴菌
柔毛鏈黴菌
馬杜拉放線菌
堅強芽孢桿菌
絳紅鏈黴菌
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
噬夏孢歐文氏菌
深藍鏈黴菌
黃色鏈黴菌
球孢鏈黴菌
中間型鏈黴菌
淡紫灰鏈黴菌
黑色鏈黴菌
綠色鏈黴菌
暗桔色鏈黴菌
灰色北里孢菌
分隔北里孢菌
丘疹北里孢菌
吸水鏈黴菌渾圓亞種
球芽孢桿菌
棘橙小單孢菌
暗黃紫色小單孢菌
微暗褐小單孢菌
檸檬色小單孢菌
棘孢棕色小單孢菌
巴氏黃單胞菌
藍色小單孢菌
灰白小四孢菌
黑色小單孢菌
藍綠小四孢菌
赭石色馬杜拉放線菌
東方擬無枝酸菌東方亞種
厭鹽類假諾卡氏菌
雲南原小單孢菌
微白黃鏈黴菌
阿拉伯鏈黴菌
嗜熱假諾卡氏菌
解澱粉芽孢桿菌
拒黴素鏈黴菌
酒紅鏈黴菌
嗜鹽擬諾卡氏菌
暗產色鏈黴菌
淺青紫鏈黴菌
奈良鏈黴菌
殺真菌素鏈黴菌
阿南德氏鏈黴菌
山羊豆根瘤菌
自養無枝酸菌
披髮糖多孢菌神戶亞種
加利利鏈黴菌
裝飾鏈黴菌
帚狀鏈黴菌
白色類諾卡氏菌
綠色糖單孢菌
橄欖鏈黴菌
豌豆根瘤菌
蘭色伏革菌
青黃類鏈黴菌
密褶孔菌
排孢遊動單孢菌並孢亞種
長孢遊動雙孢菌
節桿菌
自養假諾卡氏菌
東方擬無枝酸菌蒼黃亞種
地中海擬無枝酸菌
亞大韌革菌
乾酪乳桿菌乾酪亞種
野油菜黃單胞菌棲絨毛草治病
植物乳桿菌
野油菜黃單胞菌錦葵致病變種
牛莫拉氏菌
粗糙擬無枝酸菌
擴散芽孢桿菌
蘇雲金芽孢桿菌庫爾斯塔克亞
異樣纖維單胞菌
漢氏醋桿菌
稻黃桿菌
海利斯頓氏菌
土星假諾卡氏菌
坎普氏弧菌
哈氏弧菌
燦爛弧菌
解藻弧菌
河流弧菌
弗氏弧菌
硫磺擬無枝酸菌
需鈉弧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