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康吉斯達運動

列康吉斯達運動,中世紀西班牙人反對阿拉伯人長期占領的收復失地運動,共延續了近8個世紀,在1479年阿拉貢和卡斯提爾兩國正式合併,西班牙統一王國形成。

運動簡介

列康吉斯達運動 (Naz‘at Reconkista)
中世紀西班牙人反對阿拉伯人長期占領的收復失地運動。“列康吉斯達”,西班牙語意為“再征服”、“收復”。

經過

西班牙人收復失地的鬥爭,從718年在科爾敦加戰役阻擊阿拉伯人入侵起,至1492年西班牙人最後占領格拉納達止,共延續了近8個世紀,而以11~13世紀的鬥爭最為激烈。711年,阿拉伯伍麥葉王朝軍事將領塔里格·伊本·齊亞德率軍占領伊比利亞半島大部地區,滅西哥特王國,設首府科爾多瓦。後西班牙由伍麥葉王朝哈里發任命的總督治理。從此伊斯蘭教傳入,大批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遷入。756年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在西班牙科爾多瓦建立後伍麥葉王朝(756~1031),實現了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11世紀中期後伍麥葉王朝瓦解,先後在塞維亞、薩拉戈薩、穆爾西亞和格拉納達等地建立了伊斯蘭教地方割據王朝。後由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相繼統治西班牙。在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近800年間,西班牙進入高度文明發展的時期,經濟十分繁榮,伊斯蘭學術文化高度發展,首都科爾多瓦與巴格達齊名,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在阿拉伯人占領西班牙後,退居半島北部和東北部山區的西哥特封建貴族,聯合山區人民,逐漸建立了阿斯圖里亞、萊昂、卡斯提爾、阿拉貢、納瓦爾、巴塞隆納亞等信奉基督教的小王國。這些小王國時有分合,並從北部的坎塔夫里亞山區與庇里牛斯山區向南推進,開展驅逐阿拉伯人、收復失地的戰爭。718年,阿斯圖里亞國王佩拉約在科爾敦加戰役中阻擊阿拉伯人北進,揭開了收復失地運動的序幕。10世紀初,南部萊昂城形成萊昂王國。11世紀初,西班牙人占領杜羅河流域,建卡斯提爾王國,於1085年收復托萊多。1117年東北部的阿拉貢和巴塞隆納亞王國合併,攻占薩拉戈薩。1230年卡斯提爾與萊昂王國合併,成為抗擊阿拉伯人的主要力量。1212年在德托羅薩戰役中,基督教聯軍給穆瓦希德王朝60萬大軍以殲滅性的打擊。1236~1248年,卡斯提爾王國軍隊占領穆爾西亞、科爾多瓦和塞維亞。13世紀末,穆斯林僅據格拉納達一隅。1479年,阿拉貢和卡斯提爾兩國正式合併,西班牙統一王國形成。1492年1月,卡斯提爾王國軍隊攻占格拉納達,奈斯爾王朝末代素丹艾布·阿卜杜拉投降。從此,阿拉伯人被驅逐出西班牙,留居西班牙的穆斯林被強迫改宗基督教,或慘遭迫害。
(楊克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