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麥葉家族

伍麥葉家族

伍麥葉家族亦譯“倭瑪亞家族”、“翁米亞家族”,因古萊什部落創始人庫賽伊的重孫伍麥葉而得名,是阿拉伯半島麥加古萊什部落的主要家族之一。

伍麥葉王朝

伍麥葉家族伍麥葉家族
阿拉伯半島麥加古萊什部落的主要家族之一。亦譯“倭瑪亞家族”、“翁米亞家族”。得名於古萊什部落創始人庫賽伊的重孫伍麥葉。到伍麥葉之子艾布·蘇富揚時,其家族已成為在麥加政治經濟地位最顯赫的家族。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宣傳伊斯蘭教之後,以艾布·蘇富揚為首的伍麥葉家族曾糾集麥加其他家族,採用各種手段對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加以殘酷迫害。僅伍麥葉家族的奧斯曼最先信仰了伊斯蘭教。622年,穆罕默德遷徙到麥地那之後,艾布·蘇富揚多次率軍進攻麥地那。629年穆罕默德攻克麥加時,艾布·蘇富揚率眾歸信了伊斯蘭教,伍麥葉家族亦隨之信教,許多人成為穆斯林中傑出的行政官員。奧斯曼當選為第三任哈里發,是伍麥葉家族政治上的勝利,穆罕默德在世時曾先後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故他被稱為“雙光者”。奧斯曼當政時出於家族觀念,重用了伍麥葉家族出身的人擔任要職,賜予封地,如任命艾布·蘇富揚之子穆阿維葉出任敘利亞的總督,引起了各地穆斯林的反對,導致了奧斯曼被殺。其後,穆阿維葉與第四任哈里發阿里爭奪哈里發的職位,於657年爆發了隋芬之戰。穆阿維葉與阿里的爭權鬥爭是伍麥葉家族與哈希姆家族間矛盾的反映。阿里死後,穆阿維葉逼迫阿里之子哈桑放棄哈里發職位,退居麥地那,而創立了伍麥葉王朝(661~750)。

發展與衰落

伍麥葉人征服了北非、西班牙和中亞地區,進入印度,攻打西西里,擴展了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創立了國家一系列制

伍麥葉家族伍麥葉家族
度,對鞏固發展伊斯蘭教有貢獻。耶濟德的兒子穆阿維葉二世僅擔任3個月哈里發即去世,他沒有子嗣繼位,伍麥葉家族的統治權落到伍麥葉的曾孫麥爾旺一世(684~685在位)手中,王朝開始了麥爾旺族系的統治。這時,麥加的伊本·祖拜爾仍據希賈茲僭稱哈里發,與伍麥葉王朝對抗。直到麥爾旺的兒子阿卜杜勒·麥利克執政時才派兵攻克麥加,鎮壓了最後一個哈里發的競爭者。740年,哈希姆家族的阿拔斯人在呼羅珊起義,伍麥葉人節節敗退,它的最後一個哈里發麥爾旺二世逃到埃及,750年被俘獲處死。750年6月,阿拔斯人利用宴請之機,殺害伍麥葉家族權貴人物,只有伍麥葉王朝第十位哈里發希沙姆的孫子阿卜杜·拉赫曼倖免逃脫,喬裝輾轉來到西班牙,建立了後、伍麥葉王朝。從第八任埃米爾阿卜杜·拉赫曼三世(912~961在位)起,採用了“哈里發”的尊號。1031年西班牙後伍麥葉王朝滅亡,從此伍麥葉家族退出政治舞台。

後伍麥葉王朝

後伍麥葉王朝(a1—Umawiyyun al—Andalus)中世紀阿拉伯人在安達盧西亞建立的伊斯蘭教王朝(756~1031)。亦稱“西班牙埃米爾公國”、“科爾多瓦哈里發國”、“科爾多瓦伍麥葉王朝”等。中國史籍稱“白衣大食”、“西大食”。西方史籍稱“西薩拉森帝國”。712年阿拉伯軍隊占領安達盧西亞(今西班牙南部),伊斯蘭教隨之傳入,僅北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由基督教西哥特王國控制。伍麥葉王朝時派埃米爾(即省督)管轄,受馬格里布總督節制。首府設在科爾多瓦。750年,阿拔斯人對伍麥葉家族進行大屠殺時,伍麥葉王朝第十任哈里發希沙姆之孫阿卜杜·拉赫曼·伊本·穆阿維葉(731~788)幸免於難,偽裝逃走。他途經巴勒斯坦、埃及,於755年到達北非的休達,受到其母舅所屬的柏柏爾部落的保護,並組織軍事力量。他派遣其隨從白德爾渡海到西班牙,爭得原敘利亞伍麥葉王朝舊部軍隊的幫助和支持。755年末,阿卜杜·拉赫曼率柏柏爾軍從格拉納達南部海岸登入,附近諸城守軍迎降。756年,率軍自塞維亞北進,在瓜達爾基維爾河畔,同阿拔斯王朝駐西班牙總督優素福的軍隊決戰,優素福敗逃,遂攻占科爾多瓦,自稱“埃米爾”,建立後伍麥葉王朝。757年,他下令停止在聚禮日為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祈禱。後又追奔逐北,攻陷托萊多城,殲滅了優素福殘部,並平定了各地的暴動。他制定各種政策,發展經濟、文化、教育、城市,收效顯著,為王朝奠定了基礎。788年阿卜杜·拉赫曼逝世後,其繼任者因治國無方,各地新歸信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不斷暴動,一些省區的封建首領宣布獨立,王朝處於內亂和分裂割據的局面。91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891~961)繼任埃米爾。他足智多謀,勵精圖治,善於用兵,逐一收復了喪失的省區,擴展了版圖,使王朝得到中興。920

伍麥葉家族伍麥葉家族
年,他率軍北征,向基督教萊昂國王奧多諾二世的聯軍進行聖戰,攻占聖·埃斯特班要塞。924年又摧毀那發爾首都潘普洛納。928年,摧毀西班牙南部西哥特王朝的波巴斯特羅要塞,俘虜王室權貴。929年1月,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宣布稱哈里發,下令在聚禮日的祈禱和公文中,以“保衛安拉宗教的哈里發”稱呼他,並獲得“信士們的長官”的尊號。從此後,史學家又稱該王朝為“科爾多瓦哈里發帝國”。93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攻占托萊多城,叛軍宣布投降。他還向南部的法蒂瑪王朝和北方的基督教諸王國發動軍事攻勢。931年,攻占休達,將領土擴張到北非的提阿雷特。海軍稱霸西地中海,以優勢的船隊抑制了法蒂瑪王朝海軍對半島沿岸的襲擊。同時與歐洲國家修好。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和繼任者哈凱姆二世(96l~976)以及侍從長曼蘇爾(977~1002)統治時期,與阿拔斯王朝和法蒂瑪王朝相抗衡,成為西方強大的伊斯蘭國家。

社會狀況

後伍麥葉王朝統治西班牙近300年,成為歐洲最繁榮富庶的地區,使伊斯蘭教及其學術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和發展。王朝最高統治者為哈里發(或埃米爾),掌握著全國的軍事、行政、司法和宗教大權。以遜尼派為國教,以馬立克學派的教法學說立法和執法。哈里發之下設侍從長,行使首相職權,由各部大臣和樞密院官員組成最高行政會議(迪萬)。全國分6個省區,由瓦利(al-Wali,即省長)負責軍政事務,司法權由哈里發委派教法官執行,朝廷設總法官。全國有10萬

伍麥葉家族伍麥葉家族

名常備軍,戰時出征,平時執行交通和對外貿易任務。王朝採取一系列政策,興修水利,開墾土地,改良耕作技術,發展畜牧,植桑養蠶,鼓勵手工業和商業,開發礦產資源,進行東、西方貿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王朝大力倡導和贊助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在各主要城市創辦各種學校、圖書館、書店、天文台、醫院,阿拉伯語得到傳播和使用,促進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發展。在10世紀時,首都科爾多瓦有居民1l 33萬戶,約40~50萬人。前3任埃米爾在此創辦免費高等學校27所,並在最大的科爾多瓦清真寺創辦歐洲第一所科爾多瓦大學,吸引著東西方的穆斯林及信奉基督教的學生來此學習。這所大學的圖書館藏有40萬冊圖書,許多書籍都是珍本。在該城還建有清真寺700座,公共澡堂300所。科爾多瓦與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齊名,成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王朝聘請和鼓勵不同信仰的東西方學者從事哲學、自然科學和宗教學術研究,並通過翻譯活動將阿拉伯東方伊斯蘭文化與希臘文化相結合,在伊斯蘭教義學、教法學、哲學、天文學、醫學、數學、語言學、史學和文學等領域取得大量成就,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學者,其著述豐富多彩,在中世紀伊斯蘭學術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伊斯蘭科學文化通過科爾多瓦和托萊多兩城傳到西歐,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11世紀起,王室內部爭權奪利,禁衛軍專權,哈里發更迭頻繁,政局陷於混亂。1031年,哈里發希沙姆三世(1027~1031)被廢黜,哈里發國家分裂為20多個由封建主掌權的小國,後大多被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所滅。

再創輝煌

後伍麥葉王朝(a1—Umawiyyunal—Andalus)是中世紀阿拉伯人在安達盧西亞建立的第一個伊斯蘭王朝(公元756~1031存在),史稱稱西班牙埃米爾公國、科爾多瓦哈里發國、科爾多瓦伍麥葉王朝。中國史籍稱白衣大食、西大食。西方史籍稱西薩拉森帝國。
早在公元712年阿拉伯軍隊初次占領安達盧西亞(今西班牙南部)時,伊斯蘭教就已傳入西班牙。但這期間,西班牙北部和東部的一部分地區仍在基督教西哥特王國控制範圍,其餘地區已落入穆斯林之手。這期間,伍麥葉王朝時派埃米爾(即省督)管轄該地區,行政上受馬格里布總督節制。首府設在科爾多瓦。
公元750年希沙姆之孫阿卜杜·拉赫曼·伊本·穆阿維葉(731~788)逃出巴格達後途經巴勒斯坦、埃及,於754年到達北非的休達,受到其母舅所屬的柏柏爾部落的保護,並在那裡開始組織用於復仇的軍事力量。公元755年,他派遣其隨從白德爾渡海到西班牙,設法爭得了原敘利亞伍麥葉王朝舊部軍隊的幫助和支持。年末,阿卜杜·拉赫曼率柏柏爾軍從格瑞那達南部登上西班牙海岸,附近諸城守軍不戰而降。次年,又率軍自塞維亞北進,在瓜達爾基維爾河畔,同阿拔斯王朝駐西班牙總督優素福的軍隊決戰,優素福敗逃,遂攻占科爾多瓦,阿卜杜·拉赫曼·伊本·穆阿維葉自稱“埃米爾”,建立了後伍麥葉王朝。

公元757年,阿卜杜·拉赫曼·伊本·穆阿維葉下令停止在聚禮日為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祈禱。後又追奔逐北,攻陷托萊多城,殲滅了優素福殘部,並平定了各地的暴動。這期間,他制定各種政策法規,注重發展經濟、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設,並收效顯著,為王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公元788年,阿卜杜·拉赫曼逝世。其繼任者由於腐敗無能、治國無方,各地新歸信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不斷發動起義暴動,一些省區的封建首領紛紛宣布獨立,王朝深處內亂與分裂割據狀態。
公元91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891~961)繼任埃米爾。他足智多謀,勵精圖治,善於用兵,逐一收復了喪失的省區,擴展了版圖,使王朝得到中興。公元920年,他率軍北征,宣布對基督教萊昂國王奧多諾二世的聯軍進行聖戰,攻占聖·埃斯特班要塞。924年又摧毀那發爾首都潘普洛納。928年,摧毀西班牙南部西哥特王朝的波巴斯特羅要塞,俘虜王室權貴。公元929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宣布稱哈里發,下令在聚禮日的祈禱和公文中以“保衛安拉宗教的哈里發”稱呼他,並獲得“信士的長官”尊號。從此,史學家稱該王朝為“科爾多瓦哈里發帝國”。
公元932年,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攻占托萊多城,叛軍宣布投降。同時向南部的法蒂瑪王朝和北方的基督教諸王國發動軍事攻勢。933年,攻占休達,將領土擴張到北非的提阿雷特。其強大的海軍從此稱霸西地中海,以優勢船隊抑制了法蒂瑪王朝海軍對半島沿岸的襲擊。同時他與歐洲國家修好。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和繼任者哈凱姆二世(公元96l~976)以及後來的曼蘇爾(公元977~1002)統治時期,科爾多瓦哈里發帝國與阿拔斯王朝和法蒂瑪王朝勢均力敵,相互抗衡,成為西方最強大的伊斯蘭國家。
後伍麥葉王朝一直延續到公元1031年才宣告滅亡。至此,顯赫了300餘年的伍麥葉家族終於退出了阿拉伯政治舞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