刖人守門銅車形器

刖人守門銅車形器

刖人守門銅車形器,是依律刑罰的物證,屬於西周(公元前1046到前771年),1989年山西省文喜縣出土,山西省博藏品。全器可轉動的部位共15處,構思奇特,製作精巧。

摘要:

刖人守門銅車形器,是依律刑罰的物證,屬於西周(公元前1046到前771年),1989年山西省文喜縣出土,山西省博藏品。全器可轉動的部位共15處,構思奇特,製作精巧。

簡介

刖人守門銅車形器,是依律刑罰的物證,屬於西周(公元前1046到前771年),1989年山西省文喜縣出土,山西省博藏品。

設計特點

車內可置梳妝用品。兩檔有門,門旁各立一個守刖刑的裸人,一檔為斷左足者扶門栓。蓋鈕,四角有猴、虎、熊、鳥等,這應是“域養禽獸”的苑囿之景。苑囿是以園林為主的離宮,內養禽獸,供帝王遊憩、騎射等活動。全器可轉動的部位共15處,構思奇特,製作精巧,至今僅見一件。

依律刑罰的物證

西周始,中國已有較完備的刑罰處罰制,此器為一件重要物證。刖刑,即斷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