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爐店村

六爐店村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常莊鎮,是當地聞名的養兔專業村,村民有飼養長毛兔的傳統習慣,多數農民已基本掌握了長毛兔飼養技術。

基本信息

簡介

六爐店村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常莊鎮,是當地聞名的養兔專業村,村民有飼養長毛兔的傳統習慣,多數農民已基本掌握了長毛兔飼養技術。
隨著農民商品意識的提高,養兔的熱情不斷高漲。村里因勢利導,努力在搞好服務、擴大規模、實行良種良法配套、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一是更新品種,提高良種的覆蓋率。前幾年,該村的兔群結構主要是以西德長毛兔為主,年產毛量較低。對此,該村在引進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上突破。先後從上海引進了“唐行”種兔1000隻,接著又從浙江寧波引進著名高產優質“巨型明星”種兔2000隻,這兩種兔每隻年均產毛可達2公斤,比西德兔收入增加兩倍以上。幾年來,全村共引進良種兔4萬多隻,良種覆蓋率達96%,特別是人工拔毛,每公斤價格穩定在200元以上,每隻兔年純盈利由80元提高到150元。二是在飼料上全部採用顆粒飼料為主,青粗飼料為鋪,在餵養方式上,採取定時、定量、定人餵養;對一些關鍵的飼養技術,村里採取多種形式,聘請專業技術人員來村講課傳授技術,同時,播放專題科教片。三是村同鎮獸醫站聯合設立了獸醫門診部,與專業戶簽訂疫病防治承包契約,達到了常見病不出家,大病不出村,形成了一個從疫病防治到藥物供應的服務網路。

經濟發展

該村每隻長毛兔每年剪毛4次,每次剪4兩,每斤兔毛按80元計算,一隻長毛兔年收入就達120元,每人平均養殖50隻,人均純收入可達6000元以上,況且拔毛價格翻番,與辦工廠、企業相比,時間短、風險小、效益高。該村養兔專業戶曹士新一家4口人,養兔410隻,僅賣兔毛年收入就達3萬元。農戶王廣富在空閒地建了一座養殖場,共養兔500隻,由於他懂技術,會管理,產毛多,質量好,又出售種兔,年純收入10萬元。像他們這樣的戶,占全村總戶數的60%。
誰家兔子養得多,誰家莊稼就長得好。六爐店村的村民認為,每20隻兔子排泄的兔糞與一頭豬相當,不僅培肥了地力,還節省了買化肥的開支,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全村一年節省化肥10萬多公斤,節約資金8萬多元,與不養兔的農戶相比,養兔戶每畝增產糧食150公斤。

交易夜市

為了推動村民養兔,常莊鎮建起占地10畝的兔毛交易夜市,每天交易者多達2000多人。這裡工商、稅務、治安、銀行等服務配套設施齊全。被《山東電視台》、《人民日報海外版》作過報導,國內上海、廣東、福建等18個省市,尤其是新加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的客商蜂擁而至,使這個彈丸之地變得熱鬧非凡,年成交額高達1億元,村創收400餘萬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3畝(其中:田6畝,地237畝),人均耕地1.08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66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13畝,其他面積4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58戶全部飲用井水。有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2輛,機車10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59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7畝。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在磚木結構房屋中,有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在其它結構的房屋中。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28.18%;畜牧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30.9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70頭,肉牛43頭,肉羊186頭);林業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38.67%;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2.21%。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畜牧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94%。該村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計畫發展泡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8戶,鄉村人口228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5人,勞動力126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06人,漢族2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人,參合率84.96%;享受低保2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1.7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十字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6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4.6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基礎差。學校基礎設施差,教師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艱苦。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採礦業,加大礦石探查和開採力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