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1年

公元941年

後晉天福六年(941)八月二十四日,吳越王錢元瓘因受驚發狂而卒。 南唐升元五年(941)、後晉天福六年十一月,南唐派使者分別按民田,以田肥瘦定其稅額,民間稱平允。 南漢大有十四年(941),後晉天福六年,南漢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王定保卒。

(圖)王定保王定保

公元941年是天福六年

歷史紀事

後蜀罷節度使典禁兵

後蜀自開國後,常以節度使掌禁軍,或是節度使兼其他職掌留於成都,本鎮之事由幕僚主持,節度使在成都專事聚斂,不理政事。後蜀後主孟昶深感其弊,於廣政四年(941)、後晉天福六年二月,加衛聖馬步都揮使、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趙廷隱樞密使武信節度使王處回、捧聖控鶴都指揮使寧節度使張公鐸檢校官,均罷其節度使之職。後至廣政六年底,復以將相途領節度使

吳越錢元瓘卒,錢弘佐襲位

後晉天福六年(941)八月二十四日,吳越王錢元瓘因受驚發狂而卒。傳位子錢弘佐。吳越內都監章德安秘不發喪,與諸將謀殺內牙指揮使,廢錢元瓘養子錢弘侑為庶人,幽禁起來。九月,錢弘佐即吳越王位,十二月後晉以錢弘佐為鎮海、鎮東節度使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錢弘佐(928——947),錢元瓘第六子,在位十七年,於後晉開運四年卒。謚忠獻。

南唐定民田稅

南唐升元五年(941)、後晉天福六年十一月,南唐派使者分別按民田,以田肥瘦定其稅額,民間稱平允。從此以後,南唐調兵或勞役、賦斂,均以稅錢為準。

文化紀事

王定保

南漢大有十四年(941),後晉天福六年,南漢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王定保卒。王定保(870——941),琅邪人。唐光化三年(900)進士,唐末避中原之亂南奔於楚,不見遇馬殷,遂入嶺南,附於劉氏無北歸意。王定保著有《唐摭言》十五卷,詳載唐代貢舉之制,流傳至今。

雜譚逸事

吐谷渾奔晉

(圖)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

後晉高祖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入契丹,居住於雲、蔚(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桑乾河流域)的吐谷渾各部也隨之入契丹。吐谷渾苦於契丹的虐政思南附後晉,於是一千多帳吐谷渾部落,帶車馬牛羊取道五台歸後晉。引起契丹的憤怒,契丹派使節指責石敬瑭招納叛亡。天福六年(941)正月,晉派供奉官張澄領二千兵力搜尋定居在并州(今山西太原)、鎮州(今河北正定)、忻州(今山西忻縣)、代州(今山西代縣)的吐谷渾,驅趕返回契丹的原住地,但逐之不去,遂派劉知遠至太原撫慰。當年五月,吐谷渾大酋長白承福率麾下念虎里、赫連功德等入晉朝見。

閩王曦王延政兄弟相攻

閩王王曦與建州(今福建建甌)刺史王延政兄弟雖於永隆二年(940)修好盟誓,但相互猜忌依舊。永隆三年正月,王延政修建州城,周邊二十里,請王曦以建州為威武軍,並以其為節度使,而王曦因威武軍一向在福州,未從王延政所請,而以建州為鎮安軍,王延政為節度使並封為富沙王。王延政改鎮安軍為鎮武軍。四月,王曦懷疑汀州(今福建長沙)刺史王延喜與王延政相勾結,派人捉王延喜押回福州。六月,又賜泉州刺史王繼業死,並族殺了與王繼業友善的司徒兼門下侍郎楊半沂。閩宗族、勛舊相繼被誅,人心惶惶。王曦揮霍無度,國計使陳匡范為保每天萬金,向商人借貸,借支諸省務錢,又怕事情敗露,憂懼而死。陳匡范死後,諸省務向王曦報告了借條之事,王曦怒而斷陳匡范之屍,以黃紹頗為國計使。黃紹頗賣官鬻爵,價格從百緡至千緡不等,除了以蔭補官外,官員均納錢即授官。七月,王曦自稱大閩皇、領威武節度使,與王延政互相攻戰,各有勝負,福州建州之間,屍骨遍野。十月,王曦即大閩皇帝位,王延政自稱兵馬元帥

南漢劉龔更名為劉龍

南漢大有十四年(941)、後晉天福六年十二月,南漢高祖劉龔病重,有胡僧說劉龔名字不利,於是劉龍取“飛龍在天”之義,更名劉龔(音yan)。

安重榮被殺

後晉成德節度使(治鎮州,今河北正定)安重榮原為後唐將領,石敬瑭與後唐交戰時,安重榮自代北率千騎投河東。後晉開國後封安重榮為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出身行伍,性格粗獷,對晉高祖石敬瑭對契丹自稱兒皇帝的行徑深以為恥,因此見到契丹使節或是不加禮遇,或是派人暗殺。晉天福六年(941)六月,安重榮捉契丹使者拽刺,上表痛斥石敬瑭父事契丹,竭盡中原財力以取媚,又致書當朝權貴及各鎮,聲言必與契丹決戰之心。九月,安重榮殺契丹使者。十二月,安重榮召集數萬饑民向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進發,晉以天平節度使杜重威為招討使擊之。兩軍於宗城(今河北威縣東)西南遭遇,安重榮列偃月陣,晉軍不能破陣。杜重威想後撤,指揮使王重胤建議以精兵擊對方左右翼,自己領兵擊中軍。晉軍出擊,成德軍稍後撤,成德排陣使趙彥之降晉,安重榮聞訊大懼,藏身於輜重之中,晉軍乘勝追擊,斬首一萬五千級。安重榮退保宗城,當夜為晉軍所破,安重榮只與十幾騎逃回鎮州。當時天氣寒冷,成德人陣亡及凍死有二萬多人。至天福七年正月,鎮州牙將引晉軍入城,殺二萬守城百姓,捉安重榮,斬之。石敬瑭函安重榮首級送契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