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71年

公元471年

公元471年,中國歷史上的北魏面對中原地區較高的經濟、文化、政治與財政制度,不得不加速自身的漢化和封建化進程,以求跟上歷史發展的步伐。這一時期,由於長期戰爭,大量的人口南逃和死亡,出現了地荒人少的局面。北魏馮太后和孝文帝進一步貫徹太武帝拓跋燾的治國方針,把漢化運動和財政改革結合起來,大踏步地向前推進。

大事記

(圖)公元471年北魏馮太后

公元471年,孝文帝即位,年僅5歲,由馮太后輔政。

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延興元年):北魏占領山東一些州郡後,九月,青州高陽發生了封辯為首的農民起義;十一月,齊州平陵發生了司馬小君為首的農民起義

公元471年:孝文帝在其祖母馮太后的幫助下,實施“班祿”制:即規定官員的俸祿,嚴厲懲辦貪官污吏;推行“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建立“三常制”,使北魏的政治、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公元471年以後:梁城、潘城(今平圩鎮)至淮陽一線(今鳳台縣境)更為南征北伐的要衝,水陸廝殺的戰場。公元471年,宋北琅邪、蘭陵兩郡太守垣崇祖受命收復淮河以北失地而入侵北魏700里並挫北魏鎮南王劉昶。

(圖)公元471年北魏疆域圖

公元471年:文成帝拓跋的皇后馮氏以太后身份,殺了專權的大臣乙渾,逼十八歲的獻文帝拓跋弘禪位給剛滿四周歲的太子拓跋宏,馮太后則被尊為太皇太后,臨朝聽政二十年,實際上掌握著政權,歷史上稱她為“文明太后” 。獻文帝雖讓出皇位,但作為太上皇仍可左右朝政。

公元471年(農曆10月1日):阿知的後裔又改賜姓為“大藏”。大藏氏中的大藏春實,因功被封為征西將軍後,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築城。此後,他的後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

逝世名人

(圖)公元471年中國最早的畫聖陸探微畫像

陸探微:生於南朝宋公元424年,卒於公元471年,吳(今江蘇省蘇州一帶)人。南朝宋明帝時宮廷畫家,中國最早的畫聖。在中國畫史上,據傳他是正式以書法入畫的創始人。他把東漢張芝的草書體運用到繪畫上,可惜今已難再見到他的畫跡。

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載有他的畫達七十餘件,題材十分廣泛,從聖賢圖繪、佛像人物至飛禽走獸,無一不精。與東晉顧愷之並稱“顧陸”;連謝赫的《古畫品錄》中也對他推崇備至。他是江南蘇州一帶最早的傑出畫家之一。陸探微通過對草書連貫一氣的行筆運勢特點的敏銳把握和巧思妙琢,將它引入繪畫領域,創作出前所未有的“一筆畫”法。為了研究其遺風,撰者隨文附有同樣畫鳳的作品數件,以資參酌比較。他的人物畫被形容為“秀骨清像”,他的筆跡“勁厲,如錐刀焉”,他的線紋“連綿不斷”被稱為“一筆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