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8年

公元468年

公元468年,西方國家“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後代進軍東羅馬遭到失敗,再加上內部統治的離散性,短暫的“匈奴王國”宣告解體。雖然經過300多年洗禮的北匈奴在歐洲結束了自己的行蹤,但是它改寫了歐洲歷史,也給後來的蒙古王朝征戰歐洲、建立曠古霸業開闢了先河。

大事記

(圖)公元468年拜占庭帝國大軍圖

公元468年2月:魏廷以青、徐二州平定,遣中書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幣祀於東嶽。( 《魏書·禮志》

公元468年(北魏盛興二年):設白土縣,治所在今彬縣西南十里水口塬,是關中通往豳州城(今縣城)及絲綢之路西行古道的必經之地。

公元468年(宋·泰始四年) 是年二月:魏兵攻破歷城,濟南太守崔道固降。

公元468年:北魏軍圍攻劉宋之青州,劉宋析青州之地置東青州,州治在不其城,委沈文靜為刺史。沈文靜自建康(今南京)率軍由海道赴任並增援青州,行至不其縣境,為北魏軍

(圖)公元468年公元468年北匈奴潰逃遺址

所阻,乃退守不其城,鏇為北魏軍所破,不其轉屬北魏。

公元468年:倭王派身狹村主青和栓隅民使博德,去南朝宋國要求支援技工。宋國支援了漢織、吳織、兄援、弟援。

公元468年:也就是中國宋明帝4年,拜占庭帝國皇帝因凡達爾首領蓋撒里克攻陷了羅馬城而興兵10萬討伐,東羅馬帝國皇帝派出一千餘艘戰船和十萬人支援西羅馬,與蓋撒里克的軍隊會戰於迦太基附近,後拜占庭軍大敗。

出生名人

(圖)公元468年鍾嶸圖(右二)

鍾嶸:生於公元468年,卒於公元518年,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人,晉侍中鍾雅七世孫,從祖鍾憲,任南齊正員郎,父親鍾蹈為齊中軍參軍。鍾嶸幼而好學,師從齊永明衛將軍王儉,因“有思理”.“明《周易》 ”,舉為本州秀才。歷任南康王侍郎、撫軍行參軍、司徒行參軍等職。衡陽王蕭元簡出任會稽太守,引為記室,專掌文書典籍,後又任晉安王、西中郎蕭綱記室,故世有鍾記室之稱。《梁書》、《南吏》均有傳。著有《詩品》 ,亦名《詩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關於五言詩的理論批評專著,也是中國詩話的開山祖。全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為詩歌理論;另一部分為詩歌批評。就詩歌理論來說,涉及到這樣幾個方面:第一,詩歌的產生和功用;第二,五言詩發展史;第三,滋味說;第四,用典和聲病說。

逝世名人

(圖)公元468年求那跋陀羅畫像(圖睡者)

求那跋陀羅:生於公元394年,卒於公元468年。華言功德賢,劉宋時代的大譯師。因是大乘學者,故被稱為摩訶衍。他是中天竺人,婆羅門種姓。幼年時代,即學五明,所以天文、書算、醫方、咒術,無不通曉。後讀《阿毗縣心論沁》改信佛法。他的家庭,因信仰婆羅門教,世代禁絕沙門,他在家無法容身,只好離家出走,遠道尋師。出家之後,精研佛典。及受具戒時,即博通三藏。梁《高僧傳》卷三說他“為人慈和恭恪,事師盡禮”。他先學小乘,後改大乘。於朱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乘船來華,到達廣州,住制旨寺。當時的刺史車朗上表報告宋文帝劉義隆,隆即遣使將他迎接到京都(今南京市)住祗洹寺,受到熱情款待。未幾,即開始譯經工作。隨後譙王義宣住荊州十年。宋泰始四年,為他立傳。(公元468年)卒,世壽七十有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