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6年

公元416年

公元41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農曆丙辰年,在中國包括東晉義熙十二年、西涼武昭王李皓建初十二年、後秦後主姚泓永和元年、後秦高祖姚興弘始十八年、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十二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神瑞三年等諸侯國年號。這一年,法顯法師去世。歐洲西科特人占領西班牙。

紀年

丙辰年(龍年)
東晉義熙十二年
後秦弘始十八年,永和元年
北魏神瑞三年,泰常元年
北涼玄始五年
西涼建初十二年
北燕太平八年
夏國鳳翔四年
西秦永康五年
白亞栗斯建平二年

中國大事件

(圖)公元416年法顯法師

後秦姚興於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死,其子姚泓繼位,姚興諸子姚弼、姚情、姚耕兒爭奪帝位,發生內亂。北方大夏赫連勃勃、西方西秦王熾磐、西南氐王楊盛不斷入侵,處境困難。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劉裕率軍北伐,攻打後秦。這次北伐十分順利,只一年時間,漢魏以來的名都——洛陽和長安,都被東晉打下了。後秦主姚弘,被俘後送到了建康(今南京市)。

慧遠法師住東林三十餘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於晉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卒,終年八十三歲。

(圖)公元416年陶淵明

公元416年,秦州地震有地聲,這是史籍所載最早有地聲的地震。

法顯法師曾到印度、斯里蘭卡等許多地方,歸國後於公元416年寫成《佛國記》,這是研究中亞和印度等的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獻。法顯遠赴天竺取經歸來後,於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冬,在建康道場寺和覺賢共譯《摩訶僧祇律》。

公元416年,五十二歲的陶淵明寫《飲酒二十首》。

歐洲大事件

公元416年,作為羅馬同盟者的西哥特人(Visigodos)來到伊比利亞半島,任務是驅除阿拉諾人、汪達爾人和斯維匯人。阿拉諾人和汪達爾人很快就被戰勝了。但是已經建立了牢固的政權的斯維匯人則沒那么容易屈服。兩個民族在半島上的爭霸戰持續了一個半世紀,西哥特人416年占西班牙並宣布建國,其餘日耳曼部落也紛紛效仿割地封侯,一時間羅馬帝國境內竟成立了數個日耳曼人的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