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8年

公元308年

公元308年,戊辰年(龍年);西晉永嘉二年;成漢晏平三年;前趙元熙五年,永鳳元年。

事件

(圖)東晉親趙侯印印東晉親趙侯印印

永嘉二年(308)十月,劉淵稱皇帝,國號漢,改元永鳳。劉淵稱帝建漢後,勢力不斷增長。造反兵敗的石勒率領胡人部眾幾千人、烏桓部落2000人歸順劉淵,上郡(今陝西北部)四部鮮卑陸逐延、氐酋單于徵、東萊王彌等也都歸降劉淵,這樣形成了一支由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各族組成的反晉力量,劉淵稱帝的意圖也漸明顯。為給建立帝業做準備,劉淵四處出兵,頻繁侵擾晉地。308年冬十月,劉淵正式稱帝。

公元308年匈奴人劉淵稱帝。開始了滅晉的歷程。八年後西晉滅亡,它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攻滅的王朝,同時也開創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先例。一直到公元439年北涼降魏為止的136年間裡,北方出現了五胡十六國。

“八王之亂”毀了西晉,成就了少數民族政權。早在公元308年,匈奴貴族劉淵就趁著天下大亂,自立為帝,建立了國號為“漢”的割據政權。 劉淵把都城設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但他心中的都城,卻是洛陽。為了到洛陽當皇帝,他帶領他的兒子劉聰,數次向洛陽發起進攻,可是司馬越率軍頑抗,每次都讓他們的部隊止步於洛陽城門外。

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08年),後漢主劉聰(匈奴人)拜蒲洪為平遠將軍,洪不受,自稱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後漢兵占領關中,強端子孫為保一族之生存,應在這一年離開關中,不返故地武都而奔居略陽投靠蒲洪,以求蔭庇。強乾子孫,世居略陽,經近三百年的繁衍,已為略陽著姓。而符雙、強端以四百人降魏(並非都姓強),其子孫在關中備受輕侮,生存維艱,此時臨難依人,顯見其與乾公後人實在無可比擬。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三月上巳節那天,建鄴本地的官屬人民都到江邊修禊乞福。就在這時,琅琊王司馬睿乘肩輿,具威儀,大張旗鼓地列隊出來觀禊。而王敦、王導等等南渡的中原衣冠名士都滿懷敬仰地跟在後面。這架勢立刻吸引了萬千江南士民,許多當地名族如紀家、顧家看到了之後都驚訝得不得了,繼而是非常畏懼,都紛紛拜伏在道左。

公元308年,劉淵稱漢帝。第二年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集中兵力進攻洛陽。洛陽的老百姓雖然恨透腐朽的西晉王朝,但是也不願受匈奴貴族的統治。所以劉淵兩次進攻,都遭到洛陽軍民的猛烈抵抗,不得不退兵。

人物

公元308年(晉懷帝永嘉二年)是石勒人生重大轉折的一年,他被漢主劉淵任命為輔漢將軍率軍轉戰趙魏之地(河北河南一帶),正式成為方面大員,擁有自己獨立的軍事力量,並在第二年建立了附屬自己的政治集團- 君子營。

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08年),後漢主劉聰(匈奴人)拜蒲洪為平遠將軍,洪不受,自稱護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陽公。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後漢兵占領關中,強端子孫為保一族之生存,應在這一年離開關中,不返故地武都而奔居略陽投靠蒲洪,以求蔭庇。強乾子孫,世居略陽,經近三百年的繁衍,已為略陽著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