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6年

公元256年

公元256年也稱為丙子年(鼠年);曹魏正元三年,甘露元年;蜀漢延熙十九年;東吳五鳳三年,太平元年。

大記事

(圖)《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

1、中醫古籍《針灸甲乙經》著成,作者:皇甫謐;晉國人。

2、三國時期,孫峻派遣呂據等將領進攻魏國,但孫峻在戰爭期間病逝,由從弟孫綝接掌權力。

3、公元256年,來自薩珊王朝的波斯帝國組成的強有力軍隊對杜拉歐羅普斯城大舉侵犯,挖地道來破壞這裡的城牆。

出生

沒有該年出生的名人。

逝世

(圖)呂岱呂岱

1、呂岱(161年-256年),字定公,中國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吳國人,原系廣陵海陵人,本為郡縣吏,因避中原之亂而南渡。受孫權賞識,在其手下做事。後因功累遷廬陵太守,東漢延康元年(220年),任交州刺史,因討滅桂陽的王金,再被命為安南將軍,假節,封都鄉侯。東吳五鳳五年(256年),呂岱以九十六歲高齡去世,是三國時期少見的長壽人物。

2、孫峻(約218年-256年),字子遠,三國時期吳人。孫峻的曾祖父孫靜是長沙王孫堅的幼弟;靜長子皓,皓三子恭,而峻為孫恭之子。因此,孫權是孫峻的堂伯公。太平元年(256年),孫峻受魏降將文欽慫恿伐魏。據《三國志》描寫,孫峻在伐魏途中,因“夢為諸葛恪所擊,恐懼發病死”,卒年時三十八歲。

3、編著《布哈里聖訓實錄》的作家艾卜.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本.布哈里逝世。

他是伊斯蘭權威學者、聖訓學家、著作家。(伊歷194年---256年)

4、王肅(195—256),一代經師。
王肅,字子雍。東海郯(音tan。今山東郯城)人。父王朗,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學者。他“高才博雅,而性嚴整慷慨,多威儀,恭儉節約。”(《三國志·魏志·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學識淵博而富才氣,為人正直爽朗。曾因“通經”而拜為“郎中”。又因品德優良舉為“孝廉”、“茂才”,從此官運亨通,一直做到權力很大的御史大夫。因為他功勞卓著,還封為安陵亭侯、蘭陵侯。他把滿腹經綸運用到治國安邦的大業上,寫了不少“奏議論記”,為國家的治理出謀劃策。並對《易》《春秋》《孝經》《周官》等經典作傳,以此表達他的思想和見解。王朗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積極入世的態度,都對王肅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王肅之學,融合儒道,以為魏晉玄學的先導,雖在魏晉之際顯赫一時,但在玄學逐步興起之後,王學的傳授就逐漸衰落。傳於世的僅存零星的記載。以及偽書《孔子家語》、《孔叢子》等。世人稱王學興而經學亡,玄學興而王學亡。王學的時間雖不長,王肅卻仍不失為經學傳授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61歲的一代經師王肅與世長辭,數百個學生為他披麻戴孝,可見影響之大。由於他的功勳和特殊的地位,死後被追贈為衛將軍,謚稱景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