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5年

公元215年

公元215年是乙未年(羊年);東漢建安二十年。

大事記

3月,曹操進攻漢中的張魯。

孫權與劉備為荊州擁有權爆發衝突,最後劉備向孫權提出和議,平分荊州。

8月,孫權圍攻合肥,守將張遼、李典、樂進奮戰,孫權撤退。此戰為第二次合肥之戰

11月,張魯向曹操投降,曹操占領漢中。

出生

(圖)皇甫謐(公元215年—282)皇甫謐(公元215年—282)

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靜,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學者,在文學、史學、醫學諸方面都很有建樹。古人曾贊云:“考晉時著書之富,無若皇甫謐者。”(李巨皇來《書古文尚書冤詞後》)主要作品有《針灸甲乙經》、《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 、《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

逝世

韓遂(? — 215年) ,字文約,籍貫(涼州)金城郡 (甘肅永靖一帶)。東漢末西涼地區的名人,被起義軍劫持,推舉為首領,自此擁兵割據一方,長達數十年。韓遂聯合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同鎮西涼,逐漸成為關中軍閥中勢力最強大的兩支。袁曹相爭之際,馬騰、韓遂被鍾繇說服,歸順於曹操。後馬騰、韓遂不合,相互攻打,曹操派人勸和,於是馬騰入京,留其子馬超統領部隊,屯於原處。韓遂曾經官至征西將軍。

董襲(?-215年),字元代,會稽餘姚(浙江餘姚)人,東漢未年群雄孫權麾下將領。歷任別部司馬、揚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後官至偏將軍。董襲身高八尺(184cm),武力過人,有志節,對人慷慨。極之忠於孫家。三國志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陳武(?-215年),字子烈,廬江松滋人,東漢未年群雄孫權麾下將領。曾任別部司馬,最後官至偏將軍。東漢末年,十八歲的陳武往在脩謁,群雄孫策在壽春起兵,陳武便跟隨孫策征戰,立下戰功,拜為別部司馬。後來孫策打敗劉勛,降服很多廬江人,在當中挑選精銳之兵,交給陳武統領,所向披靡。200年,孫策遇刺不治,其弟孫權登位,轉任統領五校。孫權非常喜歡他,數次拜訪他家。而且累次立下功勞,升為偏將軍。215年,陳武隨孫權進攻合肥,可惜奮戰而死。(詳見合肥之戰)孫權非常悲哀,親自到其葬禮悼念。

歷史紀事

曹操攻占漢中
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親率大軍十萬,進攻漢中(今陝西漢中東)張魯。四月,曹操大軍自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出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進至河池(今甘肅徽縣西)。河池為氐人聚居之地,氐酋竇茂起兵反抗。曹操攻滅竇茂,得其谷十餘萬斛。七月,率軍至陽平(今陝西沔縣西北),張魯之弟張衛率兵萬餘人扼守陽平關,據山築城十餘里,據勢險要,易守難攻。曹操士死傷累累,仍不能克,遂命令眾將暫時退軍。陽平守軍見敵人退兵,守備懈怠。曹操命令將領解標、高祚等乘險夜夜襲,終於大破敵軍,陣斬張魯大將楊任,張衛乘夜逃走。張魯見陽平關兵守,逃往巴中(今四川嘉陵江、渠江上游地區)。曹操進占南鄭,盡行張魯府庫珍寶。九月,巴中真人部落酋帥朴胡、杜蒦、任約率部歸順曹操,曹操分巴郡(今四川合川)為三,以朴胡為巴東太守、杜蒦為巴西太守、任約為巴郡太守。十一月,張魯攜家屬出降。曹操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至此,漢中遂為曹操所有。十二月,曹操留夏侯淵鎮寧漢中,率軍從南鄭還師鄴城。

劉備、孫權中分荊州
建安二十年(215)夏,孫權見劉備攻占益州(今四川成都),便令中司馬諸葛瑾向劉備索還當初借給劉備的荊州諸郡,劉備不還。打算取涼州(今甘肅張家川)後將荊州全部歸還,孫權見劉備借而不還,大怒,遂自置長沙、柃陵、桂陽三郡長吏。鎮守荊州的關羽將孫權所置長吏盡數趕走。孫權命呂蒙帶兵二萬攻取長沙等三郡。劉備聞知,親自趕至公安(今湖北公安南),派關羽奪回三郡。與此同時,孫權也進駐陸口(又名蒲圻口,在今湖北嘉魚西南,為陸水入長江處)親自督戰,又使魯肅率兵萬人駐屯益陽(今屬湖南)以拒關羽,雙方大戰一觸即發。這時,劉備聞知曹操已進入漢中(今陝西漢中東),怕益州有失,遂遣使向孫權講和,孫權派諸葛瑾回使,兩家復結盟約,以湖水為界中分荊州,長沙(今湖南長沙南)、江夏(今湖北黃岡西北)、桂陽(今湖南零陵縣北)以東歸孫權;南郡(今湖北江陵)、零陵(今湖南零陵縣北)、武陵(今湖南常德西)以西歸於劉備。之後各自罷兵。

孫權攻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八月,孫權乘曹操遠征張魯之機,率十萬大軍親征合肥(今屬安徽)。曹操在進兵漢中以前,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將率七千餘人鎮守合肥,並留下信函一封,囑張遼等人,如果孫權來攻,可依信中之計行事。孫權軍至,張遼等遂按曹操信中安排,由張遼李典出城攻擊孫權,樂進守城。張遼連夜召募敢死之士八百人,第二天一早,與李典二人率敢死隊向孫權發動猛攻。張遼身先士卒沖入敵陣,高呼著自己的名字,左右衝殺,親手殺數十人,斬二大將,直衝至孫權麾下,孫權遭此襲擊,手足失措,退向附近高坡,手執長戟自守。張遼大聲喝叱孫權出戰,孫權不敢。孫權軍逐漸趕到,依仗人多,將張遼團團圍住。張遼毫不畏懼,左衝右突,反覆衝殺,將被圍將士一一救出。自清晨戰至日中,孫權軍銳氣大傷。張遼隨即撤軍堅守合肥。孫權大軍將合肥圍住,連攻十餘日,張遼軍士氣高漲,巋然不動。孫權見合肥難攻,撤圍退兵。當孫權軍大部已退至淝水(古水名,源出今安徽合肥西北)以南,唯孫權與諸將等少數人尚在逍遙津(淝水上游津渡,在今安徽合肥東北隅)北時,張遼發現蹤跡,率兵突襲而至。孫權將甘寧、呂蒙拼力死戰,凌統護送孫權衝出包圍。時橋南軍隊已撤退完畢,逍遙津橋上有丈余處已沒有木板,孫權在侍從谷利幫助下,縱馬躍過斷處,才得免於難。甘寧、呂蒙、凌統等人皆受傷而回。孫權此次進攻合肥,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劉備平定三巴
建安二十年(215)十二月,劉備見曹操勢力不僅進入漢中(今陝西漢中東),而且進入三巴(巴郡、巴西、巴東)地區,派遣部將黃權出兵三巴,擊平投降曹操的真人酋帥朴胡、杜蒦、任約等人。曹操於是派大將張郃率軍進至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準備將三巴的真人徙至漢中。劉備針鋒相對,派巴西太守張飛率萬餘人迎擊。與張郃軍相持五十餘日,大破之,張郃退回南鄭。劉備於是平定三巴。

雜譚逸事

韓遂死
建安二十年(215)五月,涼州(今甘肅張家川)將曲演、蔣石等斬殺韓遂,將其首級獻與曹操。韓遂(?—215),字文約、金城(今甘肅蘭州西北)人。漢末,韓遂被湟中(今青海湟水兩岸)義從胡北宮伯玉等推為主帥,遂共殺金城陳懿,攻略州郡,後率數萬騎進攻三輔地區,大敗前來征討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一時勢力大盛。不久,韓遂等人大敗於董卓,退走。在平三年(186),韓遂殺邊章及北宮伯玉等人,擁兵十餘萬,殺涼州刺史耿鄙,與馬騰等人推舉王國為帥,攻略三輔,又被董卓打敗,韓遂、馬騰等人退回涼州,反目為仇,相互攻擊,遂各擁兵割據於關中(古稱函谷關以西地區為關中,古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東北)一帶。建安七年(204),曹操為韓遂、馬騰等講和,並任韓遂為征西將軍,以為安撫。建安十六年,曹操征關中,韓遂大敗,逃奔金城(今甘肅蘭州西北)羌人中,建安十九年,被曲演等人殺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