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4年

公元前604年

公元前604年是中國傳統紀年,是丁巳年(蛇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公元前是一種紀年法,叫公元紀年,也稱公曆紀年,或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公元元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以公元元年為界,在此以前的時間稱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後的時間稱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但不能寫成公元後XX年。西方的公元前則以B.C.表示,也稱西元前,通常寫在年份之後。公元前604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東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大事記

(圖)東周歷史故事書籍東周歷史故事書籍

公元前604年是:周定王三年;魯宣公五年;秦桓公元年;陳靈公十年;蔡文侯八年;鄭襄公元年;宋文公七年;楚莊王十年;齊惠公五年;晉成公三年;燕桓公十四年;衛成公三十一年;曹文公十四年;杞桓公三十三年。

公元前604年,周定王3年,鄭襄公元年。楚子伐鄭,陳及楚平。晉荀林父救鄭伐陳。——《左傳•宣公五年》。楚怒鄭受宋賂縱華元,伐鄭。鄭背楚,與晉親。——《鄭世家》鄭襄公堅元年,靈公庶弟。楚伐我,晉來救。——《十二諸侯年表》

公元前604年,楚莊王羋侶命孫叔敖代虞丘子為令尹(宰相)。孫叔敖(公元前約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國期思縣潘鄉人(今河南固始縣),楚國令尹,以賢能聞名於世。《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在出任令尹前,“決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縣境的史河),而灌雲雩之野”,即帶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灌溉農作物,這項水利工程,就是我

(圖)蛇年紀念裝飾蛇年紀念裝飾

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覽·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雲雩之野。”)。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楚國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獵,蚡冒之後,“世為列姬,國地朝廷”。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國令尹(楚相),輔佐楚莊王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持興修了芍陂(今安豐塘),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國力。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列其為第一人。

公元前604年,楚與陳國結盟,攻鄭國。陳國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本媯姓,媯姓出自姬姓,黃帝後代。帝舜是帝顓頊的後代,傳至子孫帝舜娶到帝堯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後代媯滿娶周武王長女太姬,太姬生陳申公,陳相公。建國君主陳胡公本舜後裔,陳胡公本名媯滿,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附近),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公元前479年,楚國滅陳。

鄭國,別名奠國,國君為姬姓,伯爵。春秋戰國時期重要諸侯國。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厲王幼子友於鄭(今陝西華縣的東方),史稱鄭桓公。周幽王時期,鄭桓公身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馬上就要滅亡,於是,在太史伯的建議下,於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將鄭國財產、部族、宗族連同商人、百姓遷移到東虢國和鄶之間(今河南嵩山以東),號稱新鄭(今河南省新鄭一帶),這是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遷移。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殺死周幽王和鄭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繼位的鄭武公攻滅鄶和東虢國,建立了實際獨立的鄭國,定首都為新鄭。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率軍攻占鄭國,鄭國滅亡,國土併入韓國。立國432年,歷21君。

(圖)東周時期文物東周時期文物

公元前604年,晉大夫荀林父攻陳以救鄭。荀林父,生卒年不詳,字伯,因任中行之將,故以中行為氏,稱中行伯、中行桓子。春秋中期晉國正卿,中軍元帥,名將。主要活動在晉文公、襄公、靈公、成公、景公時期(前636年—前581車)。荀林父在晉文公建立霸業的事業中即嶄露頭角,晉文公三年(前633年),城濮之戰前,擔任晉文公的御戎(駕駛國君戎車的它名)。晉文公四年(前632年),晉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隊伍)以御狄”,荀林父擔任了中行的主持。其後任上軍佐、中軍佐,至晉景公時出任中軍元帥,主持國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