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65年

公元前465年,魯悼公元年,周貞定王介四年。

大事記

(圖)公元前465年波斯國王墓地。從左到右的四位國王分別是:
阿達薛西一世(公元前465—前423年)、
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85—前465年)、
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前485年)
及大流士二世(公元前425—前405年)

波斯波利斯興建於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515年期間,在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公元前521-公元前485年在位)建成,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統治時期(公元前485-公元前465年在位)增建自己的寢宮。
阿達薛西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公元前465年-公元前423年在位。
埃斯庫羅斯是古希臘著名悲劇家之一,因其對悲劇改革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一生寫了許多劇本,但只有七部劇本傳世,悲劇《普羅米修斯》是其中一部。它是以普羅米修斯神話傳說為題材創作的“三聯劇”中的一部,演出於公元前469年或公元前465年左右。埃斯庫羅斯的這部悲劇是他的傳世劇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也最為著名的一部。劇本的希臘文標題的全譯應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中文通常簡譯為《普羅米修斯》。

逝世

(圖)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勾踐(約公元前520-公元前465)是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前465年在位,長達32年,是春秋時代的最後一位霸主。
吳王闔閭曾於公元前496年被越軍所敗。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於次年主動進攻吳。在夫椒山(今江蘇吳縣西南)與吳兵發生激戰,越兵大敗。為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范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歸國後,臥薪嘗膽,時時不忘滅吳雪恥。他任用范蠡、文種等人,改革內政,休養生息。後來勾踐利用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之機,一舉攻入吳國並殺死了吳太子。夫差返國後只得言和。勾踐不斷舉兵伐吳。勾踐二十四年,吳都被圍三年後城破,夫差自殺。吳亡。隨後,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並遷都琅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生於公元前519年,卒於公元前465年,是波斯帝國的第五位國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485年-公元前465年。薛西斯一世在大流士一世接續作王后,並於公元前485年成功鎮壓在埃及發生的一場叛亂。其後,他對希臘發出多次進攻,最初獲勝,占領希臘北部地區。但在今後的幾場戰役中均失利,大流士一世女婿馬多尼奧斯更於普拉提亞一役中戰死。自此,薛西斯一世將集中力轉移在宮廷生活,最後更於公元前465年被謀殺。
埃斯庫羅斯:於公元前525年左右出生於雅典,公元前465年客死西西里。他在少年時代經歷過僭主暴政,成年時適逢希波戰爭。作為一名熱血青年,他勇敢地投身到抗擊波斯入侵者的鬥爭之中,參加了著名的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海戰等。
埃斯庫羅斯開始創作悲劇時,希臘悲劇尚處於形成時期。他對悲劇的定型和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他最早引入了第二位演員,使悲劇中人物直接產生戲劇的要素——衝突;他首先注意塑造人物形象,開始突出戲劇對話的作用。同時,他還創作了一系列悲劇史上的經典之作,永為後人的楷模。正因如此,後人稱之為“悲劇之父”。
埃斯庫羅斯一生創作了七十多部悲劇和許多滑稽劇。其作品在公元前484年首次獲獎,其後又12次獲得優勝。現存作品共有7部,包括《乞援人》《波斯人》《起降攻忒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祭酒人》《復仇之神》,其中後三部是現存唯一的三聯劇,總名《奧瑞斯提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