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

《波斯人》

波斯人是指以波斯語作為母語的人們,波斯人一詞具有超族群的意義,他們在歷史上屬於伊朗人的一部分。《波斯人信札》,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唯一的一部文學作品。小說中批判了法國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風俗等方面的現實。該小說當時轟動了整個法國文學界。

波斯人伊朗穆斯林主體

《波斯人》《波斯人》
民族。亦稱伊朗人。人口2041萬(1985),約占全國總人口的66%。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東部諸省。另有60多萬人散居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國境內。屬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標準波斯語起源於巴列維地區。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常稱之為法爾西語,有時也稱為中古波斯語。波斯人有記載的歷史和文化始於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000年時,古波斯人遊牧部落自中亞進入今伊朗地區,排擠了當地土著居民而定居下來。古波斯人包括許多部落,有梅德人、波斯人、帕提亞人、薩西亞人和西徐亞人等。公元前6~5世紀時,梅德人建立了厄克巴坦城邦,公元前8世紀,波斯人占領了今法爾斯地區後從這個地名獲得了本族的名稱,並建立了強大的波斯帝國。現代波斯人都是定居民,其中一半為農民,他們多從事灌溉農業,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大麥和豆類。經濟作物為菸草、甜菜、芝麻等。現已有部分農民轉向石油和建築
《波斯人》《波斯人》
業。工藝手工業歷史悠久,地毯、陶瓷等聞名於世。波斯人在歸信伊斯蘭教前,多信仰祆教。642年阿拉伯哈里發帝國滅波斯薩珊王朝後,波斯人逐漸改信伊斯蘭教。11世紀,伊斯蘭教在波斯中占據了統治地位。16世紀初前遜尼派居優勢地位。1502年波斯人建立薩法維王朝,立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派為國教。並採取一切行政措施推行什葉派,排斥遜尼派。現代波斯人中98%信仰什葉派。伊朗憲法規定,十二伊瑪目派為國教,並規定立法會議頒布的一切法律必須符合伊斯蘭教教義。伊斯蘭法還規定有關穆斯林的婚喪禮俗、財產繼承、子女撫養、宗教課程、教派爭端等事宜都一律由教法裁決。政府不承認國記憶體在穆斯林少數派,但卻承認有非穆斯林民族。什葉派宗教教職人員分有公職和無公職的兩類,一般著名毛拉都具有半官方地位。伊朗穆斯林的初級教育,一般在大清真寺內進行。主要學習《古蘭經》和波斯文經訓常識。經學院屬中等宗教學校。此外還有高級宗教學院,由著名毛拉任教,系統講授伊斯蘭教義學、哲學和法學。大毛拉和阿亞圖拉均出自庫姆神學院。波斯人信教虔誠,極重視一年一度的朝覲、齋戒和哀悼日(阿舒拉日)的宗教儀式。婦女外出必須飾面紗。日常生活亦受教法的嚴格制約。

波斯人在中古時代

開始前,波斯帝國就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他們曾經在公元前四世紀被亞歷山大征服,不過亞歷山大的帝國在他死後就分崩瓦解,給予波斯人重新整合的機會。自公元前三世紀以後,波斯人就一直受到羅馬人的侵襲。

波斯帝國從米索不達美亞橫跨到印度,由裏海伸展到波斯灣,勢力括及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為了要控制今天的敘利亞、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阿拉伯,波斯人與羅馬人和後來的拜占庭人作戰。波斯帝國的首都是戴西豐,即今天的巴格達。 

第三第四世紀之間

羅馬人數度企圖征服波斯。在364年,雙方簽定了和平條約,容許波斯人加強他們在東方與北方的勢力。從第六世紀開始,波斯人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今天的土耳其等地區,展開對拜占庭帝國的攻擊。這兩個勢力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拉鋸中。在626年,波斯人圍攻拜占庭失敗,拜占庭人隨即在第二年對波斯人發動反攻。直到628年,兩個帝國才在筋疲力竭的情況下達成和平。

第七世紀時,波斯人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異軍突起一事毫無防備。636年,波斯的薩珊王朝在此時於戰亂中結束。由於波斯人沒有一個在防禦功能上可以與君士坦丁堡相比擬的首都,因而在651年被回教徒徹底征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