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8年

公元前408年

公元前408年,發生的大事有吳起變法、魏文侯攻秦河西、齊國再次攻郕、魏滅中山之戰、秦國實行“初租禾”、在羅德三個城邦聯合成統一的羅德國、韓景侯虔在禹建都、吳起打敗秦軍等。春秋末戰國初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出生。

大事記

(圖)公元前408年吳起

吳起變法 公元前408年,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變法,從打擊大貴族入手。變法的內容有:均爵平祿;廢除無用、無能的官職,剝奪王室貴族的威權,使他們不能徇私情,因私廢公;春秋至戰國時期,楚國用武力滅掉許多國家,開濮地、伐楊粵等,得到了廣大領土,但都未及開發。吳起責令楚國一些與王室關係疏遠的貴族到僻遠的地方去開發。吳起對楚悼王說:“荊所有餘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餘。” 這是一種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魏文侯攻秦河西 從公元前413年起,魏文侯不斷向秦國進攻,至公元前408年,就全部攻占了秦的河西(黃河西洛水東邊的地區)。公元前406年,滅亡中山(河北省寧晉、柏鄉、臨城、徐水、滿城、完、唐等縣地區),此後,魏文侯又率領韓趙向東方發展。大敗齊軍,三國的聲威一時大振。

齊國再攻郕 公元前408年,齊國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國。畿外郕國夾在齊、魯兩個大國之間,逐漸淪為附庸。公元前8世紀前後,在魯國控制之下;公元前686年為齊襄公淫威所攝降齊;公元前616年,郕國國君去世,太子奔魯,在魯國的幫助之下得以即位,於是郕國再度成為魯國附庸;春秋後期,郕君淪為魯大夫,之後郕成為孟孫氏采邑,郕君受制於孟孫氏.

魏滅中山之戰 公元前408年,中山之戰是一次典型的遠距離“跨國”作戰,其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謀略之獨具,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於史料限制,長期以來,史書中很少提及,更缺乏深入研究。故而,發掘現有資料,將這次作戰經過和得失作一考證,對於總結歷史經驗,全面研究戰國時期作戰狀況是有必要的。

實行“初租禾” 秦國在公元前408年才實行相當於魯國“初稅畝”性質的“初租禾”,就是在法律上承認了土地占有者對所占土地擁有所有權,使大批占有私墾田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成為土地的合法主人。這項制度集中在東部實行,在西部則受到奴隸主貴族的強烈抵制,秦獻公也不強制他們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所以在很長時間,秦國大概實行的都是“一國兩制”。

建立羅德國 在羅德島確實存在過三個城邦,即卡米諾斯、莫諾利索斯和林佐斯。它們憑藉羅德島處在東西方交界處的地理優勢,以及島上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氣候,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地中海上重要的商務中心。公元前408年,這三個城邦聯合成統一的羅德國,並在島的北端建立聯邦首都,這就是後來的羅德市。

羅德港建成 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範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蹟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

韓景侯虔在禹建都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韓景侯虔在禹建都。禹州地處中原腹地,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在原始社會末期,它是夏部族活動的中心區域,又是中國從原始社會走向奴隸制社會,形成國家概念的第一座首都。據《史記·夏本紀》載:禹在此受封為夏伯,夏者:帝禹封國號也。《郡國志》潁川郡條下載:陽翟禹所都。蓋由禹始封於此為夏伯,禹的兒子啟又於此創建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並大饗諸侯於鈞台,舉行開國典禮。帝相失國後,少康中興,也由夏眾滅浞,奉少康歸於夏邑,諸侯始聞之,立為天子,而都於此。故在史籍中,早期多稱禹州為夏邑。

吳起打敗秦軍 戰國時,魏大將吳起常在這一帶活動,公元前408年吳起打敗秦軍,在這裡築了合陽城。兩年後魏在吳起奪取的黃河以西之地置西河郡。

羅得斯島巨像 七大奇觀之一,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公元前408年羅德島人擊敗了馬其頓,他們用敵人的兵器修建了一座雕像來慶祝勝利,這就是羅得斯島巨像了。修建羅得斯島巨像可增加金錢,馬車和人口上限。

胡椒為撤離條件 如果稱印度的香辛料為一絕,那么其中占重要位置的是胡椒。在歐洲人的眼裡,胡椒比其他香辛料更珍貴。據說公元前408年,侵入羅馬的西哥特族首領阿拉利庫就是以金銀和胡椒作為撤離羅馬的條件的,可見胡椒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

齊國攻陷郕 公元前408年,齊國陷郕,郕君失國。國民為紀念失國故國,以“郕”字去邑旁後的“成”為姓。

出生

(圖)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8年

墨子:名,今山東省滕州市人,漢族,是春秋戰國初時期的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

墨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對立是全方位的,但由於墨子思想中的基本問題與中國傳統哲學和中國歷史發展所確定的基本問題相背,墨子的思想在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中被邊緣化,甚至幾乎退出了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在經歷了與西方文明的衝撞後,儒學捨棄人自然形態矛盾思考的理論弊端得到了充分的暴漏,重新認識墨家的思想也就具有了時代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