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5年

公元前615年

公元前615年是中國傳統紀年,是丙午年(馬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公元前615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東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大事記

(圖)東周歷史故事書籍東周歷史故事書籍

公元前615年是:周頃王四年;魯文公十二年;秦康公六年;陳共公十七年;蔡莊侯三十一年;鄭穆公十三年;宋昭公五年;楚穆王十一年;齊昭公十八年;晉靈公六年;燕桓公三年;衛成公二十年;曹文公三年;杞桓公二十二年。

公元前615年,郕國(山東寧陽)國君卒,國人捨太子而另立國君,太子姬朱儒據夫鍾(山東寧陽西北)降魯,並將郕國國寶邽玉獻魯。郕國在周成王東征之後被封在山東寧陽一帶,位伯爵。始封君為(伯爵)周文王之子叔武。史不載其世系與國君號謚。1975年陝西岐山縣董家村發現成伯孫父鬲,或疑郕國本封於西周畿內,春秋時改封于山東。地在今寧陽縣東北(一說在河南范縣)。魯莊公8年(公元前686年)魯、齊圍攻郕,郕降於齊。畿外郕國夾在齊、魯兩個大國之間,逐漸淪為附庸。公元前8世紀前後,在魯國控制之下;公元前686年為齊襄公淫威所攝降齊;公元前616年,郕國國君去世,太子奔魯,在魯國的幫助之下得以即位,於是郕國再度成為魯國附庸;春秋後期,郕君淪為魯大夫,之後郕成為孟孫氏采邑,郕君受制於孟孫氏;公元前408年,齊國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國。

(圖)馬年紀念飾品馬年紀念飾品

公元前615年,群舒(以舒為國名的一些小國)背楚,楚起兵討伐,擄舒國國君偃平,舒亡。春秋時期,江淮一帶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這些小國都是周武王滅商後,分封皋陶後裔時所建封國,號稱“群舒”。楚穆王十一年(前615年),被滅於楚國。滅國後,群舒國的公族後代就以原國名為氏,稱舒氏

公元前615年,楚圍巢國(安徽巢湖)。巢國:有巢氏氏族先民們茹毛飲血,最早開發巢湖流域的漁、牧、農、商諸業,獲得了迅速繁衍與興旺壯大的先機,夏代之前便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方國——有巢國,簡稱“巢”國。隨著氏族興旺壯大而向四周擴展,主流趨勢是沿長江北岸土肥水豐的平陸地帶東西雙向蔓延,並往大別山麓發展。其疆域廣袤,大約包括今巢湖市(1區4縣)、合肥市(城區和3縣)、六安市(市城區和六安、壽縣、舒城、霍山等縣)和安慶市(桐城、樅陽等縣)、滁州市(市城區、全椒、來安等縣)、南京市江北地區在內的方圓幾千里的原野、水澤、山林。

公元前615年,楚滅宗國。宗國,春秋時偃姓國,在今安徽舒城東南。公元前615年,滅於楚國。

(圖)東周時期文物東周時期文物

公元前615年,秦晉戰於河曲(山西永濟市南),秦師退。前615年冬,秦康公為雪令狐戰敗之恥,親率大軍渡河攻晉,取晉西南部邊邑羈馬(今山西水濟西南)。晉靈公任命趙盾為中軍它帥、以邵缺、欒盾分率上、下軍西進迎敵。秦、晉兩軍遇於河曲。晉上軍副帥臾駢認為秦軍孤軍深入,經不起長期消耗,建議晉軍高築營壘,以逸待勞,伺機而動,被趙盾採納。秦康公求戰不得,遂聽從晉逃臣士會的意見,發兵攻晉上軍,誘使其部將趙穿出戰。趙穿是趙盾堂弟,年輕氣盛,無實戰經驗,見秦軍來犯,即不顧禁令,率所部迎擊。趙盾恐其有失,下令全軍出擊。因雙方均缺乏進行決戰的準備,故兩軍剛一接觸即各自後撤。當日夜,臾駢發覺秦軍有乘夜撤退的跡象,建議立即發起攻擊,將其壓迫至黃河北岸後殲滅—,又被趙穿阻止。秦軍連夜退走。晉軍亦隨後撤兵。不久,秦軍再次南渡黃河,攻占晉邑瑕(今河南靈寶西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