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7年

公元前317年

公元前317年,甲辰年,紀年為周赧王十二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周靚王四年,燕昭王七年。

大事記

(圖)陳軫陳軫

1、大約在公元前317年,摩揭陀國一名出身剎帝利貴族、叫旃陀羅笈多的青年,在他的足智多謀的顧問考底利耶的協助下,率軍擊敗了西北印度的馬其頓人的部隊,並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後他進抵摩揭陀國的首都華氏城,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掌握了政權,建立了孔雀王朝。他又吞併周邊若干鄰國,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

2、秦國在魚大敗韓國軍隊,殺死八萬人,於濁澤俘虜韓軍大將和申差。各國震驚。

3、魯國魯景公其子姬旅即位為魯平公

4、公元前317年,陳軫建議楚王“起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

張儀欺魏

(圖)張儀欺魏張儀欺魏

張儀勸說魏襄王道:“魏國地方不滿千里,士兵不足三十萬,地勢四下平坦,沒有崇關大河的險要。防軍分別守衛與楚、韓、齊、趙接壤的邊界,用來扼守要塞的不過十萬人,所以,魏國歷來是廝殺的戰場。各國約定聯合抗秦,在洹水結盟,作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同一父母的親兄弟,有時還為爭奪錢財互相殘殺,各國之間,想靠反覆無常小人蘇秦的一番伎倆,就結成同盟,明顯是不足恃的。大王您不與秦國結好,秦國就會發兵進攻河外,占據卷縣、酸棗等地,襲擊魏國,奪取陽晉。那時,趙國不能南下,魏國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絕,就談不上聯合抗秦,大王您的國家想避免危險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慮,拿定主意,讓我辭去魏國相位,回秦國去籌劃修好。”魏王於是背棄了聯合抗秦的盟約,派張儀前往秦國去求和。張儀回到秦國,再次出任國相。

逝世

1、公元前317年,齊國大夫與蘇秦爭權,派人刺殺了蘇秦。

2、魯國魯景公去世,其子姬旅即位為魯平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