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井[八角井]

八角井[八角井]

八角井處於虔城東北路南端。如今井上部變成街道。不知情的人是無法猜出其方位了。八角井算是古虔城的大井,其井圈的直徑在四米左右,井深近20米,井圈和井面全用麻條石築成。井上蓋有四角古亭,亭的西面有神龕,供有龍王爺。雖是一口井,但顯得嚴肅。八角井是口名井,雖埋猶榮。而且,它並不象東門古井樣是被死死地封死的,聽說,八角井的井口上是封了蓋後才鋪上水泥的。人們如此執著地對它懷著一份情感,期待重見天日。

八角井八角井
八角井

歷史文獻

八角井八角井
“八角井”名稱特殊。一般的井都按地名稱之,而八角井的名稱,卻難以理解。相傳,在六、七百年前,當時居民對著龍湖井的位置打井,可是滴水不滲。有位老先生路過觀看之後說:“要找水,得找我”。眾人問之。自稱是楊救貧的徒弟,深資地理。眾人求之。觀察一番,在如今八角井的位置,取出羅盤擺弄良久,掐指默念:“乾、坤、坎、離、震、艮、巽、兌”。然後斷然,此處“上坤下坎,為師卦,井下數丈,水養一方”。果不其言,井成水至。當地紳士因見羅盤八角之靈氣,就取名“八角井”。其他傳說也很多,但它卻似乎更接近情理。《易經》是部很難懂的學說。其中八卦來歷,相傳是伏羲所造,後來用來占卜。這是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所謂陰陽八卦,互相搭配,又可得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是否科學,不一而論。歐陽修《怪竹辨》中的觀點:“萬物生於天地之間,其理不可以一概”。許多事都還在研究成長之中。古虔城的百姓是非常重視水井的。因為水是人們的第一需要。凡此類大井,管理井井有條。有許多不成文的鄉規民約,需要眾人辦的事,則由當地紳士出面召集。幾乎每口公用的大井都有一兩個淋豆芽的專業戶,成年累月生活在井邊,並負責井的日常管理。比如每年清洗 一、二次井下的污泥雜物;給滑輪加油;換吊桶繩索;修理破損水桶;負責井的安全等等。每年還要向各用戶收取少量的水捐。在當時虔人擔水也是一種樂趣。每個人到井邊都要高喊:“那個的位子?”接下來也要應自己的位子,有序不亂。一根扁擔、兩個桶,坐在其中就閒談,尤其是男女之間打情罵俏,趣味橫生。在封建束縛下,給年青人造成 一個機會。老人每逢年節,端著三牲(豬肉、雞、魚)到井上敬神,保佑全家平安吉祥。

風俗習慣

八角井八角井
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住在八角井附近的贛州城裡人仍視排隊擔水為一種樂趣。每個人到井邊都要用贛州話高喊一聲:“那個的位子?”旁邊準有人回答“我的”,再接下來,自己也要應後來擔水人的喊聲,之後,方可悠閒等待。一切表現得有序不亂,絕無插隊現象。於是,一根扁擔、兩隻桶,人坐在其中就與前後左右排隊的人神侃閒聊,男女之間便每每於此時打情罵俏,趣味橫生。

八角井的傳說

傳說賴國城中有一口八角井,井中的水有一種奇特的功能,能夠醫治疑難雜症。那時候,醫療技術落後,賴王看到百姓受到疾病折磨,心裡很難過,常常為患者默默祈禱。一天夜裡,雷電交加,有一縷紫色祥光射進井中。後來臣民喝了井裡的水,病就不治自愈了。有一位官員,因病自感不能勝任,進宮後向賴王請退還鄉。當時口渴,就喝了八角井的水,回來後身體漸漸好轉,不久就強壯了。一大臣,近而立之年,妻不孕,後夫婦喝了八角井的水,竟喜得貴子。賴王聽說後,當即下令保護八角井,用八角井的水為民治病,如今八角井沒有了,但賴王憂國愛民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河北滄縣仵龍堂鄉八角井

八角井又名八角琉璃井,位於滄縣仵龍堂鄉前仵龍堂村東200米,滄鹽公路南側,距滄州市區25公里,1989年12月1日,被滄縣政府定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1997年7月重修。井外周長31.2米(3.9米×8邊)、外徑10.2米,內周長12米(1.5米×8邊)、內徑4.4米。

據《滄縣誌》舊志記載:在舊城(今舊州)東南15里,後魏延興初(公元471年)大連淀(今大浪淀)水溢,村(仵清村)陷為池,得名仵清池。因池水苦鹹,色澄清,冬夏不變,世人經常於池中捕得海魚,均言與海相通。隋朝御改其名為浮陽池,但不久即廢,延用原名至今。

因池中有井,青磚砌壁,呈八角形,井邊長1.2米,對角線4.5米,世人皆謂八角井,官名八角琉璃井。八角井,內外環環相套,深不可測,水澈如鏡,據說此井直通東海,因此八角井又有海眼之稱。由於破四舊,不信牛鬼蛇神之說,管理欠佳,井底淤泥嚴重,儘管多次維修,仍與原貌差之甚遠。

河北滄縣仵龍堂鄉八角井河北滄縣仵龍堂鄉八角井

河北滄州Mc阿猛曾來過此地,拍照留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