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三院

內三院指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內國史院,掌編纂實錄,收藏御製文字,撰擬祝文、誥命、冊文等;內秘書院,掌撰擬與外國書,及敕諭、祭文等;內弘文院,掌為皇帝進講道德得失,並為皇子侍講之職。源於明朝,健全於清朝。

中國內閣前身,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樞要機構。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盛京設立文館,命翻譯漢字書籍及記注本朝得失。十年,改文館為內三院,稱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內國史院掌記注皇帝起居詔令,編纂史書及實錄,撰擬表章並收藏御製文字;內秘書院掌撰外交文書及敕諭祭文並錄各衙門疏狀;內弘文院掌注釋古今政事得失 ,向皇帝和皇子進講並教諸親王等 。各院設大學士1人 ,掌領其事。順治元年(1644),增設學士。二年,以翰林院官分隸內三院,稱內翰林國史院、內翰林秘書院、內翰林弘文院。十五年,沿用制,改內三院為內閣。大學士俱改內閣銜。仍分設翰林院。十八年,康熙帝幼年繼位,鰲拜等四輔臣以恢復祖制舊章為名復改內閣為內三院,裁翰林院。康熙九年(1670),康熙帝親政後,仍改內三院為內閣,另設翰林院。遂為定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