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泰澤氏病

兔泰澤氏病

兔泰澤氏病是發生在兔子身上的一種傳染病,多由毛樣芽孢桿菌引起,可以引起病畜下痢,脫水並死亡等症狀。

概述

病畜病畜
本病是由毛樣芽孢桿菌引起的,以嚴重下痢、脫水並迅速死亡為特徵的一種傳染病。

病原

兔泰澤氏病的病原:毛樣芽孢桿菌為嚴格細胞內寄生,菌體細長,革蘭氏染色陰性,姬姆薩染色良好。本菌具多形性,有鞭毛,能運動,能產生芽孢,雖然本菌在體外容易自溶,但感染動物的肝病料貯存於零下10攝氏度經16個月仍有感染性,一般消毒劑可在5分鐘內殺滅該病原菌,但形成芽孢後其感染力可保持1年之久。

流行病學特點

本病不僅存在於兔,而且存在於多種實驗動物及家畜中。主要侵害6—12周齡兔,斷奶前的仔兔和成年兔也可感染髮病。病原從糞便排出,污染用具、環境及飼料、飲水等,通過消化道感染。兔感染後不馬上發病,而是侵入腸道中緩慢增殖,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發病。應激因素如擁擠、過熱、氣候劇變、長途運輸及飼養管理不當等往往是本病的誘因。

症狀與病變

突然發病,嚴重腹 瀉,急劇脫水,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很快死亡,一般病程為12—48小時。耐過病例食慾不佳,生長停滯。

病變可見盲腸、結腸漿膜、黏膜瀰漫性充血、出血,腸壁水腫;盲腸內充滿氣體和褐色糊狀或水樣內容物,蚓突部有暗紅色壞死灶,迴腸亦有類似變化。慢性病例有廣泛壞死的腸段發生纖維素化狹窄。肝臟腫大,有灰白色條斑狀壞死灶;心肌亦有類似壞死灶。脾臟萎縮。

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局限於消化道,出血性腸炎和肝多發性灶樣壞死是該病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的可能有腸病變而無肝病變,腸病變最常見於盲腸、結腸前段和迴腸後段,腸黏膜萎縮壞死,漿膜面充血、出血,盲腸壁水腫增厚,有的甚至由於壞死而發黃皺褶,盲腸和結腸內容物呈液狀,常含有鮮血。肝臟壞死灶明顯,壞死灶呈白色。 

診斷

生前無法作肯定診斷,確診必須依靠肝和腸的病變及其周緣尚有生機的細胞內檢出毛樣芽孢桿菌,此外採取新鮮的肝病料乳劑,腦內或靜脈內接種小鼠等試驗動物。檢查其發病後的肝和腸病灶,在其周圍附近細胞內觀察到本病菌而診斷之,最好對病料還要作分離其他病原的常規檢查,以排除繼發感染。診斷時應注意與魏氏梭菌性腸炎兔副傷寒大腸桿菌病等加以鑑別診斷。

防制

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辦法,抗生素治療本病的效果不確切,一般認為四環素有些療效,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平時對兔群嚴格執行獸醫衛生防疫措施,做好滅鼠工作,防止鼠進入兔舍、飼料和用具間、飼草和墊草間,儘量減少和消除各種應激因素。目前國內外尚無有效疫苗供應。在大的感染動物群中消滅本病比較困難。只有及早發現和淘汰患病動物,以及適時定期進行消毒。在小的兔場,確診了本病時,最好淘汰清場,徹底清除糞尿和消毒棚舍、籠具及全部設備,燒毀被污染的墊草和乾草,兔場空置一段時間後,重新飼養完全健康的兔。

治療處方

注射用紅黴素5一10ml 5%葡萄糖生理鹽水20一50ml

用法:一次靜脈注射,每日2次,連用3一5天。

注射用青黴素鈉20萬一40萬IU 注射用硫酸鏈黴素30萬一50萬IU 注射用水2ml

用法:分別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