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生命科學的複印機·生物學家談生物系列

克隆:生命科學的複印機·生物學家談生物系列

克隆:生命科學的複印機·生物學家談生物系列 ,作者有陳大元,孫青原,姜岩,出版單位是少年兒童出版社。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克隆:生命科學的複印機·生物學家談生物系列
作者:陳大元,孫青原,姜岩著
ISBN:7-5324-6774-0
出版單位: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

圖書簡介

本書將動物克隆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分為九個方面進行討論,包括植物克隆的方法,植物克隆的套用,動物克隆的歷史和現狀,克隆羊多莉,克隆小鼠,動物克隆關鍵揭秘等。

作者簡介

陳大元,研究員。男,1933年4月生,江蘇吳縣角直鎮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山東大學生物系胚胎專業。曾任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顧問,福州保護大熊貓協會顧問。現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兼任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顯微與亞顯微形態科學會理事長。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曾與美國合作研究2年。曾主持中國科學院重大和重點項目。現正在主持“中國科學院“異種克隆大熊貓研究”創新工程專項;科技部“克隆大貓研究”項目的首屆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家畜體細胞無性繁殖研究”重點項目首屆科學家及承擔“973”預攀登計畫。獲國家級和院級一、二等獎11項。國內外發表科學論文130餘篇,出版《受精生物學》專著一本。提出精子頂體外膜囊泡形成學說,受精的一級和二級識別理論,卵內染色體運動和分裂器鏇轉的微絲控制機制,建立了大熊貓“雙控”繁殖技術,推動國內顯微受精的工作,率先開展生精細胞顯微授精及同種體細胞克隆試驗,並開創異種體細胞克隆大熊貓研究。被我國兩院院士投票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培養碩士、博士及博士後31名,在讀博士生和博士後8名。代表作有《幾種哺乳動物精子頂體囊泡形成的研究》(《動物學報》1992)、《大熊貓精子體外獲能和異種穿卵的超微結構研究》(《中國科學》1989)、《豚鼠精子信號通路的研究》(《中國科學》1996)、《帶下受精精卵識別機理的研究》(《科學通報》1996)、《小鼠球形精子細胞帶下受精》(《中國科學》1997)、《大熊貓體細胞在兔卵胞質中可去分 化而支持早期重構發育(大熊貓克隆)》(《中國科學1999》)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先來看看植物克隆
1 植物克隆的方法
​ 植物的傳宗接代
​ 一片葉子成樹林
2 植物克隆的機理
​ 想當樹葉就當樹葉,想當大樹就當大樹
​ 神奇的再生能力
3 植物克隆技術的套用
​ 清水出芙蓉
​ 和時間賽跑
​ 拯救瀕危植物
​ 不變形的好種子
​ 複製花花草草來致富
4 植物克隆研究狀況
​ 植物克隆器
​ 無融合克隆基因
​ 太空育種
第二章 認識多莉
1 見證多莉的誕生
2 動物克隆的歷史和現狀
​ 兩棲類及魚類的核移植
​ 哺乳動物的細胞核移植
3 多莉是如何降臨人間的
4 多莉的媽媽是誰
5 試管嬰兒是否=克隆
第三章 山窮水盡
1 多莉是“披著童裝的老羊”嗎
​ 多莉英年早逝
​ 對克隆技術安全性的懷疑
2 0歲還是6歲
3 幸運兒屈指可數
​ 神秘的印跡基因
​ 基因的“隱形草”
​ 過早關閉的X染色體
第四章 柳暗花明
1 克隆小鼠走迷宮
2 壽星閃亮登場
​ 小鼠:克隆、克隆、再克隆……
​ 用衰老牛的體細胞來克隆
​ 華裔科學家楊向中的克隆牛
3 克隆技術的改進
​ 改進去核方法
​ 改進移核方法
​ 最佳化培養方法
第五章 足智多謀的克隆大師
1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小鼠大師
​ 討厭而有用的小鼠
​ 小鼠對克隆的貢獻
2 體細胞克隆牛的先驅
​ 牛的優點
​ 加藤的試驗
3 首例轉基因體細胞克隆山羊的創造者
4 異曲同工克隆豬
​ 豬是好供體
​ 三家實驗室獲得成功
5 了不起的體細胞克隆家免大師
​ 不順利的克隆
​ 高明之處
6 體細胞克隆騾的領導者
​ 為不能生育的騾克隆
​ 百折不撓
7 培育體細胞克隆馬的高手
​ 馬的用途多
​ 巧妙的克隆過程
第六章 動物克隆關鍵大揭秘
1 幾個重要環節
​ 選擇遺傳物質供體細胞
​ 選擇受體卵母細胞
​ 精細的顯微操作技術
​ 胚胎培養和移植
2 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克隆
​ 探究基因
​ 探究重編程
​ 探究細胞周期
第七章 出毛病的克隆“複印機”
1 克隆≠100%複製
2 線粒體——遺傳指令的第二執行官
​ 線粒體的結構
​ 線粒體的遺傳
​ 線粒體的三種命運
​ 線粒體的作用機制
第八章 動物克隆技術的套用
1 能走路的“工廠”
​ 治療遺傳缺陷
​ 克隆病人所需要的細胞
​ 複製人體器官
​ 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
2 拯救瀕危動物
​ 克隆大熊貓
​ 複製印度野牛
​ 搶救歐洲盤羊
​ 冷凍動物園的後代
第九章 關於複製人
1 一步之遙
2 為什麼反對複製人
​ 我們拒絕倒退
​ 混亂的家庭地位
​ 徹底的孤兒
​ 生理、心理和人權
​ 不因噎廢食
​ 編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