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西組

克里西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馬世鵬、汪玉珍198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新疆葉城恰克馬克立克溝及克里西溝。該組下部灰綠色砂岩、砂礫岩;上部為泥矽質岩。含微古植物。與下伏波龍組為整合;上部與雨塘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厚347米。

簡介

地層名稱:克里西組

地層名稱(英文)

Kelixi Fm

階代碼:Z2

地區代碼:6

命名

馬世鵬、汪玉珍等1980年首次命名,高錫廉同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新疆葉城恰克馬克立克溝及克里西溝。

沿革

1979年馬世鵬等原建立的“恰克馬克立克組”劃分為三個段(中部為冰磧岩段);1989年又改恰克馬克立克組為恰克馬克立克群,並分三個組。自下而上分別命名為波龍組、克里西組及雨塘組;1988年江漢石油學院研究隊經野外調查進一步補充了岩石學、沉積學及古生物等資料,認為本組岩性主要為碎屑流礫岩、濁積岩及泥質岩、矽質岩、粉砂岩等。

特徵

據江漢石油學院資料,本組下部為碎屑流礫岩和濁積砂岩,以灰紫色、灰綠色厚層狀為主,向上為深陸棚相的泥質矽質岩,岩石多為深灰、灰綠色及紫灰色厚層—中層狀中夾粉砂岩條帶,厚347m以上。下部頁岩夾層中產微古植物(5屬9種),以Leiopsophosphaera sp.為主,間有:Pseudozonosphaera sp., Stictosphaeridium sp.,Leiominuscula sp.及Laminarters sp.等。該組分布在西崑侖山北坡葉城至皮山縣以南等地,其下部整合于波龍組之上,有時下伏層缺失,則可不整合覆於青白口系蘇庫洛克群阿其克巴西組之上;上部與雨塘組上冰磧岩(雜礫岩)呈假整合接觸。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馬世鵬

年份1:1980

作者2:汪玉珍

年份2:1980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