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內古城

傑內古城

傑內古城,位於馬里中部尼日河內三角洲最南端,以獨特的撒哈拉——蘇丹建築風格著稱於世。建立於公元800年,毗鄰撒哈拉和多雨的蘇丹遊牧地區和固定居住區的切換點上。它建造在尼日河流域一個防禦性的小島上,從河邊到有貿易往來的遊牧人城鎮廷巴克圖只有500公里。曾被美喻為“尼日河谷的寶石”,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傑內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資料

馬里帝國於公元13世紀建立。它吞併了一度曾以黃金出口貿易聞名於撒哈拉地區、後被入侵的穆拉比人征服的加納王國。從公元9世紀或10世紀開始,傑內古城在黃金貿易以及蘇丹地區其他商品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元11世紀,從穆拉比王國分離出來的一部分移民在當今城市的位置上建立了統治。

1300年,由於國王皈依了伊斯蘭教,從而建立了伊斯蘭教帝國。從此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原始的黑人文化在這種曼丁哥王朝的統治下發展起來。傑內城參與了黑非洲、馬格里布以及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它和廷巴克圖相互聯繫,並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同時,它也是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公元15世紀和16世紀是傑內城的繁榮發展時期。16世紀末,該帝國在外敵的不斷入侵下衰敗了。

傑內古城自公元前250年開始有人居住,傑內後來發展成撒哈拉黃金貿易的中心。15到16世紀間傑內成為伊斯蘭教義傳播的中心。城內的古建築約有2000座,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為適應季節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從公元14世紀起,傑內先後被馬里帝國、桑海帝國和摩洛哥人所統治。1893年,法國人侵占了這座城市。
傑內古城是古代非洲內陸商路上的重要中轉站。傑內人有經商傳統。傑內商人從南撒哈拉地區用船運來黃金、象牙、奴隸等轉賣到南撒哈拉地區,然後再將從北、中非洲運來的岩鹽、菸草、衣服、皮革製品等轉售到南撒哈拉地區。傑內的富裕商人們在城內擇地而居,保持著特有的生活習慣、服飾以及烹飪方式。14世紀,傑內古城達到了鼎盛期。黃金帝國馬里的名聲甚至傳到歐洲。傑內城的中央廣場將由城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部的建築物較多,有河港,商業活動頻繁。王侯宅第頗具特色。西部為手工業區。

地理位置

馬里南部古城傑內,位於尼日河內三角洲最南端、尼日河支流巴尼河左岸,碧綠的巴尼河緩緩流過市區,市內溝渠縱橫,小橋臥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築物掩映在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的芒果樹、棕櫚樹、香蕉樹叢中,呈現一派熱帶水鄉澤國景象。在古代,傑內城是繁華的商業中心,以光輝燦爛的伊斯蘭文化和盛極一時的摩爾式建築聞名於穆斯林世界和熱帶非洲,是一座富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人口約1萬。建於公元765年,古代商業和穆斯林學術中心。興起於黃金和奴隸貿易。曾以伊斯蘭教文化和摩爾式建築聞名。現為蘇丹草原帶稻穀、粟、牲畜、皮革及鹽集散中心。有製革等手工業。公路通國內主要城鎮。水路達通布圖。

傑內城建於公元前2世紀,以從事漁業和種植水稻為生的博博人是這裡的最早居民。隨後,諾諾人、索寧人先後來到這裡定居,以精通商貿活動而聞名。公元13世紀,隨著繁榮的黃金貿易的興起和罪惡的奴隸貿易的建立,城市得到迅速發展,極盛時期居民達到5萬人,伊斯蘭教得到廣泛傳播,市內建起一批伊斯蘭建築和摩爾式建築,成為蜚聲西非地區的一座重要城市。從14世紀起,馬里帝國、桑海帝國和摩洛哥人先後占領這座城市。1893年,經過數次殘酷爭奪,法國殖民者以沉重的代價占據這座城市。在異族人統治時期,市區建築多次遭到破壞,城市地位逐漸下降,後來幾乎銷聲匿跡。馬里獨立後,雖然傑內城得到恢復和發展,但終不能像昔日那樣聲威四震。

傑內清真寺結構新穎,色彩鮮明式樣獨特,巧妙地將薩赫勒建築風格蘇丹建築藝術融為一體,充分顯示出馬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精湛的建築技藝,被稱為精美的建築傑作。傑內古城區的民宅也獨具風采。數戶人家居住在一個碩大的方形院落內,兩層平頂式住房整齊劃一地面向院落中央的公共場院,四周圍以泥沙抹面的院牆,遠遠望去,高於院牆的宅舍猶如一塊塊神工鬼斧般切削整齊的光面巨石。

院落僅有一個供出入的大門,木製的院門上釘有粗大的鐵釘,住家輪流在出入口擔任門衛任務,迎賓送客,護衛精心積累的財產。在炎熱的西非地區,這種民宅造價低廉,隔熱防塵,舒適宜人,樸實大方,經久耐住,曾享譽整個西非地區,如今在許多西非國家仍然保留著這樣的民用住宅。因傑內城位於低洼地帶,歷史上巴尼河曾數次在洪水季節河水泛濫,淹沒城市,沖毀建築,泥房倒塌,加上終年氣溫乾燥以及外部勢力的入侵,市內許多建築多為後來重修和修繕的,那些充滿濃厚宗教色彩的清真寺、建築別致的王宮府第和獨具特色的民用住宅,使這座城市依然顯得古香古色,典雅樸實。

建築特色

傑內古城建築風格統一,是蘇丹建築藝術的代表。用灰泥塗抹的搗實粘土塊是這些氣候乾旱國家的常用建築材料。畫有裝飾的壁柱、築雉堞以及護牆使建築立面及其互不相連的通道精細別致。居城市景觀主體的大清真寺豐富了城市的立體線條。傑內是前伊斯蘭教文化在尼日河內三角洲發展的傑出典範,整個傑內古城是一段輝煌歷史時期的展現。

在14世紀清真寺舊址上重建的傑內大清真寺,屬於典型的撒哈拉——蘇丹式建築,竣工於1909年,是傑內古城的著名景觀 。它沒用一磚一石,而是用一種特殊的黏土和樹枝建造而成。寺院占地面積6375平方米,建築面積3025平方米。100根粗大的四方體泥柱支撐著祈禱大廳屋頂,屋頂上開有104個直徑10厘米的所孔,寺門寬闊高大。寺院的主牆由3座塔樓組成,塔樓之間有5根泥柱相連。 重建的清真寺被視為非洲建築史上的一大傑作,也是西非伊斯蘭教的象徵,不過只有伊斯蘭教徒才能入內。

人文風情

傑內古城傑內古城雕像
傑內古城的民居也頗具特色,遠遠望去宛如一塊塊切削整齊的大泥塊。院牆用泥沙塗抹。院子中央有一個公共場院。整座院子只有一個出口,木製品保留著傑內的古建築傳統。

傑內古城民居的院牆是用泥沙塗抹的,院子中央有一個公共場院,整個看來仿佛是一塊塊切割整齊的大石塊。傑內古城所在的小山丘位於沒有任何村莊的平原中部,因此尼日河泛濫時也未能淹沒它。古城建築風格統一,是蘇丹建築藝術的代表。清真寺占據了集市廣場。寬窄不一的沙石街巷蜿蜒向兩大廣場延伸。占地20公頃,由防護城牆圍擋的11個街區形成了自然的城市規則。城內的古建築約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來。為適應季節性洪水,房屋建在了小丘之上。

傑內城現有居民1萬餘人,市區分為傑內——傑諾(即老城區)、卡尼亞納、托農巴和傑內幾個部分,著名的摩爾式建築散落在市區各處,使整個城市顯得別致典雅,古風濃厚。這座城市迄今依然商貿繁華,是馬里南部地區的重要商業城市。市內有大型阿拉伯市場,店鋪林立,攤點密集,貨物豐富,品類齊全,尤以出售當地精美的手工藝品著稱。附近地區農業發達,牧業興旺,巴尼河魚類豐富,因而傑內城又是馬里南部地區稻穀、小米、玉米、高粱、牲畜、肉類、肉蝦、皮革、水果集散中心。糧食加工、肉類加工、皮革製造等手工業發達。傑內交通依靠公路,城區以傑內清真寺為中心,10多條縱橫交錯的寬闊馬路通向全國各地。

歷史影響

傑內古城傑內古城
傑內古城以光輝燦爛的伊斯蘭文化和盛極一時的摩爾式建築聞名於伊斯蘭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熱帶非洲地區,是一座富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有資料顯示這個地區自公元前250年開始就有人居住,傑內古城正式建立於公元765年(另一資料:建立於公元800年)。從公元9世紀或10世紀開始,傑內古城在黃金貿易以及蘇丹地區其他商品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元11世紀,從穆拉比王國分離出來的一部分移民在當今城市的位置上建立了統治。1300年,由於國王皈依了伊斯蘭教,從而建立了伊斯蘭教帝國。從此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原始的黑人文化在這種曼丁哥王朝的統治下發展起來。傑內城參與了黑非洲、馬格里布以及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它和廷巴克圖相互聯繫,並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同時,它也是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公元15世紀和16世紀是傑內城的繁榮發展時期。16世紀末,該帝國在外敵的不斷入侵下衰敗了。

傑內城作為一座著名歷史文化古城,為研究西非早期的水稻種植、青銅器和鐵器的使用以及伊斯蘭教在西非地區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市內最著名的建築是建於公元14世紀的傑內清真寺,占地6375平方米,建築面積3025平方米,為非洲典型的薩赫勒——蘇丹式建築。傑內清真寺的獨特之處在於,整座建築見不到一磚一石,是用一種特殊的粘土和樹枝修建的。數百根堅固的四方形泥柱支撐著沉重的殿頂,每根柱子底基邊長1米左右,殿頂有100多個直徑約10厘米的通氣孔,面向繁華大街的寺院正門主牆上有3座高聳的塔樓,塔樓之間有5根泥柱連結,寺門高大氣派。

傑內古城坐落在尼日河與巴尼河交匯處,位於莫普提西南約90千米。它興起於奴隸貿易和黃金交易的繁榮時期,是古代的商業中心。傑內古城以它獨特的摩爾式建築和燦爛的伊斯蘭文化而馳名世界。傑內古城毗鄰撒哈拉和多雨的蘇丹地區,位於遊牧地區和固定居住區的切換點上。它建造在尼日河流域一個防禦性的小島上(尼日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從河邊到有貿易往來的遊牧人城鎮廷巴克圖只有500公里。傑內是馬里南部的一座歷史和文化古城,位於尼日河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碧綠的巴尼河緩緩流過市區,在古代傑內是繁華的商業中心,以光輝燦爛的伊斯蘭文化和盛極一時的摩爾式建築聞名於伊斯蘭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熱帶非洲地區,是一座富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

世界十大最美歷史遺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