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桃體炎

偏桃體炎

扁桃體炎指的是齶扁桃體的急性炎症,通常簡稱扁桃體炎,扁桃體因所在部位不同有齶扁桃體、咽扁桃體之分。扁桃體炎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咽部疾病。病原體通常存在於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體內而不會致病,當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時,有細菌侵入體內大量繁殖致病。而受涼、潮濕、疲勞過度、吸入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CO)等均可為誘因。

概述

扁桃體炎一般是指齶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扁桃體炎大多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感染細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為主要症狀,伴有畏寒、發熱、頭痛等症狀,是兒童和育少年的常見病。扁桃體炎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病因

急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扁桃體

急性扁桃體炎是齶扁桃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炎症,可分為充血性和化膿性兩種,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其他咽淋巴組織炎症。本病多發於兒童及青年,季節更替、氣溫變化時容易發病,勞累、受涼、潮濕、菸酒過度或某些慢性病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若治療不適宜,可引起扁桃體周圍膿腫、急性中耳炎及急性風濕熱、心肌炎、腎炎、關節炎等局部或全身併發症。急性扁桃體炎主要致病菌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近年發現有厭氧菌感染者。在正常人的咽部及扁桃體隱窩記憶體在著這些病原體,機體防禦能力正常時,不致發生疾病;當某些因素使機體防禦能力降低,存在於機體內的病原體大量繁殖,外界病原體又乘虛而入,因而致病。

慢性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多由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或因隱窩引流不暢,而致扁桃體隱窩及其實質發生慢性炎症病變。也可發生於某些急性傳染病之後。根據免疫學說,扁桃體隱窩內細菌、病毒及代謝產物進入體液後,可引起抗體形成,繼之腺體內產生抗原抗體結合物,能起到一種複合免疫作用,從而認為慢性扁桃體炎是一種自身免疫反應。由於自身抗原抗體結合時對組織細胞有損害,而有利於感染,感染又促進抗原抗體反應,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症狀

慢性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扁桃體炎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扁桃體在不斷縮小,慢性扁桃體炎分為三種類型,即增生型、纖維型和隱窩型;

1.增生型:多見於兒童。扁桃體淋巴組織增生,淋巴濾泡增多,結締組織增加,扁桃體慢性充血、肥大。

2.纖維型:多見於成人。扁桃體淋巴組織萎縮,間質內纖維瘢痕組織增生,隱窩口阻塞,扁桃體變小而堅韌。

3.隱窩型:主要病變深居扁桃體隱窩內,淋巴濾泡呈慢性炎症,淋巴組織瘢痕化。由於隱窩口被瘢痕組織阻塞引流不暢,以致隱窩明顯擴大,或有大量脫落上皮、細菌、淋巴細胞和白細胞聚集形成膿栓。

【臨床表現】
病人常有咽痛,易感冒及急性扁桃體炎發作史。平時自覺症狀較少,可有咽部不適,異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或微痛。小兒扁桃體過度肥大,常有呼吸不暢、鼾聲、語言含糊及進食緩慢等症狀。由於經常咽下炎性分泌物,刺激胃腸道或隱窩內細菌,毒素被吸收引起全身反應,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無力、易疲乏、消瘦、頭痛、低熱等症狀。
檢查見舌齶弓及扁桃體慢性充血,黏膜呈暗紅色。扁桃體多與前、後弓炎性粘連;表面或平整,或凹凸不平,或呈分葉狀。有時可見線狀瘢痕,擴大的隱窩開口及乾酪樣栓或黏膜下黃白色斑點。用壓舌板於舌齶弓外側擠壓扁桃體,可有分泌物從隱窩口溢出。下頜角下常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

急性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有傳染性,潛伏期約3~4天,春秋兩季發病率較高,青年期發病較多,少年兒童次之,50歲以後很少。由病毒引起者,局部及全身症狀皆較輕,扁桃體充血,表面無滲出物。由細菌所致者症狀較重,起病較急,可有惡寒及高熱,體溫可達39~40℃。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咽痛明顯,吞咽時尤重,甚至可放射到耳部。扁桃體顯著腫大、充血、小窩口有黃白色點狀膿性滲出物,黏膜下可見因濾泡化膿而形成的黃白色隆起。點狀滲出物可連成片,稱假膜,但假膜擴展不超出扁桃體範圍。

兒童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影響呼吸和吞咽。若腺樣體也大時,則致鼻堵、打鼾。因小窩內細菌及毒素吸收,可致頭痛、乏力及低熱等。病程長者,扁桃體不大,甚至萎縮,但小窩口有乾酪樣膿栓。

【臨床表現】
急性扁桃體炎的症狀除局部疼痛影響吞咽外,重的可有畏寒、發熱、頭痛、頜下淋巴結腫大、血象升高、全身痛等毒血症狀。發熱,全身症狀較重者,應臥床休息。

危害

扁桃體炎扁桃體炎

正常情況下,扁桃體的淋巴細胞和抗體能將病菌消滅或控制住,維持機體的健康。但是,任何防禦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當身體抵抗力下降,如在寒冷或潮濕環境、身體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缺乏鍛鍊等情況下,扁桃體的防禦能力便會減弱;或者當病菌多次侵襲,特別是病菌數量大、毒力強時,扁桃體會因寡不敵眾而被病菌攻破占領,發生炎症,出現紅腫、疼痛、化膿。輕者低熱、咳嗽,喉部不適;重者高燒不退、呼吸急促,甚至高熱驚厥。
若治療不及時,人體抵抗力不足以戰勝病原體時,炎症就可向周圍組織擴散,並可經血液播散至其他器官,使之發生炎症,還會引起寶寶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如繼發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急性腎炎和無顯著原因的低熱。當然,像扁桃體周圍膿腫、急性中耳炎、副鼻竇炎等併發症也時有發生。此時,扁桃體便成了寶寶生病的“罪魁禍首”。

併發症

扁桃體隱窩內細菌和毒素可形成病灶感染,發生變態反應,產生各種併發症,如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心臟病急性腎炎等。 兒童扁桃體及增殖體肥大可能引起慢性上呼吸道梗阻,影響兒童發育,以及面容改變,胸骨畸形,還可導致肺心病,甚至左心衰竭。

食療方法

慢性扁桃體炎 (下面資料引自全民健康網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百合燉香蕉

組成:百合15克,去皮香蕉2個,冰糖適量。

用法:上三味加水同燉,服食之。

功效:養陰清肺,生津潤燥。

主治:慢性扁桃體炎,屬肺陰虧虛型,咽部乾掀不適,微痛,微癢,於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哽哽不利,喉核肥大,或有黃白色膿點。午後顴紅,手足心熱,講話乏力。

2、百合羹

組成:百合20克,桑葉9克。

用法:百合去衣,加桑葉所煎出的汁,合煮為羹,每日食1小碗。

功效:養陰清肺,生津潤燥。

主治:慢性扁桃體炎,屬肺陰虧虛型,咽部於掀不適,微痛,微癢,喉核肥大,潮紅,連及周圍,喉核上或有黃白色膿點。一般以午後症狀明顯,舌質紅或乾少苔。

3、枸杞燉豬肉

組成:枸杞30克,豬肉500克。

功效:滋陰降火,清利咽喉。

主治:慢性扁桃體炎,屬腎陰虛損型,咽喉乾掀不適,微痛,喉核及喉核前後潮紅,喉核上或有黃白色膿點。頭暈眼花,腰膝酸軟,虛煩失眠。

4、五汁飲

組成:雪梨100克,甘蔗100克,荸薺100克,100克,新鮮蘆根100克。

用法:將上五味榨汁混合,每日飲用,10天為1療程。

功效:滋陰降火,清利咽喉。

主治:慢性扁桃體炎,屬腎陰虛損型,咽喉乾掀不適,微痛,哽哽不利,口乾不喜多飲,喉核及喉核前後潮紅,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腰膝酸軟,虛煩失眠。

急性扁桃體炎

(下面資料引自全民健康網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風熱外侵

表現:咽部疼痛逐漸加劇,吞咽不便,當吞咽或咳嗽時疼痛加劇,喉核紅腫,咽部鮮紅。並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咯痰。舌質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食療:

①蘿蔔100克,橄欖50克,蒲公英15克,共搗碎,裝入小布袋中,加水適量,水煎20分鐘後取汁,再與大米50克菜煮成稀粥。每日服2次。

②白蘿蔔250克,青果5克(打碎)和金銀花20克,共裝入紗布袋內,與蘿蔔煮湯,加食鹽、味素適量,調味服食。每日2次。

2、邪熱傳里

表現:咽部疼痛劇烈,痛連耳根及頜下,吞咽困難,有堵塞感,或有聲嘶。檢查時見喉核紅腫,表面或有膿點,可觸及頜下腫大的淋巴結。伴見高熱,口渴喜飲,咳嗽痰稠黃,口臭,大便秘結,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洪大而數。

食療:

①蒲公英50克,裝入紗布袋內,加水適量,煎30分鐘後,取汁與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每日服食2~3次。

絲瓜250克(切片),香油10克,生蒜6枚(切片),青黛6克,食鹽3克,炒成菜餚,隨主食吃。

預防

飲食

【適宜】

1、宜食清熱解毒的食物,如綠豆湯、赤小豆粥、白菜、白蘿蔔、鮮黃花菜、絲瓜、馬齒莧粥。

2、多飲純淨水以及鮮水果汁。

3、應吃些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有滋陰潤肺作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類,如蘿蔔、白菜、菠菜、冬瓜、苦瓜、梨、香蕉、蘋果、鳳梨、甘蔗、西瓜、橄欖等。肉禽類,如豬瘦肉、鴨肉、兔肉、豬肺等滋陰潤燥,亦可常用。水產品如蛤蚌、牡蠣、干貝、鮑魚、甲魚、烏賊等多具滋陰清熱作用,陰虛火旺者尤宜。豆類以綠豆、赤小豆、黑豆為佳,因其能清熱利濕解毒,所以對慢性咽炎患者有益處。

【禁忌】

1、急、慢性扁桃體炎均忌吃香燥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如姜、辣椒、大蒜、油條等。

2、忌菸酒。

其他

1.扁桃體一般3~10歲時最大,10歲以後逐漸萎縮,因此兒童時期的扁桃體炎是防治的重點。

2.保持口腔清潔,吃東西後要漱口。

3.多飲水,排除細菌感染後在體內產生的毒素。

4.加強鍛鍊,特別是冬季,要多參與戶外活動,使身體對寒冷的增強適應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