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資料庫

信用信息資料庫

信用信息資料庫是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信用信息資料庫有個人信用信息資料庫和企業信用信息資料庫。其中個人信用信息資料庫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由人民銀行組織各商業銀行建立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該資料庫採集、整理、保存個人信用信息,為金融機構提供信用狀況查詢服務,為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提供有關的信息服務。信用信息資料庫,構建在網路中心,由信用基礎資料庫、有過不良行為者的在案資料庫及其他資料庫組成。中國已有企業和個人兩大信用信息資料庫,囊括了1200萬家企業和5.8億自然人。

查詢

(圖)信用信息資料庫信用信息資料庫
對於公共信息庫,注意到這類信息的性質,公共信息庫的查詢當然是免費的。對於內部信息庫,注意到內部信用信息的使用和分析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所以內部信息庫不直接對外開放查詢,人們可通過信用機構有償獲得。

分類

為了方便人們查詢信用信息,將資料庫分為若干子庫:如黑名單信息、榮譽榜信息、公開投訴信息、獨享信息、欠款人信息。

深入方法

(圖)信用信息資料庫信用信息資料庫:不良記錄
一是要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社會信用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金融發展的基礎性建設,人民銀行各分支行要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充分利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正式投入運行的契機,把當地徵信體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加快徵信體系建設的同時,要積極支持地方社會誠信建設,加強與地方的協調,充分發揮人民銀行建設的徵信體系在地方社會誠信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通過改善當地信用環境,增強當地的金融吸引力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儘快建成和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在2006年6月30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要實現全國範圍內所有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聯網運行;經過1個月的過渡期,現在運行的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全面切換到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儘快完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採取各種措施提高數據質量;儘快建立和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客戶服務機制,努力做好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和異議處理的申請受理及處置工作。
三是繼續加強協調,做好非銀行信息採集工作。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中收錄非銀行信息,不僅有利於商業銀行了解企業、個人信用狀況,防範信貸風險和擴大銀行信貸,也有助於促進企業、個人在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講誠信,促進其他領域的誠信建設。2006年,人民銀行要加強於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與合作,互相支持,擴大信息共享,加快非銀行信息採集,積極發揮企業和個人徵信體系在防範信貸風險和社會誠信建設中的作用。
四是培育企業、個人信用意識和信用行為,特別是加大中小企業信用建設力度。要指導和幫助轄內金融機構正確使用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進行信貸風險管理,培養企業、個人信用意識。各分支行要加強基礎性工作,幫助中小企業建立規範的財務制度,充分利用銀行提供的各種支付工具進行資金往來,不斷積累信用記錄,為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信用貸款創造基本條件。儘快將小額信貸納入企業和個人徵信體系。要利用和擴展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功能,建立企業支付信用查詢系統,規範企業支付行為,推動商業承兌匯票的使用,緩解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矛盾。
五是提高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套用水平。徵信部門要通過市場調研、制度設計和試點,為商業銀行提供優質的徵信服務。充分發揮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統計監測功能服務金融監管和金融穩定,密切關注金融機構客戶關聯信息的變化,監測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充分挖掘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統計分析功能,加強對行際、行業、區域和結構的信貸特點分析,為貨幣政策與巨觀調控以及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創造條件依法為其他部門和地方提供徵信服務。
六是加強徵信法制建設和徵信市場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國際徵信立法經驗和徵信市場的調查研究,積極推動《徵信管理條例》儘早出台。抓緊制定《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管理暫行辦法》,爭取在2006年上半年頒布實施。制定和完善徵信服務中心,以及商業銀行利用徵信服務的內控機制及其管理制度,建立運行部門、管理部門和用戶的有效制衡機制。積極探索徵信行業標準化制定工作。
七是探索建立徵信宣傳教育的穩定機制。通過徵信宣傳教育,營造一種珍愛信用記錄的社會文化氛圍。結合提供全方位的徵信服務和異議處理工作,加強對企業、個人、金融機構和社會的徵信知識宣傳教育;繼續做好對大專院校學生、下崗職工等特定人群的徵信宣傳教育;要努力探索生動、靈活、有效的宣傳方式,建立徵信宣傳教育的穩定機制。

意義

信用信息資料庫可以壓縮失信者和違法分子的生存與發展空間,促進社會誠信度,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有深遠的意

義。信用信息資料庫的完整性和易查詢性決定著社會信用體系的有效性。

信用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信用信息被較完全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不遺漏信用信息,比如:一個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決定都要完整的保存,不能只保存張三的而不保存李四的。

信用信息的易查詢性是指信用信息可以並比較容易查詢,在一個人需要得某個信用信息時,他能夠並且比較容易的查詢得到。

中國狀況

中國人民銀行在信貸徵信體系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最重要的標誌就是集中統一覆蓋全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建成並宣布投產運行。這個資料庫在2004年底試點運行,在2006年1月正式宣布在全國進行運行。目前,這個資料庫已經為1200多萬戶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為5.7億自然人建立了檔案。也就是說,國內絕大多數有收入的人,都給他建立了信用檔案。信用信息資料庫的建成,對改善整個社會信用環境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世界銀行集團全球商業環境報告進行了一種衡量,它說由於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資料庫的建成,中國的信用指數由2003年的3%上升到4%,亞洲經濟組織平均是1.9%。
據國外機構分析,這個指數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促進GDP增長0.9%,促進生產率提高0.7%。徵信體系的建設至少體現出三個成果。一個是擴大了信貸。在2006年1月,人民銀行宣布徵信體系在全國運行的時候,各家商業銀行相繼恢復了信用貸款。也就是說在2006年以前,商業銀行對個人只做抵押貸款,很少做信用貸款。在2006年1月以後,相繼恢復了信用貸款。對擴大信貸起了很積極的作用。
二是降低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通過這樣的徵信系統,商業銀行很容易發現企業或個人在其他地方的貸款情況,有利地幫助商業銀行控制風險。
三是提高了社會大眾的信用意識。這個系統宣布運行以後,曾經拖欠銀行貸款長期不還的人,很主動地到銀行還了自己的欠款。這對增強社會的信用意識發揮了很大作用。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金融領域之外,這個信息系統的建設為其他行業的信用建設以及執法管理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年人民銀行和國家環保總局、國家質檢總局、最高法院等部門合作,把環保方面、產品質量方面的違規信息,以及查處信息,還有欠繳農民工工資的信息,納入了人民銀行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納入這個資料庫之後,對有環保違規信息的或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銀行發現以後就不給這些企業貸款,大大幫助了這些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提高相關企業及個人的誠信意識。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繼續加大對金融信息的收集力度、服務力度,同時會加大和其他部門的合作力度。通過這個系統採集其他領域中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為全社會的信用建設提供更好的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