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 1812年俄國人民反對拿破崙侵略的自衛戰爭。拿破崙一世為爭奪歐洲霸權,對外實行侵略擴張政策。俄國拒絕參加大陸封鎖,也引起法國的不快,俄法矛盾尖銳化。1812年初,拿破崙一世幾乎占領了整個西歐,便加速了反對俄國的步驟。先後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締結軍事同盟,把歐洲大陸絕大部分國家納入反俄同盟。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正文

1812年俄國人民反對拿破崙侵略的自衛戰爭。拿破崙一世為爭奪歐洲霸權,對外實行侵略擴張政策。俄國拒絕參加大陸封鎖,也引起法國的不快,俄法矛盾尖銳化。1812年初,拿破崙一世幾乎占領了整個西歐,便加速了反對俄國的步驟。先後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締結軍事同盟,把歐洲大陸絕大部分國家納入反俄同盟。
1812年6月24日(俄歷12月),拿破崙一世率61萬大軍渡過涅曼河,對俄國不宣而戰。他企圖以優勢的兵力和大會戰的方式迅速擊敗俄軍,並贏得戰爭的勝利。此時俄軍約24萬人,該軍總司令М.Б.巴克萊-德-托利採取有步驟的撤退戰略,打亂了拿破崙一世的計畫。法軍進入俄國腹地後,遇到俄國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上糧食飼料短缺,士兵對氣候不適應等,損失嚴重,逐漸失去優勢。
俄軍的撤退,引起俄國統治集團內部的分歧。1812年8月,М.И.庫圖佐夫被任命為俄軍總司令。他繼續指揮俄軍後撤。9月7日俄軍退到莫斯科郊區,在博羅季諾村附近同拿破崙一世軍隊進行決戰。在這次戰役中,俄軍殲敵近半,拿破崙一世的軍事優勢大為削弱,戰爭的主動權轉到了俄軍方面。俄軍在無後備力量補充的情況下,為保存軍隊的有生力量,以期最後戰勝敵人,庫圖佐夫於 9月13日命令俄軍撤離首都莫斯科,幾乎所有莫斯科居民也隨同撤離。次日,法軍進入莫斯科,當晚大火燒遍全城。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俄軍撤離莫斯科後,在博羅季諾村附近展開運動戰,阻擋敵人向南的去路,並從側面威脅法軍,切斷其同後方的聯繫,同時補充了軍隊,準備反攻。在敵占區,俄國人民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法軍處於四面受敵,彈盡糧絕的境地。這時嚴冬逼近,拿破崙一世企圖南下尋找糧食和溫暖的住所,被迫於10月19日放棄莫斯科。撤退途中,在小雅羅斯拉維茨與俄軍遭遇,轉而沿斯摩棱斯克大道退卻。俄軍和游擊隊乘勝追擊。12月底拿破崙一世逃回巴黎,殘部離開俄國邊境時只剩下3萬人。(見彩圖)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俄國人民的積極支持、俄軍英勇作戰和庫圖佐夫等愛國將領出色指揮的結果。它有力地打擊了拿破崙一世妄圖稱霸世界的野心,給歐洲各國人民反對拿破崙一世統治的民族解放鬥爭以極大的鼓舞,對十二月黨人(見十二月黨人起義)革命思想的形成產生了積極影響。
參考書目
 C.Cate,The War of the Two Emperors: the Duel Between Napoleon and Alexander, Russia, 1812,Randam House,Inc.,New York,1985.
 N . Nicolson , Napoleon 1812 , Harper & RowPublishers,New York,1985.

配圖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