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冊般銅黿

作冊般銅黿

天生神力——作冊般銅黿(yuán)作冊般銅黿商後期長21.4厘米、寬16厘米、通高10厘米,重1.6千克。

介紹

作冊般銅黿作冊般銅黿
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入藏一件珍奇的晚商青銅器,器作黿(爬形動物,外形像龜)形,爬行狀,伸頭,尾左偏,四足外露,爪下各有一方鈕作為支撐足。頸側及蓋上插有四箭:左肩部1支,背甲左部2支、右後部1支。皆為箭射入黿體後露出的箭羽部分。
從製造工藝看,黿體是一次鑄成,箭為分鑄。黿背甲中部有銘文4行32字:“丙申,王於洹,獲。王一射,射三,率亡(無)廢矢。王令(命)寢(馗)兄(貺)於作冊般,曰:“奏於庸,作女(汝)寶。”
銘文記載了丙申這一天,商王來到洹水,捕獲了此黿。王先對此黿射了一箭,接著又連射三箭,四箭皆中。商王命屬下寢馗把射獲的黿賞賜給作冊般。王說:“(將此事)銘記於銅器上,作為你的寶物。”為記錄此事,作冊般做了這件器物。作冊般的銅器發現多件,有的銅器上記載商紂王征伐人方的戰爭,因此可以確認作冊般為商紂王時期的史官,此器也就是商紂王時期的器物。
黿是鱉科動物中最大的一種,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甲蟲惟黿最大,故字從元,元者大也。”黿背甲圓形,背甲外包有柔軟的革質皮膚,頭小,吻突較短,鼻孔在吻突前端,四肢有發達的蹼,尾短,頭、頸可完全縮入殼內。棲息於江河湖泊中,善於鑽泥沙,以水生動物螺、蛙、魚、蝦等為食。黿性兇悍,力氣大。唐朝《宣寶志》中記述宣州江中的黿曾上岸與虎搏鬥的情景。
黿有如此神力,商王捕獲了黿,覺得光彩,便把自己捕獲的黿賞賜給作冊般作寶物。此器是目前僅見以黿造型的器物,且是根據商王所射的黿形製作的,具有寫實主義的表現風格,故彌足珍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