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

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

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是由區政府與佛山市中醫院於10月13日共同將區中醫院整合建設而成,並於10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醫院整合後,迅速重組醫院領導班子和各管理層,明確職責和任務,理順組織管理架構。

基本信息

更名公告

醫院合併

2005年10月,佛山市三水區中醫院迎來了中醫藥事業振興的歷史機遇!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政府與佛山市中醫院簽約將原區中醫院整合建設為“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
整合後,醫院提出了“樹正氣,抓質量,重服務,講效益,保全全,顧大局,求發展,創品牌”的發展思路,依託總院的品牌效應與資源優勢,不斷強化全體員工的服務意識,最佳化服務流程,重視技能培訓,突出中醫藥特色,增加設備投入,先後投資近2000萬元更新醫療設備。醫院在基礎設施建設、規範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培養、重點專科建設、中醫護理、藥事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醫療技術與服務水平明顯提高,臨床科研取得長足進步。2010年,醫院門、急診人數已逾68.5萬人次,住院床位使用率超過100%,出院病人增幅超100%,手術病人增幅超200%。骨傷科、針灸推拿科被確定為三水區醫學重點專科。

名稱更改

2011年1月,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更名為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根據佛山市機構編制管理局《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機構編制方案》檔案精神,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更名為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是佛山市中醫院管理的公益三類事業單位,正科級。承擔的主要任務有:為三水及周邊地區提供綜合的醫療、護理、預防保健、社區衛生服務。接受下級醫院轉診。
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承擔本地區突發事件醫療救治及處理、重大活動醫療保障任務。承擔醫療援助工作及有關突擊性醫療任務等政府指令性任務。承擔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做好傳染病的上報和有關管理工作。承擔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開展預防保健,進行健康諮詢、疾病普查、計畫生育技術服務。進行社區衛生宣教,開展公益講座。承擔大專院校的本科、專科學生的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承擔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醫院概況

醫院全稱: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
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

醫院別名:三水中醫
醫院等級:甲級二級
所在地區:廣東省佛山三水區
建院年份:1983年2月
現任院長:陳志維
醫院類型:綜合醫院
醫保範圍:佛山市三水區居民

體制改革

2005年,區委、區政府決定對區中醫院實行產權制度改革,並以區
醫院綜合樓
委辦名義下發《關於印發<佛山市三水區衛生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和<佛山市三水區區屬醫院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實施辦法>的通知》,要求區中醫院的改革任務在上半年完成。醫院通過座談會、職代會等形式,廣泛徵詢和收集全體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提出醫院改革方案,供區領導參考。同時,做好轉制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一是穩定職工情緒。一方面,廣泛宣傳當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政策和形勢及區委、區政府關於衛生事業單位改革的意向和措施,提高和統一職工對體制改革的認識,確保工作的開展和大局穩定;另一方面,對分配方案進行適當調整,縮小分流人員經濟補償金差距,使全院分配相對合理。二是根據區委、區政府對改革單位人員分流一次性經濟補償標準,反覆多次統計全院職工不同時期的人事及分配情況。三是配合區衛生局進行全院性清產核資工作。四是醫院把未納入房改的42套公房進行大部分定向拍賣和小部分推向社會公開拍賣,將所得款項全部納入住房基金專戶,解決職工貨幣分房問題。 10月,區委、區政府正式對區中醫院實施改革,決定與市中醫院共同將區中醫院整合建設成市中醫院三水分院,無償將區中醫院的人、財、物與區人民醫院舊址的全部房地產權劃撥給市中醫院,並於10月13日在恆益大酒店舉行簽約儀式。10月20日,市中醫院三水分院正式掛牌成立,區中醫院近三年的衛生體制改革宣告結束。醫院整合後,職工情緒得到穩定,醫療業務工作正常開展,社會和經濟效益迅速提高。

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

按照衛生部的統一部署,從7月起,全面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
病房環境
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醫院成立醫院管理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7個專項工作小組,制定《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和《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醫院管理評價實施細則》,有步驟、有計畫地開展活動。根據總院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式,結合實際,修改、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式,使醫院管理進一步規範化。 加強制度建設 健全和完善急診搶救制度、會診制度、首診醫師負責制、病例討論制度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核心制度;規定急診電話必須由急診科醫護人員接聽,並實行“首接負責制”;重新制定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突發事件醫療救護應急預案、醫療安全警示制度等,使急診搶救工作進一步規範化,增強醫院的快速醫療應急反應和處理能力;修訂和完善現行的診療規範、醫療工作程式和醫療服務流程及各項管理措施等,使醫院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程式體現人性化、規範化、科學化。 狠抓醫療質量 堅持“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原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醫療安全教育,狠抓醫療質量管理,在完善和落實各項醫療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加強院級質控工作,強化醫護人員風險意識,定期檢查和反饋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將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工作責任到人。從9月起,實施新的病曆書寫規範。開展護理安全月活動,對護理服務的過程、對象、質量安全管理等,採取全程評價與重點評價和定期評價與不定期評價的形式進行考核管理。全年醫療事故發生率為零。規範執業行為,從11月起,終止一切與外單位的合作項目;對未取得執業資格或從事與資格專業不相符的人員進行崗位調整。 改善就診服務環境 為方便民眾,12月,調整院內部分工作用房,增加病房;在醫院對面租用約400平方米的鋪位作為部分門診工作用房,擴大候診場所,增加診室、候診椅、飲水設施和專職導診員及導診設施;重新布局和完善就診流程,相對地集中專家、專科醫生診室;整合全院業務,取消產科和製劑室,整合針推軟傷科、婦科、五官科、檢驗和消毒供應等業務,將手術室的管理從外科分離出來,與麻醉組合併成立麻醉科;藥房、收費等部門實行上班時間彈性化;對重點科室和門診部的候診大廳進行裝修粉刷;更換標誌、標識,院容院貌發生明顯變化。改進住院病人床頭卡,維護病人的權利,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加強財務管理 本著“增收節支,開源節流,量入而出”的原則,嚴格執行財經制度,規範各種財務行為。醫院整合後,財務科、總務科率先制定和完善《財產物資管理制度》、《財務開支審批制度》、《藥品及衛生材料招標採購制度》等制度和辦事程式,明確規定領導對經費開支的審批許可權,使財、物管理規範化。設立醫療收費、價格執行、價格監控等組織機構,保證價格政策得到落實。努力降低成本,規範處方用藥,控制“大處方、濫檢查”,降低醫藥費用。

專科建設與科教

總院調派專家到分院座診,調撥一批有獨特療效的專科藥物,增強分院專科技術力量和療效。理順生命“綠色通道”,急診科重新調配醫務人員,使醫療技術組合更合理,並增加一台專用救護車和一批搶救設備,增強醫院的醫療應急和救治能力;住院部由總院專家負責指導查房、臨床帶教和醫療質量監控工作,保證診治效果;骨傷、肛腸、糖尿病、針炙理療等專科診療技術日臻成熟。 制定人員培訓、輪訓計畫,有計畫、有針對性地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並分批安排部分業務技術骨幹到總院輪訓。全面開展網路繼續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臨床帶教工作,定期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從教學管理、質量和實習效果進行評價。2005年,醫務人員在國家及省級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42篇,醫院科研項目獲市科技局立項4項、市醫學技術研究項目7項,其中有一項順利結題並通過市科技攻關項目成果鑑定。年內投入繼續醫學教育4.5萬元。

社區衛生服務

為扭轉社區衛生服務站經營管理上的被動局面,醫院新領導班子多次召開座談會和進行現場考察,經調查研究,提出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改革方案。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拓展業務,不斷規範社區衛生服務和預防保健工作,加強省、區級社區衛生服務站示範點建設,逐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開展經常性健康教育工作,加大相關疾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力度,全年派發小冊子、宣傳單4.5萬份。

預防保健

強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抓好重點傳染病的預防和監測,做好疫情網路直報工作,使疫情報告更加完整、及時、準確。重新規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流程,改造消毒供應室和醫療廢物暫存處,統一全院的消毒供應。根據區衛生局的要求,從8月起,負責西南城區13個私營診所及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療廢物收集工作。12月,醫院成立感染管理科。全院預防保健、婦幼保健、傳染病管理各項指標均達要求。
做好“05.6”特大洪災的醫療救護、衛生防疫工作,啟動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準備充足的醫療救護、衛生防疫藥械和物資,組織多支醫療救護、衛生防疫工作隊,深入抗洪救災第一線,保證災區無疫病發生。

衛生支農

為貫徹落實省衛生廳《關於印發廣東省二級以上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建設方案的通知》精神,6月12日,與連山縣太保衛生院簽訂對口支援工作協定,開展對口扶持工作。

醫德醫風建設

醫院作為區委第一批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單位,黨政領導班子認真落實各階段的工作,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集體領導,民主決策,院長與各科主任簽訂醫德、醫風責任書;落實《院務公開制度》,杜絕領導幹部以權謀私的現象出現。醫院堅持醫德、醫風教育和服務管理,確保不出醫療差錯或事故。健全投訴處理機制,及時化解醫療糾紛。下半年,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對擅離崗位和工作責任心不強引起醫療投訴的當事人,進行思想教育、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