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占地面積47畝(未含三水分院及城南門診),業務用房建築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7億多元。

基本信息

醫院占地面積47畝(未含三水分院及城南門診),業務用房建築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7億多元。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57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04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80人。設有骨傷科、內科、急診、ICU、外科、婦科、針灸科等一級臨床科室18個和其他業務科室15個,設有骨傷科研究所、中醫藥研究室,擁有國家中醫藥二級實驗室2個,各類專科專病門診90多個,開放病床1300多張。配置了MRI、CT、DR、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關節鏡、椎間盤鏡、脊柱三維導航系統、骨密度儀及重症監護系統、先進手術設備等總值2億多元的醫療設備。2007年度門急診150多萬人次,出院人數2.7萬人次,急診出車數6468車次。
醫院努力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優勢,中西醫結合搶救和診治各種危急重症和疑難病等,並取得顯著療效。骨傷科是醫院的龍頭科室,擁有十四個病區一千多張病床,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科之一,以“正骨十四法”及自行研製的“傷科黃水”、“傷科黃油”等60多種骨傷科製劑為主要特色,能運用中西醫兩套治療手段搶救治療各種嚴重創傷及骨傷科疾病,療效蜚聲國內外,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國家十五重點專科,並繼續成為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該科也被定為廣東省“五個一工程”重點學科。2003年,學科帶頭人陳渭良、鍾廣玲教授被授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殊榮。
重點專科的發展帶動了全院各科的發展,急診科、ICU、外科、手術室等部門設立以搶救危急重症病人的“綠色通道”,以其反應神速及卓有成效的搶救治療效果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內科內分泌專科、神經內科被定為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並於20007年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針灸科、婦科、兒科等中醫特色和優勢明顯。2006年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神經內科被評為佛山市醫學重點專科,放射科、中西醫結合急診科為市醫學特色專科,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專科、中西醫結合兒童哮喘專科為市醫學特色專病。
醫院建立製劑中心及中藥加工場,擁有先進的中藥製藥及檢測設備,生產有顆粒劑、片劑、丸劑、軟膏劑等26個劑型、208個製劑產品。投入400多萬元引進真空冷凍乾燥設備,對顆粒劑進行工藝改進,率先在國內以超低凍乾燥技術生產中藥顆粒沖劑,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目前醫院位於丹灶的占地100多畝的新製劑中心正在籌建中,屆時將極大地提升院內製劑的生產及研發水平。
科研成績碩果纍纍,近五年來醫院獲各級立項科研項目205項,獲資助經費114.2萬元。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科技廳3項,省衛生廳8項,省中醫藥局24項;19個項目獲國家、學會、省市科研成果獎,其中“陳渭良骨傷科學術思想研究及臨床套用”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牛磺酸對2型糖尿病血瘀證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響”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取得國家專利13項,其可升降頸托獲發明專利。在省級以上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814篇,出版專著20本。作為主要編寫單位,承擔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關於“中醫骨傷科診療常規”的標準制定。在人才帶教方面,院長陳志維教授等38名中醫藥專家成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醫院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自主招收碩士研究生。
2006年年底,樓高23層、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的醫療綜合大樓落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醫院規模上了一個新台階,各科的醫療業務節節上升。目前醫院除繼續狠抓醫療服務、質量建設,深化醫院管理年的各項要求,還不斷加快三水分院的建設。醫院將以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中醫醫院為目標,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專科專病優勢,打造中醫骨傷科國際品牌,爭當廣東省中醫藥強省建設的排頭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